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郭晓棠人物传,郭晓棠生平事迹,郭晓棠评价

Posted

篇首语: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郭晓棠人物传,郭晓棠生平事迹,郭晓棠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郭晓棠人物传,郭晓棠生平事迹,郭晓棠评价

郭晓棠是河南省马列主义理论和教育战线上的老战士,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在抗日战争中,历任中共豫晋边工委宣传部长,中共豫西工委书记,中共豫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代理省委书记。全国解放以后,他先后任河南大学文教学院副院长,开封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等职务。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就被诬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遭受残酷迫害。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一日含冤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一九○四年四月十七日 (农历三月初八) ,郭晓棠出生在沁阳县紫陵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由于他的父辈勤俭苦做,兼营副业,经济比较富裕,全力支持他读书,因此,他得以从私塾一直读到大学。他的青少年时代,受其远房伯父郭振邦的影响最大。这位清末秀才对新学旧学都有相当根基,富有民主自由思想,在陵紫一带颇有名望。郭晓棠随伯父学习,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学业成绩连续名列第一,乡人称为“紫陵三才”之一。一九二四年,他来到当时河南的文化中心开封,以优异成绩被省立一中、省立一师和中州大学附中三所学校同时录取。高等学府宏大的读书馆、阅览室及其丰富的藏书,吸引了年轻的郭晓棠,他决定进入中州大学附中。

在他的中学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起,中国的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在读书馆和阅览室阅读中外杂志的过程中,他如饥似渴,兼收并蓄。当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的著述,《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对他都有影响。在文学方面,他曾发起了关于《诗经·邶风静女篇》问题的论争,他的文章发表在鲁迅主编的《语丝》上,后来被刘太白收进《白屋师说》一书,顾颉刚又收入《古史辨》第三册。他还和沁阳旅汴、旅京同乡同学成立微光社,出版《微光周刊》。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他开始接触到了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逝世。他积极参加开封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及会后举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示威游行。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群众性的政治活动,精神极为振奋。同年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他又参加开封各校的罢课活动,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暴行。

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以浩大声势由广东革命根据地向北发展,给河南人民极大鼓舞。这年底,学校提前放假。郭晓棠回家自修,在家乡组织进步青年成立谔声社和三五学社,对本乡的土豪劣绅展开尖锐的斗争,揭露其罪恶行径,土豪们被迫低头。三个月后,他离开沁阳,重返开封,到中州大学 (一九三○年改为河南大学) 攻读历史。在此其间,他逐步认识到国民党背弃孙中山革命三民主义的面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轻易占领东北三省,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潮。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张默君 (女) 在南京一次群众大会上愤激地说:“中国不亡于清政府,不亡于北伐军,而将亡于国民党之手! ”这使郭晓棠极为震动。与此同时,报载江西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主张对日宣战,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恰成鲜明对照,他由此产生了新的希望,认定共产党、红军是救中国的真正力量,从而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当河南大学全体师生代表组成反日救国委员会时,他被推选为主席。开封全市举行群众大会,游行示威,他奋笔疾书《为反日救国告全国劳苦大众书》,呼吁抗日救国,斥责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一九三二年二月,济源县党组织介绍他与地下党负责人扬斯萍会晤。同年四月,经杨斯萍介绍,郭晓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郭晓棠入党后,积极从事地下斗争。他除散发宣传品、为红军募捐之外,还团结各校进步青年成立开封新兴教育社,并为该社起草简章,发表宣言。一九三二年六月,地下省委负责人杨斯萍,派他回沁阳组织革命武装,准备创立新苏区,以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红军的进攻。他到沁阳城后,领导城郊农民到县政府进行说理斗争,迫使县政府将贪官田某撤职,并为农民争得城壕地的“永佃权” 。接着,他又到紫陵镇找郭大佛、郭舜人、任建章等,传达上级党的指示,准备武装暴动。他们以紫陵小学暑假读书会为掩护,集合几十名学生秘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八月二十日,他依照约定时间地点到郑州向上级党汇报工作,得知省委机关已破坏,杨斯萍等人被捕。接着,开封当局大肆逮捕共产党人,郭晓棠的原住处被查抄。于是,他削发易服,逃出开封,隐藏于住许昌的一个表叔家,九月又流亡到北平,与组织失去联系。

流亡北京期间,郭晓棠生活艰难,给别人当家庭教师。但不忘找寻党的组织,不忘学习,利用住在沙滩公寓的条件,就近跑到北大听课,潜心研究革命理论,认真读完了 《国家与革命》、《二月至十月》 、《列宁主义概论》等著作,政治思想得到更大提高。

一九三三年六月,郭晓棠应王拱璧邀请,到南阳嵩山公学任副校长兼教员。从此后,他以教员为职业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到处撒播革命的种子,先后在南阳嵩山公学、新蔡今是中学、杞县大同中学、临汝汝阳中学、开封中山中学、许昌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等处任教。在国文教学中,他精心挑选五四以来的重要的有历史价值的文章,联系当时政治斗争的实际进行讲解,向学生灌输社会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革命理论,启发革命思想,深受学生欢迎。在他的帮助下,不少学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贡献。他的学生们至今仍深深地怀念着他。穆青说: “郭晓棠是我走向革命的第一个启蒙老师。”郭淑贞说: “郭晓棠同志是我政治上的引路人,是我敬爱的一位老党员,老干部。”

