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穆彰阿生平简介?穆彰阿历史评价?

Posted 清朝

篇首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穆彰阿生平简介?穆彰阿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穆彰阿生平简介?穆彰阿历史评价?

穆彰阿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西方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但也有一些封建官僚对列强的侵略惧怕万分,妥协求和。而穆彰阿即是这些投降派的首领。

穆彰阿,字鹤舫,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其父广泰,是朝中大臣,官至内阁学士、右翼总兵。穆彰阿自幼潜心读书,嘉庆十年(1805),23岁时得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嘉庆十三年(1808)授检讨。他经历了一个平稳、漫长的升迁宦途。做过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浙江分试副考官、侍读等。嘉庆十七年(1812)在大考中取得二等名次。嘉庆十九年(1814)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从中进士到侍郎,经过了9年光阴。他的青年时期,像许多正途出身的官吏一样,没有大错就按部就班的升级,但有了差错,便会受到处分。

嘉庆二十年(1815),穆彰阿先署理藩院右侍郎,后任刑部侍郎,奉命协助编纂《石渠宝笈》续编。十二月的一天上朝时,刑部同时进上20多件拟请御批的呈文,嘉庆帝责问为何一日竟然进20余件案件来裁决,必是积压所致,穆彰阿无以回答。嘉庆帝说: “我日理万机,不敢积压政务,你竟然如此懈怠,很不称职,交予堂司严议。”于是把他从侍郎任上降为三品京堂候补,后补为兴禄寺卿。

光阴荏苒,不久他又复官至侍郎,先后在兵部、刑部、工部任职,并调左翼总兵、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年事渐长,练达世故了许多,只是离尚书一职还有一步之遥。

穆彰阿办事干练。嘉庆二十三年(1818),奉命偕兵部尚书和英赴直隶保定审理僧人证法妒奸谋杀之案,经明查暗访,按刑律治罪。道光元年(1821),道光皇帝登极,分赏群臣,穆彰阿终于升任内务府大臣,赏戴花翎。接着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四年(1824)升理藩院尚书,并兼镶红旗的军都统及镶红旗蒙古都统,与六部尚书同级,成为道光帝赏识宠用的大臣。

清代定都北京,同元、明一样,每年需由南方调运粮食往北方,运输中以运河的漕运为主。道光帝认为漕运不畅,影响京师及直隶(河北)民食。道光五年(1825)六月,道光帝诏穆彰阿署漕运总督。他力克困难,疏通漕运。回任不久,又出现问题,道光帝又一次诏穆彰阿署理。不久其父去世。道光帝赏银300两,赐紫禁城骑马。道光六年(1826)调为工部尚书。他疏通了河运,又会同大学士蒋攸铦查勘河运。运河多年失修,水流不畅,影响大批船只运输。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他试行海运。穆彰阿亲至天津督监河运、海运的漕粮,受到道光帝的优叙嘉奖。翌年三月奉命偕大学士蒋攸铦赴江南查看新河、旧河的情形,处理得当。五月,诏命在军机处大臣上学习行走,虽是一名见习军机,但终于进入了军机处,七月调镶白旗汉军都统,充崇文门监督。九月陈述《海运章程》8条。

早在道光五年(1825),张格尔在新疆叛乱,宗室永芹主新疆,因其昏庸,张格尔势力日炽。到道光六年(1826)已攻占许多城池,占据大片土地。第二年,清廷派3万大军全力进剿,大获全胜,但张格尔率少数骑兵突围。道光八年(1828)擒获了张格尔,送至北京,道光帝亲自审问,判以极刑。

新疆的叛乱终于平息,大封有功之臣,穆彰阿加封太子少保,授军机大臣,值南书房,成为军机处的重要大臣。

此后,穆彰阿一路顺风,接连升级,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兵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显赫满朝。

道光十一年(1831)四月,奉命恭办万年吉地工程,并谕万年吉地名为龙家峪,所有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俱从简约。后又督办过一些河道工程。道光十四年(1834)七月,充阅兵大臣,八月充顺天乡试正考官,十一月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十四年(1934),曾四次充经筵讲官。同年,总领承办龙泉峪陵墓工程,获道光帝赞赏,晋太子太保,赐紫?。次年二月,又署步军统领。

道光十六年(1836)充上书房总师傅,拜武英殿大学士,管工部事务。当年,他在工部尚书任上,曾因武英殿的殿版图书失窃遭到道光帝谴责。

道光十七年(1837)署直隶总督,晋文华殿大学士。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他60寿辰,道光帝赐御书“寿寓延祺”匾额、“表率群僚资弼亮,赞襄同德界康疆”联, “福”、“寿”、“禄”、“喜”、“龙”字及珍绮等。

