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袁炜生平简介?袁炜历史评价?
Posted 礼部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袁炜生平简介?袁炜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袁炜生平简介?袁炜历史评价?
袁炜
袁炜,字懋中,浙江慈谿人。嘉靖十七年(1538),袁炜到京师参加中央主持的科举考试会试,考中第一名。考中会试者称贡士,头名称会元。会试的次日,袁炜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殿试,考中第三名。考中殿试者称进士,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各若干名。殿试发榜后,一甲进士三人直接授翰林院官职,袁炜由于名列第三名(探花),便被授以编修官。袁炜性情豪放不羁,被御史包孝弹劾,皇帝宽恕他无罪。袁炜由编修升为侍读,侍读是翰林院掌讲读经史的官职,品秩正六品。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袁炜入直西苑,服侍皇上修玄,撰写青词。青词是道家在斋醮时用殊笔写在青藤纸上的祈祷词。袁炜在入直西苑的侍臣中,是善于制作青词人之一,他撰写的青词最称皇上心意。嘉靖三十五年(1556),内阁大臣推举在翰林院任编修官的全元立到南京翰林院任长官翰林学士,而皇上特降旨任用袁炜。袁炜上奏疏辞谢,表示愿意仍以原官入直西苑,为皇上供奉青词。皇上非常高兴,立即擢升袁炜为侍讲学士。侍讲学士是翰林院副长官,掌管讲读经史之事,品秩为从五品。刚过了两个月,世宗又手写诏书拜袁炜为礼部右侍郎。礼部是负责国家礼仪、教化等方面事务的机构,右侍郎是礼部副长官,正三品。嘉靖三十六年,世宗给袁炜加官太子宾客兼学士,还赐给他一套一品官服。嘉靖三十九年(1560),皇上以袁炜供奉青词有功,又给他加俸二等,不久进为礼部左侍郎。嘉靖四十年,袁炜调至总领选官之事的吏部任左侍郎,兼官供奉青词还像以前一样。过了几个月,袁炜被提升为礼部长官礼部尚书(正二品),还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仍然入直西苑,供撰写青词。袁炜入直西苑后,靠为皇上撰写青词六年中连升宫保(太子少保)、尚书(礼部尚书),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袁炜任礼部尚书以前,即嘉靖四十年的二月十五日,日食微弱出现,袁炜说这种情况不必救护(即伐鼓救日的祭祀活动)。礼部尚书吴山不听从袁炜的建议,遭到谴责离去。皇上听了袁炜的话认为有理,便命袁炜代替吴山任礼部尚书。到了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又出现了日食。观察天象的官吏说,日食出现的范围很少,只有一分多点,按例不必救护。袁炜已摸透皇上的心思,便上疏说: “陛下敬天如敬父,敬日如敬兄,日食月食都消退,整个天空都很明亮。所以太阳照耀着大地,万象更新,日食只出现一分多点,和没有日食一样。臣等不胜欣喜。”皇上看了袁炜的奏疏更加高兴。这一年的十一月,世宗诏命袁炜晋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袁炜累加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原谨身殿)。嘉靖四十四年(1565),袁炜病得很重,请假归乡养病,在途中死去,时年58岁。世宗给他加官少师,赐谥号“文荣”。
袁炜才思敏捷。在入直西苑时,皇上半夜出题命他写青词,他提笔便成。世宗迷信道教以后,便把出现在自然界中的一些偶然和变异现象,如白兔、白龟、甘露、并蒂瓜等,均认为是上天所赐的“福瑞”和“吉兆”。因此,只要有人进献,除了将所献之物送到太庙供奉以外,还要重赏所献之人。一些阿谀逢迎希图进用的小人,投世宗所好进献祥瑞。袁炜便及时撰写青词为皇上歌功颂德,祝皇上长生不老。今存袁炜的青词中有一幅对联: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试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世宗喜爱猫,宫中有一只狮子猫,毛卷曲呈淡青色,双眉洁白如玉,世宗封他为“虬龙”。一日, “虬龙”突然死了,世宗在悲痛惋惜之余,为它制造金棺,葬在万寿山山坡上,并命令在西苑值班的侍臣,为“虬龙”焚香祈祷,写出祈祷词。这个题目一出,在值诸侍臣都以题窘不能发挥。只有袁炜不犯愁,在祭词中写出“化狮为龙”一语,皇上特别高兴。袁炜所撰写的青词多是这类阿谀逢迎之词。所以皇上特别赏识他,对他的恩惠宠信有增无减,其他大臣都比不上。
