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

Posted 宋朝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

隆兴元年五月宋孝宗北伐失利后,张浚布置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集中水军于淮阴,马军守寿春,以防金军的南侵。此时,汤思退为相主和,张浚遭谗降职。八月,金朝来书索要海、泗、唐、邓四州,并要宋仍旧称臣纳贡。由于太上皇高宗支持汤思退议和,尽管主战派张浚、虞允文、胡铨、阎安中等都上疏反对和议,孝宗也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应接受金朝的要求。

隆兴二年 (1164) 四月,张浚被罢相; 六月,孝宗又命令虞允文放弃唐、邓二州,虞允文因拒不执行而被撤职。从此,汤思退撤消了张浚布置的抗金部署,并“密令孙造谕敌以重兵胁和”。

十月,金军乘机南侵,宋军节节败退,连失楚州、濠州、滁州,金军再次兵临长江。孝宗面对严重的危局,罢去汤思退相位,任用陈康伯、虞允文准备抗金,此时宋将崔泉在六合打败了金军的前锋,胡铨也在淮东督促李宝击退了进犯的金军。在这种情况下,宋孝宗于这年冬天决定派使臣赴金议和,其主要议和条款是:南宋皇帝对金不再称臣,改金、宋的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疆界仍以淮水到大散关为分界,“岁贡” 的名称改为 “岁币”,数量由银、绢各25万两、匹,减为各20万两、匹,宋割商、秦之地给金。

次年,即乾道元年和议成立,故宋人又称“乾道之盟”。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矶遇到了虞允文的抵

宋朝 宋代·石湖居士范成大

石湖居士范成大范成大是苏州吴县人,字致能。绍兴二十四年(1154)举进士,授户曹,监和剂局,隆兴初年任著作佐郎、吏部郎官,后出知处州,上奏论及日力、国力、人力,反对虚文,主张实功。范成大在处州创义役之

宋朝 宋代·中兴四大家

中兴四大家中兴四大家是指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又称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早年受江西诗派之影响,而后皆冲出其藩篱,自成一家。陆游诗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鼓吹恢复,诋斥和议,充满爱国激

宋朝 宋代·戊午谠议

戊午谠议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金朝完颜昌(挞懒)掌政,废掉刘豫伪齐政权,主张将伪齐统治区划给南宋,换取宋的臣服。此年十二月,完颜昌放王伦回宋,向高宗转达和议信息。宋高宗听后喜出望外,绍兴八年(1

宋朝 宋代·王霸义利之辩

王霸义利之辩“王霸义利之辩”,是南宋淳熙年间陈亮和朱熹之间关于王霸义利的一场大辩论。陈亮是婺州永康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才气超迈,喜谈兵,多次上书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三次入狱。绍熙四年

历史军事 庆历和议与三川口定川寨之战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

历史人物 南宋中期第一名将,他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毕再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宋中期通常指的是宋孝宗“隆兴和议”到宋宁宗“开禧北伐”失败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南宋与金朝大体保持了和平,除了“开禧北伐”外,双方

宋宁宗赵扩简介,宋宁宗嘉定和议,赵扩怎么死的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

宋朝历史 宋朝的皇帝那个是最好的

孝宗赵昚(shèn),宋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

历史军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议和,只不过孝宗是一个硬汉,屈辱的条约肯定不会签订,于是就摩擦了很久,最后金朝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才达成了协议,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