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百科 坦克的特点和优势
Posted 坦克
篇首语: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器百科 坦克的特点和优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器百科 坦克的特点和优势
坦克
坦克是装有武器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车辆,它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的越野机动性,很强自装甲防护力,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坦克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通常是按其重量以及装备的火炮口径的大小,分为轻、中、重型三类。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按坦克的用途分类,将坦克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主战坦克主要用于与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以歼灭、压制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特种坦克主要用于担负专门任务,如侦察、空降、布雷、喷火坦克等。
坦克由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电气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坦克的武器系统包括火炮,机枪,以及火控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操纵装置;防护装置包括装甲壳体和各种防护装置;通信设备有无线电台、车内通话器等;电气设备有电源,耗电装置等。
坦克是现代战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首先向法国进攻,以重兵突破法军防线向巴黎挺进,后在英、法军队的阻挡下,停顿下来。英、法军队发动的几次反攻都以伤亡惨重,而且无进展而终止。双方军队掘壕据守,架设铁丝网、修筑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布设了大量的机枪火力点,以火炮作为支援火力,互相对峙,战争进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迫切需要一种新式武器。即能大量杀伤敌人,突破堑壕、铁丝网,又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英国首先投入力量进行武器的研制,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及冶炼技术,试制生产了一种集火力、机动及装甲防护于一体的新式武器——“游民”I型坦克。这种坦克主体呈菱形,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配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在索姆河大会战中当32辆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时,德军士兵不知这枪弹打不透的钢铁怪物为何物,以至坦克所到之处德军扔下枪就跑,英军很快突破防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火力弱、机动性差、装甲薄,只能作有限的进攻,不能向纵深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主要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研制了各国型号的坦克,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把它们投入战场。这一时期的坦克与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相比,战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坦克自重有了显著增加,出现轻、中、重3种类型的坦克,功率增大,时速加快,装甲明显加厚,机动性能好、越野能力强。这个时期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多次出现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正面坦克密度高达每公里70~100辆。德军进攻法国就使用了大集群的坦克,突破法军阵线,对英、法联军的主力进行快速的分割包围。德军“闪击”苏联,就曾在苏联边境一次投入几十个师的装甲部队,4000余辆坦克,高速向苏联内地推进。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双方大集群坦克参加的会战。这一时期主要坦克有苏联的J34中型、HC2重型坦克,德国“黑豹”、“虎”式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邱吉尔”、“步兵”坦克,日本97式坦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严峻考验,已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武器。
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世界各国研制并生产了各种型号的坦克。50年代有苏联的T54、T55中型,美M48中型、M103重型和M41轻型,英国“百人队长”中型,中国的59型中型坦克等。60年代,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超过了以前重型坦克,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使坦克种类的划分出现了新的特点。坦克不再分轻、中、重型,而只是分为主战和特种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普遍采用高效穿甲弹、火炮稳定器、红外线夜视瞄准器等现代设备、大功率柴油机等大功率动力装置。偏重提高防护性能,同时兼顾机动性能的提高。
现阶段各国的坦克,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各国都将现代科学技术在各学科领域取得的成就,广泛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制造。现代光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等,使现代的坦克具有以前坦克所无法比拟的良好性能。
在武器上,多采用高膛压的滑膛炮,口径在105~125毫米间。采用高密度弹芯的穿甲弹,破甲能力大幅度提高,可射穿250~400毫米厚垂直均质钢装甲,装备了计算机系统,提高射击命中率。
在动力上,采用增压柴油机,使坦克时速达到30~55公里,可以越过3米宽的壕沟,越野性能好。采用的装甲多为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复合装甲,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以海湾战争为例: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共投入3700辆坦克,有美国的M-1型、西德的豹Ⅱ型、英国的伏奇5型和法国的AMX-30等。这些大都是第三代坦克,其特点之一,速度快,行程远,火力猛,装甲防护能力好。美国的M-1型主战坦克,全重53.4吨,最大时速72.4公里,最大行程480公里,最大爬坡度31。。该坦克装备的主炮是一门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发射以钨和贫铀材料为弹芯的整装式尾窠稳定脱壳穿甲弹,弹头初速为1790米/秒,直射距2000米,表现出极强的攻击能力。特点之二,具有夜战能力,采用微光夜视瞄准装置,可实现在烟雾、尘埃和黑暗中瞄准。火控系统由大炮双向稳定器、全解式固状弹道计算机和激光测距仪组成,大大增长了攻击的准确性。特点之三,装甲防护性能良好,车体和炮塔均采用复合装甲,不易为一般炮弹所击穿。而改进型的M1Al坦克采用了贫铀材料装甲,这种材料的密度大约是普通钢密度的1.5倍,几乎任何攻击坦克的弹头都难以射穿。
伊拉克投入的坦克有4000辆。其中有500辆苏制T72型坦克可与多国部队坦克相妣美,被伊拉克人称为巴比伦雄狮。
第三代坦克几乎都具有三防装置,即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能力。驾驶员可以不穿防护服就可以持续作战。这次海湾坦克大会战,参与的坦克数量是空前的,坦克的性能是当今一流水平。经过100小时的地面战斗,多国部队摧毁和缴获伊军坦克4000辆、装甲战车近1900辆。
相关参考
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地雷是用来炸毁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装甲汽车、自行火炮等装甲目的的一种地雷。其中分为反履带地雷、反车底地雷、反侧甲地雷等。反履带地雷是用于炸毁坦克履带,破坏负重轮,使坦克丧失机动能力
反坦克炮反坦克炮是一种采用直接瞄准,主要用于对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其结构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便于对运动目标的射击,一般采用半
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是用于击毁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每一代的出现在技术性能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一项重要武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20世
加农炮加农炮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变装药号数少,适用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的射击。海岸炮、坦克炮、反坦克炮和航空炮都具有加农炮弹道低伸的特性。14世纪到16世纪时,欧洲人便把这
火箭筒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用于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摧毁工事及杀伤有生目标。一种是发射筒兼做火箭弹包装具,打完就扔的一次使用型;一种是弹、筒分别包装携行的多次使用型。火箭技
火炮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管形射击武器,火炮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地面炮、高射饱、航空炮、坦克炮、舰炮和海岸炮。火炮由于口径大、射程远、有良好的射击精度,被用来压制、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击毁
机枪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能量和弹簧的伸张力推动机件使之连发射击,带有两脚架、枪架或枪座等固定装置的枪。通常分为轻机枪、重机枪、高射机枪和飞机、舰艇、坦克专用机枪等。轻机枪是装有两脚架,重量较轻,携带方便
干扰火箭干扰火箭是一种以火箭为动力,携带并投放或抛撒大量干扰物的软杀伤武器。它广泛装备于飞机、舰艇、坦克和地面部队。按所装载的干扰物可分为箔条干扰火箭、红外干扰火箭和诱惑干扰火箭。箔条干扰火箭内装雷达
瞄准具能赋予射击武器或投掷武器准确的瞄准角度,使平均弹道通过目标的装置。瞄准具按所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枪械、火炮、坦克和航空瞄准具;按结构和原理,可分为机械、光学、光电等瞄准具。机械瞄准具按三点成一线原
空地导弹空地导弹是由飞行器上发射的攻击地面目标的导弹,是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包括反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坦克导弹、反潜导弹以及多用途导弹。按作战使命分为战略空地导弹和战术空地导弹。战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