郭晓棠虽然生活飘泊无定,同上级党未能接上关系,但他始终坚持战斗,努力冲破黑暗,摸索前进。他在努力寻找组织关系的同时,竭力帮助沁阳、济源地方党的工作。他利用暑假到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工作,不但保存和恢复了豫晋边一带革命组织,还开辟了许多新的工作领域,成立了临时性的豫晋边党委。一九三五年下半年,他到许昌女子师范教书。在此期间,他把苏联海参崴出的《拥护新文字报》上用拉丁化新文字刊登的《八一宣言》翻译成汉文印制成册,散发到群众中去,对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思想起了很大作用。这在河南来说是第一次见到的《八一宣言》。十二月下旬,他和灞陵中学教师郭洁民等一起组织发动了许昌响应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游行示威。

“一二·九”运动后,通过灞陵中学教员王定南去北京同党的北方局联系。北方局派沈东平随王定南到许昌领导党的工作。直到这时,郭晓棠才与上级组织正式恢复联系。沈到许昌先与郭晓棠见面,由郭汇报工作情况,介绍了当时几个同情分子的政治表现等,后立即成立党支部,沈东平、王定南、郭晓棠、郭洁民、陈秀琴、路延岭、粟元恒七人组成,沈为支部书记。

一九三六年一月,郭晓棠同沈东平一起到沁济一带巡视工作,与豫晋边工委正式恢复了党的关系。但因郭在许昌受到反动分子的注意,不能久留,遂于同年春转移到北平。到北平后,他努力学习,以金秋笔名,撰写时事论文,利用自由主义派杂志《自由评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同年夏,北方局特科负责人刘子厚派他返回河南工作。于是他由北京返回许昌,参加省工委领导工作。按照省委指示,他先到郑州建立起党的郑属工作委员会(包括郑州、信阳、密县等地) ,又到开封建立党的组织,由杨伯笙、朱华、赵玉亭、李仲英等组成支部,杨为支部书记。郭离开后,这些组织即由沈东平、刘子久负责领导。

一九三六年秋,郭晓棠应洛阳复旦中学之邀,到该校任史地教员。他到洛阳后,在豫西这块没有建立过党组织的荒园之地,开拓党的工作。

在洛阳,郭晓棠通过洛阳中学校长周筱沛的一次宴会,认识了包括吴芝圃 (纯甫) 、郝得青和曲乃生在内的许多进步教师。他们一见如故,常聚在一起,谈抗日救亡问题。郭晓棠建议,建立由复旦、洛阳两校进步教师参加的国防教育社,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大家一致同意,并推郭晓棠、吴芝圃、郝德青负责领导。经过多次集合和倾心交谈,郭晓棠得知吴芝圃、曲乃生都是失去组识关系的共产党员,便很快给他们恢复了党籍。国防教育社的其他成员后来绝大部分都加入了共产党。为了讯速的打开豫西党的工作局面,同年十月成立了豫西工委,由郭晓棠任书记、吴芝圃任组织委员。一九三七年一月,郭晓棠又到偃师中学任教,开展偃师的建党工作; 曲乃生也以洛宁中学校长职业为掩护,到洛宁开辟工作。经过努力,半年时间开辟了三个县的工作,发展了一批党员,培养了一批干部,成立了洛阳、偃师、洛宁三个县委。郭晓棠担任偃师县委书记,又相继在全县建立了三四个区委,在偃师中学教师、学生中分别成立了党的支部。到年底,偃师全县已有二百多名党员,一九三八年底达八九百名,一九三九年春近千名,成为河南省党员最多的一个县。

一九三七年八月,省委决定将豫西工委改为豫西特委,吴芝圃任书记,郭晓棠任组织部部长,领导创办党刊《战旗》旬刊。每一期《战旗》上,他都以祥庭、祥天笔名撰文,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党的工作。次年,他改任宣传部部长,主持特委机关报《前锋报》,在各阶层群众中广泛宣传我党主张。他又积极筹办《行都日报》,这家报纸的主要社论和重要文章都是他亲自撰写成亲笔修改的。

一九三八年底,刘少奇化名 “胡服”来河南,利用渑池八路军兵站做掩护,召开豫西地区县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和决议。郭晓棠参加了会议。根据刘少奇的指示,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刘子久任书记,郭晓棠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并负责举办省委党训班,训练党员干部。此时,豫西党的工作由抗战初期的大发展,转入巩固组织的阶段。党训班第一期开学时,他亲自讲课,还请刘少奇为学员作了两个报告: 《中共党史报告》和《论共产党员修养》。《论共产党员修养》由郭晓棠笔录整理,在省委党刊《前锋报》首次发表。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对内加紧反共活动,豫西的政治形势急剧逆转,党的活动十分困难。省委决定除省委书记刘子久仍留在洛阳以外,省委机关以郭晓棠为核心,迁到洛阳乡下大屯村,进行党的秘密工作。郭晓棠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七十队义务队员的身份为掩护,到各地、县委视察工作。一九三五年冬,豫西、豫南两省委合并为河南省委,刘子久任省委书记,郭晓棠任宣传部长。一九四○年四月,刘子久去延安,郭晓棠代理省委书记,主持豫西党的工作。后来,张维桢任省委书记,他仍任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

