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英语水平,起码是专业八八八级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溥仪的英语水平,起码是专业八八八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溥仪的英语水平,起码是专业八八八级
在大清国200多年历史中,有2.5位皇帝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一个是康熙皇帝,另一个是光绪皇帝,而最后的半个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 [1] ,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末代皇帝溥仪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他绝对是清朝英语水平最牛的皇帝。1917年6月,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兵在北京拥护溥仪复辟。 这场闹剧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小皇帝溥仪的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国皇帝溥仪从港英政府中请来一位「 ”中国通”。此人名叫庄士敦,毕业于牛津大学,因为精通中文所以被英国派到了香港担任要职。 成为溥仪英文教师后,庄士敦在第一年教了溥仪最基础的英文。第二年就开始让溥仪读《伊索寓言》、《金河王》、《爱丽丝漫游记》以及许多英文的短篇故事和西洋历史。 庄士敦还会把中国的名著翻译成英文,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这种兴趣教学的方式让溥仪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的英文水平进步神速。最后溥仪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这放在现在绝对是大师级的水平。 因为就算是教授也没能力去翻译《四书五经》这种大作。幼年的英文学习,给溥仪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时隔20多年后,溥仪作为证人参加了东京审判,面对法官的英文质询,对答如流,不需要戴同声传译的耳机。 由此可见,溥仪的英文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当然这跟庄士敦这种兴趣教学的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这也是现在英语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溥仪虽然有着一流的英文水平,但是他在办户口的时候,登记员给他写得学历却是初中。 试问一个初中生能英译《四书五经》?能跟英国法官对答如流?如果光从英文这点来看,溥仪的学历起码是个博士。 但是这对溥仪来说又有何用?只是个名头而已,如果他能担任英语教师也许还能做出点贡献,但溥仪曾经的皇帝身份绝对不可能让他成为一个老师。 清朝皇子的培养方式无论他是否是昏君,他的文化水平不会低,在过去,清皇子早4点过就要去读书,中午有2小时休息,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中间皇帝还要过来抽查等等,1年只有1天休息。而且,为了让他们忆苦思甜,吃饭只吃五分饱,穿衣只穿七分暖,这都是规矩。相关参考
父亲节的《申报》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许多人都知道,这个“父亲节”和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的“母亲节”一样,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却鲜有人知晓,中国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父亲节。1945年8月,历
世界近代史··一八八六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19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工人斗争不断发生。进入80年代以后,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斗争。1886年5月1日,全国有30多
中国大陆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内地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中国台湾父亲节是8月8日。中国台湾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
其实很多网友都喜欢讨论溥仪的文化水平放到现在相当于是个什么文凭,有专家推测出溥仪的文凭很有可能是博士。毕竟溥仪是皇族出身,从小的教育肯定没的说,各种条件都是最好的,而且溥仪的英语也是从小就专门请外教教
1、开膛手杰克(1888)一八八八年八月七日,英国伦敦东区(EastEnd)爆发了白教堂(Whitechapel)血案,一名妓女惨遭利刃割破喉咙,全身刀伤共三十九处而亡。此后两个月内,东区继续发生多起
方飞,女,中国大陆新锐女演员,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颇具蔡少芬的气质,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英语专业,专业八级,随后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表演。20
方飞,女,中国大陆新锐女演员,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颇具蔡少芬的气质,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英语专业,专业八级,随后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表演。20
王凌波,湖南省宁乡县人,一八八八年生。祖居宁乡第八区王家大冲。父亲王恕轩曾在私塾教书,中年以行医为业,有田二十余亩。凌波兄妹五人,他最小。十三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送他就读于小金陀馆李藕苏先生门下a。同窗
着看你考哪了,根据那个学校往年的分数线来定,而且还要看你的英语和政治的水平,专业课的国家线一般不是很高更多追问追答追问那300分专业课的过线标准是不是相对而言不像政治和英语那样好估计?追答你所谓的过
生平简介崔涂[唐](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