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什么评价?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什么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什么评价?

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迹,他也是近现代史上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人物。同样被讨论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曾经见到过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李鸿章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就对她有了一番评价,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却极其准确。那么,李鸿章给慈禧太后的评价到底是什么呢?

摇摇欲坠的晚清时期,曾经令朝廷引以为傲的八旗军,早已失去以前那种战斗力,让他们溜溜鸟、喝喝茶还行,其他事情基本都干不了,更别提上战场作战。那时的清朝,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全靠汉人出身的大臣顶着,其中就包括褒贬不一的李鸿章。

上百年来,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如牛毛,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极力肯定他的功劳,给予非常高的称赞,比如伊藤博文将他看作偶像,德国海军将领称他为东放俾斯麦,慈禧甚至将李鸿章比作“再造玄黄”之人,如此夸奖实为罕见。

而另一种评价则认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天津条约》等,都是李鸿章签订的,他的这些行为注定留下骂名。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别人的那些或好或坏的评价只是参考,李鸿章晚年称自己是大清糊裱匠。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尤其在对汉臣不信任的清廷,李鸿章能有后来的成就,全凭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审时度势的眼光。他从六岁入私塾读书,一步步通过科举考试,从秀才、举人一直到进士,除了父亲之外,曾国藩对他的影响颇深,两人有师生情谊。

咸丰六年,李鸿章的老家庐州被太平军攻破,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家人奔赴南昌,此时曾国藩刚经历过惨败,正是用人之际,立马将他召入自己府上担任幕僚。虚心好学的李鸿章,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为他以后的仕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与左宗棠等人相识。

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李鸿章创建淮军,算是拥有了自己的班底,日渐得到朝廷的重视。在消灭太平军的战斗中,淮军的功劳不小,李鸿章的名气随之提升,但直到此时,他还没有见过皇帝和太后,不是不想见,而是资格不够。

公元1864年,李鸿章奉旨来到京城,接下来就要入宫面见小皇帝同治和慈禧、慈安两位太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按照流程,李鸿章向太后汇报最近的工作,紧张到差点忘词,也得到些许的赏赐,然后就离开了。

回到家的李鸿章,回忆着刚才第一次见到慈禧的场景,在跟家人的聊天中,他用8个字评价慈禧:“似有韬略,却无大才。”从慈禧之后几十年的所作所为来看,足以体现李鸿章犀利的眼光,那8个字的评价很到位。

相关参考

李鸿章初见慈禧的印象

说到清末知名人物就不能不提到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两人了。事实上,李鸿章第一次见到这个权倾朝野女人就很有感触,甚至回到家还和儿子说了8个字,叙说了自己对慈禧太后的印象。1864年,李鸿章进京,顺利见到了母后

许应骙简介 许应骙的外孙女是谁?

  许应骙是清朝末年大臣,与李鸿章同朝为官,曾被慈禧太后收为干儿子。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实际掌控者,因为清廷对列强的入侵无所作为,所以后世对慈禧太后的评价贬责远多于褒扬。许应骙既然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那么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做了什么?

1900年,在八国联军欲攻北京之时,慈禧太后又学起了当年咸丰皇帝带她们逃往承德的一幕,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慈禧太后再次置国家于不顾,只顾自己性命地选择了逃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做了什么?

1900年,在八国联军欲攻北京之时,慈禧太后又学起了当年咸丰皇帝带她们逃往承德的一幕,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慈禧太后再次置国家于不顾,只顾自己性命地选择了逃

慈禧太后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什么礼物

慈禧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建成后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

八国联军以为慈禧太后嫁给了李鸿章

导读:《纽约时报》载: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慈禧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寺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

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秘密结婚”的幕后真相是什么

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

遭慈禧太后变相体罚 李鸿章同情戊戌变法

熟悉晚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名臣李鸿章是个嗜权如命的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他承担了战败的主要责任,被免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闲居北京贤良寺。其间曾出国考察,归来后仍没有获得高位,只被任命为并无实

遭慈禧太后变相体罚 李鸿章同情戊戌变法

熟悉晚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名臣李鸿章是个嗜权如命的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他承担了战败的主要责任,被免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闲居北京贤良寺。其间曾出国考察,归来后仍没有获得高位,只被任命为并无实

他骗过了慈禧太后,骗过了李鸿章,骗过了袁世凯,但骗不过光阴

「”奕劻爱财,袁世凯投其所好,二人互相结纳,各得所需”。一句话说清楚了袁世凯与亦劻之间的关系,他们两人一个送钱,一个收钱,收了钱办事,办了事在收钱,也算的上一对好搭档。那么亦劻真的是如大家眼中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