早在道光九年(1829),御史章源进奏,请禁鸦片进口,道光帝谕旨严行查禁。此后几年,英国舰只不断寻衅,勾结不法中国人偷运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道光十二年(1832)后,英、美鸦片贩子走私鸦片的活动更加猖獗。道光十六年(1836),洋商私售鸦片获银达1000多万两,中国烟民受害日深。面对严重的鸦片侵略和人民群众强烈的禁烟要求,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要不要严禁鸦片的激烈论争,并逐渐形成了弛禁派和严禁派。弛禁派即以道光帝的亲信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为代表,反对禁止鸦片,主张弛禁或维持明禁暗运的现状,并包庇走私烟贩和受贿官吏。严禁派以湖广总督林则徐和鸿胪寺卿黄爵滋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杜绝烟毒,堵塞白银外流,严治吸烟者。林则徐连续3次上书道光帝,提出了具体的禁烟主张。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广州查禁鸦片。次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下令严拿烟贩,整顿海防,停止中英贸易,包围英国商馆,英贩被迫交出鸦片。同年6月,在虎门进行了举世瞩目的虎门销烟。

初期,道光帝十分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主张和对英国的强硬态度。但英国于道光二十年(1840)悍然发动武装进攻,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进犯广东失利以后,沿海北上,进犯福建、浙江。

时任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的穆彰阿惧怕洋人,竭力反对林则徐的禁烟和抗英运动。

1840年8月,英国舰队一直北上直抵天津海口,直接以武力威胁清廷。道光帝急派琦善为代表在大沽口与英国谈判。穆彰阿在定海失守、英军抵津的时刻,在道光帝面前中伤林则徐。

大清帝国一向以天朝自居,视外国均为番邦小国,采取闭关自守政策,不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对外国人也不平等相待。但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清军在大炮、军舰、洋枪轰击之下连连失利,敌军直逼京都门户天津。道光帝开始惊慌失措,对英国作战失去信心。穆彰阿趁机在道光帝面前说,夷兵之来,全然是由于禁烟引起的。又说: 上年林则徐答应出钱买鸦片再销毁,可是最后采取了没收,才引起了洋人的不满。还说,英国人船坚炮利无法抵挡,即使现在他们打败了仍会再来,与其旷日持久,何如“设法羁縻”,力主投降。又造谣中伤林则徐,说英国国王有书信来,而林则徐瞒匿不报。

在英军炮口和穆彰阿几次进言之后,道光帝由主张禁烟转而谋求妥协。终于,采取了妥协和议的策略。首先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将主战的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然后派琦善为全权代表赴天津海口与英国议和。穆彰阿的同党两江总督伊里布与英国先签订了浙江停战协定,道光帝颁布了讨好英国的开放烟禁的上谕。

琦善又赴广州继续与英军谈判。他一味唯英国要求是从,擅自与英方议定《穿鼻草约》。道光帝最初以为撤林则徐职、答应英国在广州照旧通商就可以罢兵息战,但英国反而提出更无理的要求,并多次寻衅。道光帝感到有伤“国体”,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初对英“宣战”。广东巡抚怡良疏奏琦善私自割让中国领土香港。道光帝大怒,将琦善革职,锁拿进京,派御前大臣奕山统领军队与英作战,穆彰阿仍窥伺时机。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舰滋扰浙江,定海、镇海、宁波相继失陷。

清军接连失败,道光帝又以奕经代替奕山统率各路军马,但仍难挡英军。翌年正月,穆彰阿奉命赴天津偕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筹办防堵事宜。他再次提出议和,道光帝以穆彰阿的党羽伊里布和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方谈判。道光二十二年(1842),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政府赔款割地,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穆彰阿起了很坏的作用,贻害国权,为后人所唾骂。

穆彰阿虽然妨贤误国成为千古罪人,但道光帝却把他看成是稳重有为的大臣,一切依靠、听从于他。一直到道光帝病逝,恩眷不衰。

以科举考试来说,这在清朝是招揽、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一向派德高望重的大臣充任。而穆彰阿被授命典乡试3次,而重要的中央会试大典有5次由穆彰阿主持,由于皇帝的信任,会试中凡复试、殿试、朝考全由他负责。自嘉庆十九年(1814)至道光三十年(1850)四月,历充会试、复试阅卷大臣、教习庶吉士各7次,朝考阅卷大臣、考试差卷大臣各6次,庶吉大散馆阅卷大臣5次,殿试读卷官5次,武英殿试读卷官、大考翰詹阅卷大臣、拔贡朝考阅卷大臣各1次。天下举子盼中进士,而穆彰阿把持着这一重要大权,许多趋炎附势的人前来投靠巴结。

在考试得中进入翰苑的,需经教习庶吉大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才能决定升迁,从此影响仕途命运,这一任务每年也交由穆彰阿主持。

他同时兼任着国史馆总裁,实录馆总裁和玉牒总裁。

由于众权系于一身,又有皇恩宠恃,在道光朝后期,穆彰阿显赫一时。一批追随者唯穆彰阿之命是从,被称为“穆党”,弄权误国,罪恶重重。

穆彰阿大权在握,拉拢私党,排除异己,肆行无忌。耆英等卖国之臣,他纵容信用; 达洪阿、姚莹尽忠之臣,因不附于他而遭陷害。

对林则徐,穆彰阿视为死对头,深怕重用林则徐会妨碍自己,一再排斥。潘世恩等力保林则徐,认为应重新启用。穆彰阿在道光帝面前说: “现在林则徐已经年老体弱,身体多病,无法录用。”道光帝终拟再用林则徐,拟授为云贵总督,穆彰阿劝阻无效,又说: “不知他是否会奉诏?”他固宠窃权,结党营私,达数年之久。

