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茅学勤人物传,茅学勤生平事迹,茅学勤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茅学勤人物传,茅学勤生平事迹,茅学勤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茅学勤人物传,茅学勤生平事迹,茅学勤评价
茅学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苏农民暴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江阴县委书记、京沪特委、淞浦特委军委书记等职。一九二九年二月六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在江阴君山南麓。
(一)
一九○○年,茅学勤生于江阴后塍学田圩 (现属沙洲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第一工业学校,一九二三年弃学回乡,创办学田圩小学,并在那里任教。当地贫苦农民每年青黄不接之际,断粮的十有七八; 而顾山的周水平①因倡议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七日被地主豪绅勾结军阀政府砍头示众。这一切使茅学勤非常愤慨。是年春,茅学勤的好友孙逊群 (中共江阴独支书记,公开身分是小学教员) ,在沙洲秘密从事农民运动,以“请求救济灾荒”为名,要求地主豪绅将积谷发赈。茅学勤接受了共产党组织农民闹革命的主张,积极参加活动,并以妻子的干爹大地主朱孔阳家作为第一个目标。他亲自带领一百多个农民上朱孔阳家“吃大户”,开仓分粮①。这一举动,在沙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要吃大户”,成为沙洲农民联合起来,向地主豪绅作斗争的有力口号。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北伐军进抵江阴城,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孙逊群担任委员长。为推进革命的群众运动,县农协在东门的励实中学举办农民运动训练班。茅学勤作为东北乡的代表和朱松寿等四五十名农运骨干参加了学习。孙逊群(曾在广州参加过毛泽东亲自举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和陈叔璇 (曾在上海参加过江苏省农民运动讲习班学习)两位共产党员,向学员们介绍澎湃在广东海陆丰搞农民运动的经验和全国各地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讲解有关农民运动的理论。使茅学勤提高了觉悟,开拓了眼界。
农训班结束后,茅学勤回到后塍,立即着手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工农纠察队,号召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后塍街上的大恶霸地主吴幼琴见势不妙,偷偷溜进城里。茅学勤发动群众用竹、纸扎了吴幼琴和他的走狗、恶讼师俞道聘的模拟像,放在纸棺材里,抬着游街。并封了吴幼琴家的门,农民群众个个拍手称快。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来,江阴一片白色恐怖。孙逊群转移无锡。茅学勤被吴幼琴、俞道聘勾结官府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还设法书示另一被捕的农运骨干“既来之,则安之”①。敌人无计可施,九月间只得以“证据不足”将他释放。
茅学勤的无罪释放,又一次使吴幼琴大起恐慌。假惺惺的提出愿意给茅学勤“烧路头”②,茅学勤不屑一顾。此时,中共江苏临时省委派省委委员、省委特派员钱振标为江阴县委书记。钱振标是国共合作时期江阴国民党的创始人,在江阴群众中很有影响,回江阴组织秋收起义对茅学勤鼓舞很大。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跟党走。不久,经钱振标介绍,茅学勤加入了共产党。
(二)
中共江阴县委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组织秋收暴劫,到茅学勤家以吃“路头酒”③为名,邀集各地农运骨干,作了周密研究,决定由钱振标(化名高大鹏)担任农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茅学勤 (化名王天民) 为副司令;同时成立革命委员会,茅学勤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 选定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后塍镇,作为江阴首次暴动的地点。
后塍离城二十余公里,是东北乡的咽喉要冲,国民党江阴公安局第三分局,就设在后塍的法水庵,有警察十余名。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深夜十二时,一百五十余各手持大刀长矛的农民武装在后塍镇的通兴桥集合,钱振标、茅学勤挥枪当先,率领担任主攻的农民武装包围了法水庵。暴动农民逼近门口,岗哨鸣笛告警。茅学勤佯称有事找局长,机智地解除了岗哨的武装①,暴动农民呐喊着一涌而进。砍伤了两名从梦中惊醒妄图反抗的警察,缴获了八支毛瑟枪和八十多发子弹。接着,乘胜攻入“禁烟检验所”,夺得一支毛瑟枪。愤怒的农民高呼“打倒土豪劣绅”口号,冲进俞道聘家,发现俞已逃跑,就将搜出的田契、债据、租簿连同房子点上熊熊烈火。当茅学勤知道房内还有俞家的一个两岁小孩时,就说: “孩子没有罪! ”派人把孩子抢了出来②。后塍暴动首战告捷,反动政府一片慌乱。翌日凌晨,国民党江阴县公安局长张品泉率部会同驻澄十三军一师的两个连武装赶到后塍,但农民武装早已转移。敌人知道茅学勤是暴动首要分子,就焚烧了他家十四间瓦房,没收全部土地,并逮捕了他的父母及哥哥茅学友。
