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百科 反坦克导弹的特点和优势
Posted 导弹
篇首语: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器百科 反坦克导弹的特点和优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器百科 反坦克导弹的特点和优势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是用于击毁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每一代的出现在技术性能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一项重要武器。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服役的导弹。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研制的X—7(俗称小红帽)反坦克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3年,法国研制成有线手控制导的反坦克导弹,60年代,同类型的反坦克导弹在联邦德国、美国、瑞典和前苏联相继问世。代表型号有法国的SS—10、SS—11、SS—12,联邦德国的“眼镜蛇”,日本的“马特”,英国的“摆火”。前苏联的AT—1、AT—2和AT—3。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大都采用手控有线制导,射程在500~6000米之间。这种制导方式非常简单,即在导弹尾部拖一根制导线,导弹发射后,制导线从射手的控制盒中拉出,一头连在导弹尾部,另一头连在射手的控制盒。射手通过望远镜观察,瞄准镜、导弹和目标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三点成一线,即可准确命中目标。如导弹有偏离,射手则扳动控制盒中的4个手柄,使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使导弹进入正确轨道,直至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由于受人工技术熟练程度制约很大,所以命中概率不很高,一般在60%左右。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是60年代至70年代服役的导弹。主要代表型号有前苏联的AT—4、AT—5、AT—6,美国的“陶”、“龙”,法国的“哈喷”、“阿克拉”,联邦德国的“毒蛇”,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霍特”、日本的KAM—9。其中性能最好的是“陶”,射程为65~3750米,飞行速度为350/秒,弹径152毫米,弹长1178毫米,翼展340毫米。而弹重最重的是“霍特”导弹,21.8公斤,翼展340毫米。破甲能力最强的也是“霍特”达800毫米。这一代反坦克导弹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管式发射,光学跟踪,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飞行速度提高了一倍,机动性增强,可以车载或机载,命中概率达80~90%。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其发射制导设备除瞄具外,还有红外测角仪、指令计算机和发射架。导弹发射时,射手只需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就行,不必再去观测导弹飞行情况。目视观测导弹的工作由红外测角仪所代替。红外测角仪通过接收弹尾红外辐射源提供的信息,自动测出导弹对瞄准线的偏差。指令计算机根据偏差算出制导指令,经导线传给导弹,控制导弹击中目标。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比起第一代导弹,简化了发射手续,自动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导弹尾后仍需拖着一根导线,射手发射导弹后,仍需原地不动进行制导,增大了伤亡的危险。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是80年代后服役的导弹。主要代表型号有美国的“陶”2、“陶”3、“狱火”,“坦克破坏者”等。其特点是导弹采用了激光、红外、毫米波等先进的制导方式,彻底抛弃了那根用以制导的导线,从而使导弹发射后不用管,可自动导向目标。既可以车载又可以机载,大大提高了机动能力。采用激光制导方式,即跟踪测量系统在导弹命中坦克之前,始终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瞄准坦克,坦克接受激光照射后必然产生一种激光辐射,导弹装置可自动测定其偏离波束中心的角度和方向,并使导弹基本处于波束中心,直至命中目标。
还有更先进的导引手段,即毫米波自动导引。毫米波是指波长相当于10~1、频率30~300千兆赫的一种电磁波。把导弹寻的头做成毫米波被动导引式,当坦克出现时,坦克的反射性较高,而大地的自然地形反射性较低,导弹寻的头的毫米波就会感受到这种差别,自动地向反射性较高的坦克冲击,摧毁目标。此外,红外成像制导也具有导弹放射后不管的功能。它利用坦克所辐射的热量与大地背景不同的差别,让导弹被动探测和跟踪,直至摧毁目标。
现代战争中反坦克的手段很多,一般地说,综合利用,才能收到明显效果。首先可进行远程攻击,动用反坦克飞机、反坦克直升机、多管火箭炮、榴弹炮等,从几十公里以外进行轰击。同时,也可进行中近距离攻击,调动坦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自行反坦克火炮等实施阵地打击。再近一些,可用反坦克火箭筒和枪榴弹以及反坦克手雷进行近距离打击。总之,要实行远、中、近程紧密结合,空、地一体高度协同的攻击。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就是采取了这样一种武器配系。在42天的战争中,空袭就占了38天。伊拉克虽然构筑了大量的反坦克工事,号称攻不破,打不烂,炸不垮的“萨达姆”防线。但地面战斗不到100小时,多国部队就击毁和缴获伊拉克4000辆坦克,占前线部署总数的93%;摧毁其装甲车1800余辆,占前线部署部数的60%;摧毁各型火炮2140门,占前线部署总数的69%。
相关参考
导弹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它的弹头可以是普通装药的、核装药的或化学、生物战剂的。其中装普通装药的称常规导弹,装核装药的称核导弹。按作战使命不同,分
岸舰导弹岸舰导弹是从岸上发射攻击水面战船的导弹。亦称岸防导弹,是海军岸防兵的主要武器。岸舰导弹多配置在沿海重要地段上,如海港、海峡等重要地域和通道。岸舰导弹和舰舰导弹差不多,大部都是由舰舰导弹改装而成
战略导弹战略导弹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进攻性战略导弹,通常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携带核弹头,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重要战略目标。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
反坦克炮反坦克炮是一种采用直接瞄准,主要用于对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其结构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便于对运动目标的射击,一般采用半
舰空导弹舰空导弹是从舰艇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是舰艇主要防空武器之一。按射程分为远程、中程、近程3类;按射高分为高空、中空、低空3类;按作战使用分为舰艇编队防空导弹和单舰艇防空导弹。舰空导弹的主要特
扫雷坦克扫雷坦克是装有扫雷装置的坦克。用于在地雷场中为坦克开辟通路。扫雷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在战前临时挂装。扫雷坦克一般在战斗队形内边扫雷边战斗。扫雷装置通常有机械扫雷器和爆发扫雷器两种。机械扫雷器按工
导弹艇导弹艇是以舰艇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导弹艇满载排水量10吨~300吨,大型导弹艇可达500吨,航速30~40节,水翼导弹艇为50节左右。导弹艇一般装备导弹2~8枚,同时装有单
战术导弹战术导弹区别于战略导弹之处:(1)它射程近。战略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而战术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下;(2)它以打击硬目标为主,直接支援战场作战。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的
地地导弹地地导弹是指从陆地发射打击陆地目标的导弹。按飞行方式分为巡航式导弹和弹道式导弹两种;按作战任务分为战略导弹、战役导弹和战术导弹3类。地地战术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为了打击坦克集群,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