道光四子奕訢,身为皇子时,已深知穆彰阿的为人,认为他伪学伪才,以阴柔售其奸。

道光三十年(1850),道光帝病逝,奕继位为咸丰皇帝。新君临朝,穆彰阿不知咸丰底细,每遇皇帝垂询,他或是模棱两可不加可否,或是缄口不言。

几个月后,又欲施其故伎,任用亲信。咸丰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暂署广西巡抚,穆彰阿阻挠未成。上谕到时,林则徐已病逝于潮州,群众罢市于街巷,全城百姓为之戴孝。

消息传至宫中,咸丰帝回顾穆彰阿任大学士、军机大臣20余年,其心险恶,拟诏革职。在诏谕中说: “穆彰阿身任大学士,受累朝知遇之恩,却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 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鸦片战争时,他就排除异己,深堪痛恨。有碍于己的人,必陷害之; 无耻丧良之徒,则同恶共济尽力全之。”这种“固宠窃权者,不可投举,若不立申国法,怎么能肃纲纪而正人心?! 念及是三朝旧臣,一旦置之重法于心不忍,从宽给予革职,永不叙用”。

圣旨一下,举国欢欣,无不认为除了一个大祸害,因为他“罔上行私,天下共见”。穆彰阿是罪有应得。

虽然说是“永不叙用”,但他是“革职”并未查办,宦囊所得, 为数不少。到了咸丰三年(1853),他拿出一批银两,捐作军饷,得赏以五品顶戴。再过两年多,74岁时,因疾去世。

他的儿子萨廉并未受影响,光绪年间官至礼部侍郎。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穆彰阿简介 郭佳·穆彰阿之子

穆彰阿郭佳·穆彰阿出身满洲镶蓝旗,是清朝时期大臣,著有《澄怀书屋诗草》等作品。他历任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理藩院尚书等重要职位,曾主持乡试、会试、殿试等,于是门生遍布天下,所以在朝中党羽众多。穆彰阿

穆彰阿是什么人

穆彰阿简介是人们了解穆彰阿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它够简洁、直观、全面,而且穆彰阿简介这种资料在网络、书籍上也是最容易找到的。穆彰阿简介中记载,穆彰阿,本姓郭佳,其祖上是汉族人氏,后来因为战争不断地与其他民

历史人物 穆彰阿与祁寯藻 穆彰阿是个怎样的人

穆彰阿穆彰阿党羽众多,人称“穆党”,咸丰帝对他深恶厌绝,一登基就将他革职且永不叙用。穆彰阿是主和派的代表,曾经诬陷林则徐等人,并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实现所谓的“和平”。咸丰六年(1856年),

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身边最值得信赖的宠臣之一——穆彰阿,穆彰阿是怎么死的

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法忘记和抹去的伤痛。>这场战争是因虎门销烟而引起的,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林则徐又力主抗战,可惜因主和派的顽固功亏一篑。>我们熟悉的主和派是直隶总督琦善、两江总督伊里布、靖逆将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穆彰阿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穆彰阿清末官僚。郭佳氏,字子朴,号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嘉庆进士。历官礼、兵、刑、工、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工、兵、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

历史人物 在禁烟运动中,穆彰阿是彻底的卖国贼吗

穆彰阿排斥林则徐是事实,主张对英国妥协也是事实。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作品中,穆彰阿一直是以投降派、卖国贼的形象,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首先,鸦片真正的失败,屈辱的条约的签订以及对林

清朝 王鼎生平简介?王鼎历史评价?

王鼎一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北京城发生一奇事,朝野震惊。这奇事来得相当突然,这一天,文武百官上朝,继续讨议东南战争。在东南沿海地区,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朝廷派出军机大臣穆彰阿领兵御敌

历史秘闻 历史人物穆章阿的介绍

应该是穆彰阿吧穆彰阿(1782—1856),字子朴,号鹤舫,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父广泰,官至内阁学士、右翼总兵。穆彰阿,嘉庆进士。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

清朝 陈孚恩生平简介?陈孚恩历史评价?

陈孚恩中国封建社会里,阿谀奉承、巴结权贵是吏治昏暗的重要表现。晚清道光、咸丰年间的陈孚恩,最先奉迎穆彰阿,其后又依附于肃顺,结果落了个发配新疆的下场。一陈孚恩,字子鹤,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人。经多年

曾国藩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临死前送他一幅字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是清朝立国以来第一个凭借战功封侯的文人。他能做到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提携。这个人叫穆彰阿。穆彰阿是怎么提携曾国藩的呢?1838年,曾国藩第二次进京,参加第三次会试。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