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郑以伟生平简介?郑以伟历史评价?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郑以伟生平简介?郑以伟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郑以伟生平简介?郑以伟历史评价?

郑以伟

明朝阁臣中有一人叫郑以伟,极为有趣。一般来说,官至入阁为相者,都是读书甚多、学问渊博,而且已奋斗多年。郑以伟在入阁之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可奇怪,但有意思的是,他入阁之后,就是写不好票拟。票拟是明代内阁制完善后,先由内阁大臣阅读奏章,做出处理意见,再上交皇帝审阅,皇帝用朱笔做出批示后交有关部门执行,这其中的内阁上报处理意见用“小票”书写,故称为票拟。票拟内容,无非是以简短的语言表明对某事的处理意见,实在不是件太难的事情,也用不了太大的功夫,可郑以伟偏偏就在这小票上错误百出,这对一个内阁大臣来说确实难免让人称奇了。

郑以伟,字子器,上饶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后成为庶吉士,又授检讨之职,参与修订国史,几年以后,迁至詹事府中任少詹事。泰昌元年(1620),光宗朱常洛即位后,他官至礼部右侍郎。明光宗做了皇帝后,整天沉溺于酒色,弄垮了身体,一次得了痢疾,内医用药后腹泻不止,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光宗服用以后不久死去。这个短命的朱常洛死后,按明代制度要举行入庙大礼,把他归葬于先祖墓葬,这时,在大臣当中对光宗入葬何处发生了争执,太常少卿洪文衡主张入于玉芝宫中,其他人则反对洪文衡的说法,主张依惯例进行,入宪宗朱见深庙中,这是“国本之争”的一部分。所谓“国本之争”是这样,神宗朱翊钧的皇后没有生儿子,即没有嫡子,到万历十年(1582),恭妃王氏生下朱常洛,是为长子,此后四年,神宗的宠妃郑贵妃也生下一个儿子,即朱常洵,郑贵妃依恃神宗宠爱,企图夺取朱常洛的长子嗣位权。于是,围绕着由谁继承帝位,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等,根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坚持请求神宗早立朱常洛为皇太子,神宗因有意要立朱常洵,所以再三拖延,时间一长,满朝上下舆论哗然,有人指责宫闱从中作梗,也有人攻击执政者申时行、王锡爵等不敢秉公行事、据理力争,申时行迫于压力,只好辞官,而阁臣许国、王家屏因没有按神宗的心意行事,被斥出内阁归家。这个问题一直争了15年,直至万历二十九年,神宗才册立朱常洛为太子,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方宣告结束。封建社会名份观念的影响实为深远,朱常洛死后,便又有人为此大作文章,洪文衡坚持光宗入玉芝宫,与此也不无关系。郑以伟对此事持与洪文衡相反的态度,他对洪文衡进行了坚决反对,强调坚持按大明律条办事,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支持,最终以胜利告终。他为此赢得朝臣的尊敬,不久,在众官一起推荐下,郑以伟以左侍郎身份负责协理詹事府。

天启四年(1624),熹宗皇帝朱由校在位,郑以伟常被召入宫中讲筵,有一次不慎因言语触怒了魏忠贤,这时的魏忠贤正势力强劲,无人敢与之抗衡,郑以伟知道自己必受他的报复,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便请求皇帝放归,熹宗顺从魏忠贤,魏忠贤也想眼不见为净,就让郑以伟离职回家了。

熹宗死后,没有子嗣继位,皇位由弟弟朱由检继承,即明思宗,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为挽救危局,努力刷新政治,贬谪魏忠贤于凤阳,魏忠贤死于途中,然后其它党羽逐一清除。铲除阉党同时,崇祯重新选拔人才,大批熹宗年间遭贬、东林党争中受打击的人纷纷被重新起用。郑以伟于崇祯二年(1629)被召入京城,任礼部尚书,崇祯五年(1632),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一起入阁为相。

郑以伟幼年从学,读书很多,而且每读一书过目不忘,后又多年致力于编修史书,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入阁后,偏偏让小小的一纸小票弄得狼狈不堪。他常常在票拟中出现错误。一次,奏章中有“何况”二字,本是一个虚词,他却做为人名写入票拟,皇帝莫名其妙,再次查对才知是他搞错,真是哭笑不得,命他改过,他才明白出了大错。对此,郑以伟本人也一筹莫展,努力改正,但效果仍不明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读书万卷,博通古今,却面对几行字窘态常出,以致让别人看不起”。

屡屡出错,郑以伟也有自知之明,多次请求辞官归居,皇帝颇为大度,一直没有准许,郑以伟得以安居高位,直到死去。崇祯皇帝对他的死深表痛惜,赠太子太保,又因他居高位多年,仍清贫如洗,乃赐谥号“文恪”。

相关参考

明朝 刘忠生平简介?刘忠历史评价?

刘忠在明朝的21个皇帝中,浪荡无为的昏君要数武宗朱厚照了。武宗不理朝政,亲近佞幸,朝政黑暗,但有一人处于昏世,却以持正不阿著称于史籍,他就是当朝宰相刘忠。刘忠字司直,家居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是当地

明朝 马自强生平简介?马自强历史评价?

马自强马自强,字体乾,号乾庵。同州(今陕西大荔)人,明嘉靖(世宗朱厚熜)三十二年(1554)中进士,同科进士还有以后比较著名的张四维、李如松等。马自强所处时代正是明朝中期。此时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初期那

明朝 张位生平简介?张位历史评价?

张位一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改庶吉士,按明朝惯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参与修纂《世宗实录》。明太祖朱元璋时,曾设起居注给事中,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不久就取消

明朝 许国生平简介?许国历史评价?

许国万历十一年(1583),对于万历朝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神宗皇帝先是逐走了冯保,接着又追夺了死后不到一年的张居正的官阶、荣衔,真正地控制了朝中大权,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皇帝。从此,神宗

明朝 王鏊生平简介?王鏊历史评价?

王鏊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他的父亲王琬,是光化县的知县。按明朝制度,七品官以上的子弟可直接进入国学读书,称为荫监生。所以王鏊自幼随父在国

明朝 温体仁生平简介?温体仁历史评价?

温体仁明朝末年,整个大明帝国犹如残阳夕下,一片零落景象。整个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朝廷内党派纷争,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文武群臣口头上讲的是忠心为国,实际关心的只是个人、小团体利益。人人都会高谈阔论,似乎才华

明朝 吴甡生平简介?吴甡历史评价?

吴甡明朝末年宰辅中有诸多热血之士,他们为人友善,嫉恶如仇,颇有匡扶社稷的气魄与胆识。但是,由于受社会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明末大厦将倾的形势下,却只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这其中便有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吴

明朝 赵志皋生平简介?赵志皋历史评价?

赵志皋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嘉靖三年(1524),卒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授编修。万历初年,进侍读。万历五年(1578)九月二十五日,时任内阁首

明朝 刘宇生平简介?刘宇历史评价?

刘宇明代宰臣数以百计,是不是宰臣都是有深谋远略、治国之才的贤能君子呢?非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靠阴谋诡计,玩弄权术爬上了宰臣的宝座,也有一部分人是以奸诈、收买而“荣登宰府之位”的,其中刘宇便是个代表。刘

明朝 谢迁生平简介?谢迁历史评价?

谢迁谢迁,字于乔,号木斋,余姚(今属浙江)人。余姚北滨杭州湾,姚江逶迤而过,风光秀美,文化兴盛,名士辈出。谢迁聪明伶俐,博闻强记。成化十年(1474)八月,他参加浙江乡试,一举夺得第一。翌年二月,赶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