在开辟豫西党的工作期间,郭晓棠不畏艰险,谨慎大胆,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战斗在第一线。有一天夜里,他正在伏案写作,突然大口大口地吐起血来,肺病发作。尽管如此,他照样坚持工作。由于他和省委其他领导成员的努力,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两次反共高潮中,豫西党组织虽遭破坏,但党内的各级主要领导骨干,基本上保存下来,而且向豫东、华北、鄂中等敌后输送了大批党员骨干,还向延安输送了不少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

由于斗争形势日益紧张,一九四一年三月,党中央指示河南干部向陕甘宁边区撤退。郭晓棠于六月二十日动身,随省委机关于七月初到达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此后,他担任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分别向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统战部汇报了河南的工作情况。为了总结和研究白区工作,经陈云提议,在中央政治局下设了白区与统战工作小组委员会,郭晓棠是小组委员会三名成员之一。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篇《关于大后方反顽固派斗争的经验》,对白区斗争进行了总结。

一九四三年春天,郭晓棠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在延安期间,郭晓棠因对共产国际解散后各国党的方针、路线问题发表了看法,遭到一些人的非难。在“抢救运动”中,又遭到了康生的迫害,被诬为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河南“红旗党”成员。一次会议上,康生竟狠狠地打了郭晓棠一耳光,把他的眼镜打落老远,接着又停止了他的组织生活。郭晓棠一方面坚持原则,驳斥诬陷,不断向上申诉,从没屈服; 另一方面,继续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抗战胜利后,中央派郭晓棠去东北工作,中途滞留晋察冀边区张家口数月。一九四六年六月,党改派他到华北联合大学从事马列主义教学工作。在华北联大,他先后讲授马列主义基础、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程,并写了 《中国社会发展史论纲》和《近代中国社会史简论》 两本小册子。

一九四九年秋,郭晓棠奉调回河南工作。

一九五○年,经中央组织部审查,刘少奇、任弼时批准,恢复了郭晓棠的组织生活,决定他的党龄从一九三二年入党时算起。接着,他被调到河南大学任文教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后任河南大学教务长,开封师院副院长等职。此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学校的任务由培训革命干部转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材,干部、教师对新的任务一时难以适应。郭晓棠不畏困难,带领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研究实际问题,很快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一系列规章制度。

一九五六年,在中共河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省委委员,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接着又担任省委机关刊物《中州评论》副主编,还被选为河南省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常务委员。一九六一年,郭晓棠调任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一九六四年当选为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郭晓棠专门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前后近十年之久,从事大学工作约十五年,发表了大量的著述。现在找到的他的主要著作约有十余种,如《社会发展史纲要》、《资本主义社会史论》、《社会主义社会史论》、《中国社会发展史论纲》、《近代中国社会史简论》、《中国革命的历史道路》、《历史主义还是反历史主义》、《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关于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共产主义同盟与共产党宣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讲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讲义》、《〈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简注》 等等。

郭晓棠生活俭朴,唯一的嗜好就是好看书、买书、藏书。他一生虽然屡遭诬陷,迭逢逆境,职务忽升忽降,但他始终以党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地位的高低和个人荣辱得失,始终坚持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一九六四年,他还积极支持爱人齐欣把日常生活中节约下来的一千二百元钱,支援林县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共河南省委在郑州为郭晓棠郑重地举行追悼大会。一九八三年在中央为 “红旗党”假案平反后,省委专门发出一六六号文件。至此,郭晓棠多年冤案终得彻底平反昭雪。

作者附记: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是郭晓棠的《自传》、《自述》、《回忆录》;齐欣整理的《郭晓棠同志传略》,以及中共河南省委档案局、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编纂委员会、中共沁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保存的有关郭晓棠的资料。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那片星空那片海周不言是谁演的_周不言扮演者郭晓婷个人资料,那片星空那片海周不言是谁演的_周不言扮演者郭晓婷个人资料

  那片星空那片海周不言是谁演的_周不言扮演者郭晓婷个人资料  郭晓婷个人资料  郭晓婷,1993年1月2日生于上海市长宁区,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女演员。  1999年参演《真情告白》。2005年

历史郭晓琳

飞女正传的郭晓琳朱慧敏个人档案英文名:QueenieChu出生日期:1981年4月22日昵称/花名:Queen学历:大学毕业籍贯:广东顺德身高:173(左右)体重:118lb.三围:331/2"-25

历史上的五九档案

1.电视剧生死档案里面的五九档案里面是什么内容乔振宇《生死档案》主演员表:乔振宇安以轩巫刚郭晓婷马仑王伟王品一屈刚周翔司源《生死档案》剧情简介:1945年,游学归来的刑侦专家程慈航,在码头遭遇险情,多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