慈禧太后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什么礼物
Posted 铁路
篇首语: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太后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什么礼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尼克松送了一批礼物,毛泽东都上交了,为何留下这两件小礼品
慈禧太后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什么礼物
慈禧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建成后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书透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宏图大志、精明狡猾,写他的委曲求全、铁腕毒辣,写他的风光得意、孤独脆弱;把一个时代的推动者,也是一个时代最大绊脚石的人生传奇写得酣畅淋漓。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
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修建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铁路。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
1881年6月9日,这条十多里长的铁路终于完工了。这一天,也是英国火车发明人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李鸿章特地选定这一天来剪彩,真是用心良苦。很快,流言蜚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过去了。1880年,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任上,刘铭传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要求在台湾以及国内大兴铁路。刘铭传的奏折,是李鸿章的授意。这在清廷中重新激起轩然大波―――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的封疆大臣,比如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反对势力主要来自朝中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来到了京城,面见慈禧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件“小玩意”―――在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李鸿章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于朝廷决策者的一次铁路交通的启蒙教育。不久,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落成了,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尼克松送了一批礼物,毛泽东都上交了,为何留下这两件小礼品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他还以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了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高脚玻璃酒杯。
名片质地为硬纸片,长10厘米,宽55厘米,镶嵌在无缝无色透明有机玻璃长方体中,名片上部有美国国徽图案,下部为英文“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签名。有机玻璃内侧背面左边为英文印刷体,右边为中文雕刻手体“纪念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七二年二月”。名片装在黄色金箔纸盒中。这张名片是2月21日,两人会见握手之后,尼克松亲手递上送给毛泽东的。
高脚玻璃酒杯质地为无色透明玻璃,杯外壁有美国国徽图案,杯底有尼克松的亲笔签名。2月25日晚,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用从美国带来的白宫专用餐具举行告别答谢宴会。毛泽东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出席。尼克松感到有些惋惜,便在宴会上当场将这个高脚玻璃酒杯签上自己的名字后,托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英语翻译唐闻生捎带赠给毛泽东。
这两样物件作为礼品显得有些特别。
一是名片的制作方式特别,用厚厚的有机玻璃压制而成。
二是名片和有机玻璃上所有的文字包括尼克松本人的签名都是封在玻璃里面,整个名片显得精致,甚至奢华,且刻上了纪念字样,显然是一件有备而来的特制物件。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在交往中还没有赠送名片的方式,在毛泽东看来,应该也是一件新鲜事。
三是玻璃酒杯是作为宴请用物,在这里却可以当作礼物相赠,也算是一件稀奇事。
其实,这两件看似不起眼的礼物,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两国元首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从细微处见证了两位巨人相互敬佩的惺惺相惜之情谊。
早在1970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就流露出对共和党和尼克松总统的赞赏之意。这次正式见面后,两人好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握手时间长达1分钟之久。
会谈表面是谈哲学问题,有点高手华山论剑的味道,实质是围绕中美苏三国关系而展开的。毛泽东纵横牌阖幽默风趣,显得含蓄高深,尼克松则直接明了,反复阐述其关心的问题。两人的观点求同存异,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相互敬重溢于言表。
会谈开始,尼克松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主席的著作改变了这个世界”,赞赏“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他在当天晚上周恩来欢迎他的宴会上祝酒时,特地加入了一句原讲话稿事先没有准备的毛泽东的一句诗词,说:“毛主席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充分表达了他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意。
毛泽东则很谦虚,曾对尼克松说:“你的书,《六次危机》写得不错”,还说“你竞选时我投了你一票”,赞赏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对中美关系改善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当尼克松详细阐述到中美两国虽然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并说到他与毛泽东具有共同的家庭出身和人民情结时,毛泽东深表赞同,并极为幽默地对尼克松说:我们天天说“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修、反”,但“就你个人来说,可能不在打倒之列”。毛泽东显然也是将尼克松当成了难得的朋友。
相关参考
晚清最让皇帝头疼是不是外患,而是内忧。在慈禧看来,外夷不过是为了利益,可以团结利用。待大清缓过劲,仍可驱逐。而洪秀全是为了夺权,这个没得商量,你死我活。所以头等大事是灭太平天国。无奈大清八旗兵徒有虚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他还以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了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
晚清的百年,慈禧当政,自顾享乐,不思进取,宫墙内,穷奢极欲,灯红酒绿,宫墙外,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每每还自诩为天朝大国,看不起外来的洋玩意,而慈禧仍然还不自知,还讲究着奢侈的排场,吃饭要108道菜,房
历史人物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什么评价?
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迹,他也是近现代史上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人物。同样被讨论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曾经见到过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李鸿章仅仅是第
为了办60岁生日挪用北洋军费?其实慈禧太后才是冤大头 旧历甲午年,正值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计划拨出3万万两银子的专款,为慈禧太后举行盛大的庆寿仪式;北京城里的巨细官员像发了疯
在世界足坛上,可以与球王贝利媲美的,是阿根廷的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来,他先挎着一串小铁桶上街叫卖,卖完铁桶后,就去巷子里的小足球队踢中锋。
在世界足坛上,可以与球王贝利媲美的,是阿根廷的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来,他先挎着一串小铁桶上街叫卖,卖完铁桶后,就去巷子里的小足球队踢中锋。
导读:《纽约时报》载: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慈禧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寺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
人厨子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长得比较胖,相貌有一些古怪,而且他处理事情的手段也与正常人不相同,属于一个行事率性,亦正亦邪的怪人。这样一个江湖怪物竟然也能和郭襄扯上关系,还送给了郭襄不错的礼物,那么人厨子
人厨子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长得比较胖,相貌有一些古怪,而且他处理事情的手段也与正常人不相同,属于一个行事率性,亦正亦邪的怪人。这样一个江湖怪物竟然也能和郭襄扯上关系,还送给了郭襄不错的礼物,那么人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