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北伐幽燕

Posted 飞狐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北伐幽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北伐幽燕

北伐幽燕

太宗灭掉北汉后,决定乘余威收复后晋时划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他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向燕京进军。当宋军进入燕京外围时,辽东易州刺史刘宗、涿州判官刘厚德等先后以城降宋。宋军又在燕京城外打败辽军,把燕京包围起来。当地汉族人民 “以牛酒犒师”,支持宋军。燕京城里“民怀二心”,辽军几乎不能支撑。正在紧要关头,辽景帝派大将耶律休哥率援军赶到,在高梁河与宋军大战,辽军直冲太宗的卫队,打乱了宋军的阵脚,宋军大败,被杀万余人。太宗退至涿州,偷乘一辆驴车逃跑,丢弃物资不可胜计。辽军乘胜追击,在满城、火山军等地反为宋军所败,这次战争遂告一段落。

7年后,太宗以辽国主年幼、母后专权,认为是北伐的好机会。宋军兵分三路: 东路以曹彬为主将,率军十万出雄州,直逼燕京;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由定州出飞狐,取蔚州;西路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出雁门关,攻山后诸州,然后一齐会师燕京。

战争一开始,宋军三路大军节节胜利,中路军完成预定任务,西路军连克四州,整个形势对宋有利。但东路军急功冒进,人困马乏,粮草断竭,被耶律休哥在岐沟关打败。东路军的溃败,影响整个战局,太宗只好下令各路撤军,中路田重进全军而返,西路主力已撤,宋廷又令将所占州县的百姓迁往内地,由潘美、杨业所部保护,撤往宋境。

太宗收复幽燕之战失利,北方空虚,辽军乘胜进入宋境大肆抢掠。太宗已锐气耗尽,表示不再谈论收复幽燕之事,宋廷从此“不敢北向”,军事上对辽改为防守以求苟安了。

相关参考

宋朝 宋代·孝宗北伐

孝宗北伐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南侵之势遭到南宋军民的抗击而受挫折,金朝改变策略决定以战促和。宋廷内部主战与主和的斗争非常激烈。宋孝宗还是皇子时就主张抗金,即位后随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统一指挥江淮

宋朝 宋代·玉津园之变

玉津园之变韩侂胄把持朝政,欲以建功巩固权位,积极准备北伐。开禧二年(1206)正式出兵北伐,但出师不利,遭金军反攻击,金军连克数州,直达长江北岸,韩侂胄不得不向金朝表示愿意停战罢兵,但金军要求惩治首谋

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隆兴元年五月宋孝宗北伐失利后,张浚布置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集中水军于淮阴,马军守寿春,以防金军的南侵。此时,汤思退为相主和,张浚遭谗降职。八月,金朝来书索要海、泗、唐、邓四州,

宋朝 宋代·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心里很不畅快,想办法要刷洗一下城下之耻。善于逢迎的参知政事王钦若则早已想好了主意,起初要真宗北伐恢复燕云十六州,真宗认为难以获胜不可行。王钦若便说出真实本意是:“唯有封禅泰山

宋朝 宋代·水心先生叶适

水心先生叶适叶适是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淳熙年间举进士,孝宗时奏言大仇未复,不可因循守旧,自为虚弱。历任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时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开

宋朝 宋代·毕再遇抗金

毕再遇抗金毕再遇是兖州人,以父荫补官,隶侍卫马军司。开禧北伐时,他率480名骑兵为先锋,奉命攻取徐州,途中遇上从宿州败退的宋军,而他仍然督军前进,到达灵璧时,驻守那里的陈孝庄部也准备退兵。毕再遇慷慨地

宋朝 宋代·宋代针灸学

宋代针灸学针灸学在唐代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专科,在宋代又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针灸师和新技术。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模型的铸造,是针灸学上的一大创造。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王

宋朝历史 宋代服饰图解

宋代服饰图解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

宋朝历史 宋代官吏便服

宋代官吏便服――宋代官吏的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便服等。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一般男子及官员都可穿着。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

宋朝 宋代·宋代私修当代史

宋代私修当代史两宋时期史学家私人编写的本朝史书,数量极繁,流传到今天的也有很多,其最重要者有李焘、王称、徐梦莘、李心传等人编的史书。南宋初年李焘用了将近40年的精力,编撰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