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梁启超为什么要大骂徐志摩

Posted 婚礼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梁启超为什么要大骂徐志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梁启超为什么要大骂徐志摩

民国十四年,阴历七月初七,著名文学家、诗人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各界名流好友欣然赴宴。七月初七,牛郎与织女相会的那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徐志摩与陆小曼在这一天成亲,意头娶的不错。可惜的是在婚礼中,却仍然出现了不怎么友好的场面。而这个场面,正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造成的。

梁启超是徐志摩的老师,就冲这师生情谊,徐志摩结婚的时候自然是要去的。但是接到请帖之后的梁启超一度是不想去的,为什么?因为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的爱情和婚姻是梁启超看不起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相恋的时候,陆小曼已经有了丈夫,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和自己的丈夫离婚。也就是说,徐志摩和有妇之夫有情,最后还破坏了别人的家庭。

在梁启超看来,“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是不符合道德的,所以很是反对,也规劝过徐志摩。徐志摩和陆小曼最终走在一起,是梁启超绝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于这场婚礼,梁启超打心底是不想去的,后来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却没有按捺住自己的心情。

一般来说作为证婚人,这段婚姻的见证者,自然要对新郎新娘表示由衷的祝福。但是梁启超去了,不仅没有表示祝福,还将两位新人痛骂了一顿,表示了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用情不专的谴责,引得在场的宾客都很难堪。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最后梁启超气愤的说:“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徐志摩和陆小曼相爱时,两人都已经与另一个人组成了家庭。然而最后他们却选择了抛弃家庭,追求爱情。陆小曼认为:“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 徐志摩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郁达夫说:“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那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爱情的确无罪,但是责任也同样重要。所以梁启超才会对两人痛责,事后在给自己女儿写信的时候,他言:“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赓的夫人。与志摩爱上才和王赓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志摩找到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将来痛苦会接踵而来。所以不惜声色俱厉地予以当头棒喝,盼能有所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我在结婚礼堂上大大地予以教训,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为中外古今未闻之婚礼也。”

梁启超和康有为同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但是在历史上,康有为的评价却远不及梁启超,而康有为还是梁启超的老师。造成这些的原因,是近年来一些史料的不断丰富,向世人展示了不一样的康有为。

首先要说的是,康有为在六十二岁高龄的时候,逼迫一位十六岁的渔家女子,将比自己小了好几轮的姑娘纳为刘姨太。这从道德上来讲,康有为的行为是可耻的。

其次,康有为在逃亡国外的时候,多次称自己手中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以此来获取海外华侨的支持和资金援助。但后来证实,这份遗诏是康有为自己杜撰出来的,是一份谎言。如果用这种方法获取的资金,的确是用来革命的倒还说的过去。但事实是,他将这些本来是用来革命的资金占为己有,挪为己用,一边以考察为名环游世界一边过着钟鸣鼎食的豪奢生活。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是道德问题了,而是原则性问题了。如果康有为真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绝不会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中。

这些史料的出现,让许多人见证了康有为的无耻,其评价自然是越来越低。反观了梁启超,为人正派,始终忠于革命,心系祖国。这么一比,虽然康有为是梁启超的老师,但是却不能与梁启超相比。

相关参考

思美人屈原的家族背景如何?为何屈原要大骂楚怀王?

  公元前340年,屈原降生在楚国。十年后,他便名声鹤起,少年便有才子之名。给他取名字的时候,屈原的父亲屈伯庸就有过一番深思熟虑,像是提前预告着屈原的不凡一样。屈原自己在《离骚》中就讲到过,他说:&l

历史人物 是谁让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红杏出墙

  导读:是第一,并且是以为非常美貌的女子,在徐志摩苦苦追求都不成功后,成为了梁思成的妻子,也就是梁启超的儿媳。婚后,这位多才、多思、多情的美人却红杏出墙,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哲学第一人金岳霖。>  简

林徽因简介 是谁让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红杏出墙

林徽因是民国第一才女,并且是以为非常美貌的女子,在徐志摩苦苦追求都不成功后,成为了梁思成的妻子,也就是梁启超的儿媳。婚后,这位多才、多思、多情的美人却红杏出墙,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哲学第一人金岳霖。林徽

林徽因简介 是谁让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红杏出墙

...志摩苦苦追求都不成功后,成为了梁思成的妻子,也就是梁启超的儿媳。婚后,这位多才、多思、多情的美人却红杏出墙,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哲学第一人金岳霖。林徽因简介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汉族。原名林徽音,...

历史秘闻 定居石虎胡同,梁启超为徐志摩做了些什么

徐志摩1922年9月中旬从马赛起航,到达上海是10月15日。父亲、母亲和祖母都到上海来接他。毕竟分别了五年,见面后,大家都是悲喜交集,泪流满面。他先陪祖母往普陀山烧香,然后又陪父亲去南京,听了两三场欧

梁启超与徐志摩的师生情谊缘起何时

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是在1918年6月,经其前妻张幼仪之兄张君劢的介绍,成为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徐志摩年谱》的作者陈从周先生,是徐志摩的表弟,与徐家关系十分亲密,据他所说,“当时由志摩父出贽金银元一千

梁启超徐志摩因何反目 史上那些著名的师生决裂

历史上,尤其是在古代科举官僚体制下衍生出的门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不谐、反目,许多是因为政见不合或党派之争,也有弟子因不愿连累业师而自绝师门的例子。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公开与其新招硕士生

梁启超徐志摩因何反目 史上那些著名的师生决裂

历史上,尤其是在古代科举官僚体制下衍生出的门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不谐、反目,许多是因为政见不合或党派之争,也有弟子因不愿连累业师而自绝师门的例子。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公开与其新招硕士生

徐志摩和胡适是如何商量安排梁启超的身后事的

梁启超去世的第二天,徐志摩就给胡适写了一封长信,商量其身后事如何安排,信中说:徐志摩>梁先生竟已怛化,悲怆之意,如何可言。计程兄昨晚到平,已不及与先生临终一见,想亦惘惘。先生身后事,兄或可襄助一二,思

梁启超病危之时,学生徐志摩是如何表达关切之意的

两年来,徐志摩虽说一直未曾北上,但他仍然惦记着老师的病情。1928年12月3日,他游历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印度之后,刚刚回到上海,马上写信给表弟蒋复璁,劈头便说:“第一事急于要问的是梁先生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