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西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

Posted 儒家

篇首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西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西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

西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颁布推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这时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新思想。

  西汉初期,为了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着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明确指出:“(汉武帝)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高中历史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明确指出:“(汉武帝)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中国历史 汉武帝

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汉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到了西汉鼎盛时期。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统一,使西汉成为当

汉朝历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

汉武帝就位后,汉朝由于长期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富庶,府库充裕,又中央集权已完成;加上他的才智雄心,对内改定制度,对外大拓国家疆土,开创西汉空前盛世。汉武帝重要措施,列举重要者几点:一、建年号,

汉朝历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

汉武帝就位后,汉朝由于长期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富庶,府库充裕,又中央集权已完成;加上他的才智雄心,对内改定制度,对外大拓国家疆土,开创西汉空前盛世。汉武帝重要措施,列举重要者几点:一、建年号,

汉朝 汉武帝削藩措施及意义

汉武帝分地削藩汉武帝刘彻刚即位时,前朝吴楚七国之乱就在眼前,他不能不担心周边诸侯的强盛对中央朝廷的威胁。所以,朝中大臣鉴于吴楚七国作乱的教训,大都为屈死的晁错翻案,认为他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正确的,要求对

并非排斥诸子 汉武帝为何尊儒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

并非排斥诸子 汉武帝为何尊儒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

历史人物 汉武帝为政时的措施

汉武帝为政时的措施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因为汉武帝的雄才伟略与秦始皇能够相媲美,所人们常常将汉武帝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在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措施,那么汉武帝措施有哪一些呢?汉武帝雕像

汉朝历史 汉武帝是谁的儿子,他们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汉武帝是谁的儿子,他们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汉武帝刘彻,无论是文功还是武治都有所建树,尊儒,用酷吏,用儒家这件羊皮的外衣,披在法家的身上,是国家向心力大大增强;自从用卫青纵横八百里奇袭匈奴王庭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