从嘉靖年间的中期开始,皇上专门从事修玄,整天焚香祈祷,以求长生不死。那些侍奉皇上的大臣纷纷向皇上供奉青词,写得符合皇上心意的,立即得到提拔,最终进入内阁。当时称李春芳、严讷、郭朴和袁炜是“青词宰相”,因为他们都是以善于撰写青词进入内阁的。他们当中,袁炜撰写的青词最受皇上赏识,他本人也极受皇上宠爱,所以在内阁中,袁炜的气势直压首辅徐阶。袁炜曾和徐阶共同担任编撰《承天大志》的总裁官,具体负责编撰的各大学士把稿子送上后,袁炜就给改了个面目全非,而没让徐阶阅稿。各大学士对袁炜的做法很不满意,要找他理论一番,徐阶却说让他改去吧。袁炜死了后,徐阶也把稿子改得一塌糊涂。袁炜平素自负文才高,看到别人写的文章,稍有点不如意便肆意加以毁谤、谴责。曾在他门下学习的门生们,遭受他的辱骂、责备更厉害,所以人们都怕他而且厌恶他。
相关参考
少年得志袁炜从十岁开始专习八股文,读书过目则成诵。17岁补县学生,熟读经史,以博雅称冠一时。嘉靖十六年(1537年),他参加乡试,获得第二名。第二年,夺得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时,内阁最初拟定陆师道为状
袁炜字懋中、号元峰,因撰写青词得宠,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右侍郎、少保、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袁文荣公集》等作品。公元1565年,袁炜逝世,时年58岁,追赠少师,谥号文荣。那么,袁炜都有什么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出了个大奸臣,此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内阁首辅严嵩。他由于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宠信,贪鄙骄横,专权擅政,残害忠良,为害国家20余年,制造了大量的冤案。一严嵩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
刘忠在明朝的21个皇帝中,浪荡无为的昏君要数武宗朱厚照了。武宗不理朝政,亲近佞幸,朝政黑暗,但有一人处于昏世,却以持正不阿著称于史籍,他就是当朝宰相刘忠。刘忠字司直,家居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是当地
马自强马自强,字体乾,号乾庵。同州(今陕西大荔)人,明嘉靖(世宗朱厚熜)三十二年(1554)中进士,同科进士还有以后比较著名的张四维、李如松等。马自强所处时代正是明朝中期。此时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初期那
张位一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改庶吉士,按明朝惯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参与修纂《世宗实录》。明太祖朱元璋时,曾设起居注给事中,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不久就取消
许国万历十一年(1583),对于万历朝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神宗皇帝先是逐走了冯保,接着又追夺了死后不到一年的张居正的官阶、荣衔,真正地控制了朝中大权,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皇帝。从此,神宗
王鏊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他的父亲王琬,是光化县的知县。按明朝制度,七品官以上的子弟可直接进入国学读书,称为荫监生。所以王鏊自幼随父在国
温体仁明朝末年,整个大明帝国犹如残阳夕下,一片零落景象。整个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朝廷内党派纷争,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文武群臣口头上讲的是忠心为国,实际关心的只是个人、小团体利益。人人都会高谈阔论,似乎才华
吴甡明朝末年宰辅中有诸多热血之士,他们为人友善,嫉恶如仇,颇有匡扶社稷的气魄与胆识。但是,由于受社会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明末大厦将倾的形势下,却只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这其中便有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