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百科 鱼雷艇的特点和优势
Posted 鱼雷艇
篇首语: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胜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器百科 鱼雷艇的特点和优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器百科 鱼雷艇的特点和优势
鱼雷艇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岸海区与其它兵力协同作战,以编队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攻击,也可用于反潜和布雷等。
鱼雷艇的历史已有120多年。1877年英国最先研制成功“闪电”号鱼雷艇。随后意大利、法国、俄国也建造了鱼雷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艇有了迅速发展。当时的鱼雷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50多米长、200~300吨的、大型3~4管鱼雷艇;另一种是10多米长、40~50吨的、由母舰运载的袖珍型单管鱼雷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了性能较先进的S艇系列,美国也建造了有名的PT艇。前苏联到1941年已拥有270艘鱼雷艇,二战结束时增加到485艘。
20世纪60年代初,鱼雷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技术性能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更新换代也较快。1951~1957年,前苏联建造第一代P4级两管鱼雷艇170余艘,差不多同期又建造第二代P6级鱼雷艇800多艘。1950年7月1日,朝鲜人民军以4艘鱼雷艇出击美军重巡洋舰编队。一举击沉舰队骨干重巡洋舰“芝加哥”号,击伤一艘驱逐舰。中国海军鱼雷艇队也曾多次参加战斗,先后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和“洞庭”号、“永昌”号炮舰等多艘军舰,为保卫海疆立了战功。
鱼雷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但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60年代以来,由于导弹的装艇使用、电子探测和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直升飞机的装舰,原有的潜艇已不适应。现代的鱼雷艇主要有3种类型,即滑行型、半滑行型和水翼型,向着新艇型、新武备、大型、高速化方向发展。一般的吨位由100~200吨增加至300~400吨,装备更加精良,除自导鱼雷外,还装有导弹。如100~450吨级的新型导弹鱼雷艇,除装224枚鱼雷外,还装4~8枚反舰导弹。质量提高,数量减少。北约国家在1971~1984年间不仅停缓发展,还淘汰了154艘鱼雷艇。前苏联在1945年有485艘鱼雷艇,到1984年仅剩下47艘。总的看,由于鱼雷艇造价低廉、建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质量不断提高,仍将受到各国的重视。
相关参考
声纳自导鱼雷声纳自导鱼雷是利用水声自动寻找的鱼雷。它和发(投)射装置、射击指挥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自导鱼雷武器控制系统。有被动声自导鱼雷和主动声自导鱼雷。被动声自导鱼雷是接收目标的噪声导向。主动声自导
线导鱼雷线导鱼雷是由发射舰艇用导线传输指令制导的鱼雷。线导鱼雷弹道一般分为5个阶段:(1)发射入水进行寻深;(2)到达预定深度后母舰开始线导。母舰不断通过导线给鱼雷下达航向、深度和速度的指令,对鱼雷弹
火箭助飞鱼雷火箭助飞鱼雷亦称反潜导弹。舰艇在水中发射,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并攻击潜艇的鱼雷。火箭助飞鱼雷和火箭发射装置、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火箭助飞鱼雷的武器系统。目
攻击潜艇攻击潜艇是指用于攻击水面舰船和潜艇的潜艇。最初的攻击潜艇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潜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基本艇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潜艇装备的武器已有根本变化,主要武器是鱼雷、水雷和反舰
反水雷舰艇反水雷舰艇是指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障碍的舰艇,包括扫雷舰、扫雷艇、猎雷舰等。其满载排水量,扫雷舰为500~1000吨。扫雷艇通常在60~300吨,航速在12~20节间。有的国家又将扫雷舰划分为
战略导弹潜艇战略导弹潜艇主要用于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略核袭击。多为核动力,也有常规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地导弹,并装备有鱼雷。核动力导弹潜艇水下排水量一般在5000~30000吨之间,水下航速20~30
驱逐舰驱逐舰是一种以导弹、火炮、鱼雷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较强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实施对舰、对空和反潜作战,有的还配有反潜直升机。除担负舰艇编队和运输船队的护航以及支援登陆作战的任务外,还担负侦
声纳声纳是利用水声传播原理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设备。其工作原理同雷达一样,用于对水中目标的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技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保障舰艇、反潜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
坦克坦克是装有武器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车辆,它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的越野机动性,很强自装甲防护力,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坦克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通常是按其重量以及装备的火
弓箭弓箭是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射远兵器。弓由弓臂和弓弦构成,将锋利的箭扣在弦上,拉弦张弓将箭弹出。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中国、中东、印度等就有人使用弓箭。我国在2.8万年前就已经发明了弓箭。原始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