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康熙提倡理学
Posted 理学
篇首语: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 ,在几个瞬间成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康熙提倡理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康熙提倡理学
康熙提倡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产生于宋代,集大成者是朱熹。自朱熹之后,历代统治者无不用其作为巩固统治的思想武器。而康熙皇帝对理学尤重奖励。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康熙皇帝对大学士们说: “唯宋儒朱子 (朱熹),……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五百余年,学者毫无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 他要求大学士们会同九卿、詹事、科道,拟定出一套尊崇理学的办法来。
于是大学士们会同礼部,尊崇朱熹跻于孔庙四配十哲之次。又命大学士熊锡履、李光地编 《朱子全书》,又嫌明代所编 《性理大全》 “取者太烦,类者居多”,命大学士李光地“省其品目,撮其体要” 编 《性理精义》,颁示天下。
康熙皇帝又亲自为 《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撰写序言。下诏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 作为科举考试最基本的教科书。
理学名臣魏裔介、魏象枢、汤斌、熊锡履、李光地、陆陇其、张伯行等都受到礼遇,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御史,这些人著书立说,阐扬理学,成为思想界的学术权威和显要。
康熙皇帝宣扬理学,对巩固统治无疑起了作用,但社会在发展,学术也在发展,他企图用理学独霸思想界,终究是不可能的。
相关参考
浙东学派浙东学派,本起于南宋,是程朱理学的反对派,包括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他们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理学家空谈性命,更强调事功之学的重
理学大师朱熹儒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理学这种体系,理学家们认为伦理纲常是人的先天之性,而喜怒哀乐是后天的情欲,情欲是阻碍伦理纲常的东西,所以要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提倡忠孝仁义。南宋的朱熹就是宋代理学
白晋(JoachimBouvet),又作白进,字明远。年轻时即人耶稣会学校就读,接受了包括神学、语言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面教育,尤其对数学和物理学兴趣浓厚。于清康熙二十六年来到中国,是一位对于近代中
某大讲堂某教授讲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时,说她至今都弄不懂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何喜欢汉族文化。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早已回答了教授的疑惑:“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
·任美锷任美锷,地理学家、海洋学家、地理教育家。早期致力于地理学、海洋学研究,传授欧美新地理学思想,提倡“建设地理学”,坚持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发表的代表作如《钢铁工业区位的地理研究》、《地理研究
·李旭旦李旭旦,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地理学人才。他在学术上强调人地协调说和地理学的统一性,提倡区域研究及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提出白龙江是我国南北分界线
在大清国200多年历史中,有2.5位皇帝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一个是康熙皇帝,另一个是光绪皇帝,而最后的半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
一晃,清朝的剃头令已经颁布了200多年了。很多汉人都已经把剃头当成了习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跳了出来,要求废黜剃头,恢复汉人传统。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1851年,洪秀
阳明心学明初,程朱理学便作为正统儒学加以提倡,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朱熹的传注为准则,否则便被视为离经叛道,其结果造成了思想的僵化。到明中期,一部分学者文人感受到困境和压抑,起而寻求新的思想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明朝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在程朱理学衰退之时,开启了清朝思想界的新出路。 就顾炎武个人的思想而言,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