十二月二十日,县公安局巡缉队根据密探的报告,在东乡抓到了朱松寿、张老四和茅学勤的弟弟茅学思等三位农民暴动的骨干,晚上关押在后塍公安分局附近的电灯厂。茅学勤等人连夜调集三千多农民武装于次日凌晨三时许,包围了法水庵和电灯厂,举火为号,两路一齐进攻。农暴战士使用缴获的枪枝,加上土炸弹的轰隆声和火油箱内点燃的鞭炮声,吓得敌人心惊胆颤,龟缩在法水庵固守待援。茅学勤乘机组织力量救出关押在电灯厂的朱松寿等三位战友,处死了两名密探。这次战斗,打死警察六人,缴获毛瑟枪三支,天亮时胜利撤退。
一九二八年一月上旬,在农民暴动接连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江阴县委于周庄耿家住基召开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茅学勤与蒋云、朱松寿等被选进了新的县委领导机构,蒋云任书记,茅学勤任军事委员; 同时成立江阴红军,茅学勤担任第一师师长①,下设四路支队。接着,茅学勤等领导了一月中、下旬的后塍西五节桥、善政桥和顾山周东庄等地暴动,严惩了土豪劣绅; 二月三日晚有七百余人参加的东乡杨舍镇暴动,缴获了一部分枪枝弹药;三月二十一日晚有三千余人参加的南乡峭岐镇暴动,将大地主家的粮食、纱布、现钞等没收,分给了贫苦农民。在暴动中张贴了红军司令部的布告,提出“苏维埃政府万岁”等口号。
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惊呼江阴“自前三次后塍暴动后……逆胆日大、遂愈猖獗”②。遂加紧了“清剿”活动。三月三十日上午,后塍公安分局配合县警队在华墅、周庄等地兜捕农民二十多人。中共江阴县委命令由茅学勤率部在砂山拦劫,营救未成,决定在傍晚调集东南乡、东北乡农民三千余人,回扑后塍公安分局,发动了第四次后塍暴动。后塍公安分局二十名军警凭借已经加固的工事拚命顽抗,茅学勤指挥农民战士奋力强攻。突然,江阴县公安局长张品泉率领援军六十余人赶到,配有手提机枪、小炮等火力,从后面包抄农军。农军战士腹背受敌,血战持续到次日凌晨。在巷战中击毙了敌公安分局局长及军警十余人,我亦牺牲五十余人。终因敌人不断增援,敌我力量悬殊,茅学勤指挥农民武装撤出重围,向长江边转移。
为了歼灭江阴革命武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严令三十二军三师一团第一营及省驻无锡水上公安队、驻苏州游巡队共四个连的兵力,分乘十七艘船赴澄,与江阴公安局、水陆军警联防处的军警,联合对农暴区域实行重兵“兜剿”。各地地主豪绅的商团、民团也伺机而动,白色恐怖日益加剧,光是沙洲一地就捕杀参加暴动的农民二百余人,三百○六家农民的房屋被焚烧,被迫逃亡在外约二千余人。此时茅学勤等仍坚持就地与敌人周旋,不肯远避。农民们涕泪俱下劝说道: “倘若你们一齐牺牲完了,那么,我们就没有希望了,还是避一避吧! ”而茅学勤、朱松寿等坚持不离开农暴区域,继续指挥斗争①。此后,茅学勤凭着机智、勇敢和群众掩护,多次化险为夷。一天,在东乡的一座桥旁,他和商团遭遇。面对敌人优势兵力,他凛然站立桥上,高声喊话: “不要伤了穷兄弟们的和气,不愿为土豪劣绅卖命的,请让开路! ”说完,为了表示诚意,将手中双枪朝天把子弹打光。那些团丁多是被迫当差的店员职工,知道“双枪将”茅学勤的威名,默默地让了道②。又一天清晨,敌人突然包围了茅学勤住宿的村庄。他闻讯后立刻改装,手提粪筐迎着敌人,一路拾野粪,从容走出重围③。还有一次,他在大批敌人追赶下无法脱身,便急中生智,跑到一户贫苦人家中,对一位小姑娘说明情况,下了门板,自己脸上盖着钱纸,直挺挺地躺着装成死人,当敌人冲来时,看到这家小姑娘悲戚地痛哭刚死去的“亲爹”,自认晦气地匆匆走了④。
(三)
在江阴农民暴动遭到严重挫折的困难条件下,茅学勤遵照省委指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团结组织力量,继续有力地打击敌人。四月七日晚,他以红军的名义邀请十多名小学校长和教师,于沙洲九思街小学召开会议。会上,他揭露了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驳斥了敌人的无耻谰言,宣传了我党的政策主张,号召大家站到工农革命方面来①。接着,茅学勤、陈叔璇与无锡的严朴、杭果人,常熟的徐衡伯、石楚才等三县党和军事领导人在常熟虞山联珠洞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武装斗争的相互配合问题,发动了三县交界处黄草荡的农民武装起义,后由茅学勤领导了锡澄交界处八士桥、西阳桥的鸟鹊堂等地惩办土豪劣绅的斗争②。
四月中旬,茅学勤奉命转移到靖江开辟工作(靖江党的工作归江阴县委兼管) 。到靖江后,他立即和当地的共产党员蒋润芳等结合起来,从东起丹华港,西到广陵镇沿界河一带建立党的组织,发展游击队,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为配合中共江苏省委农委书记王若飞在如皋、泰兴领导的“红五月起义”,茅学勤于五月一日率领红军游击队一度攻入靖江的季家市、西来庵,点燃了靖江北乡农民暴动的烈火。
正当国民党江阴县政府宣称“匪患已靖”、靖江县政府频频告急的时候,茅学勤又秘密回到江阴西乡,在江苏省委特派员的指导下,六月八日主持召开了中共江阴县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江阴县执行委员会。茅学勤为县委书记,下设军事、农民、财政三个委员会以及工人部①。会议总结了历次农民暴动的经验教训,制订了今后的工作方针。不久,县委在东乡召开红军会议,决定严明组织纪律,加强军事训练,同时遴选八十名红军成立一个中队的赤卫军。
在茅学勤的领导下,江阴受破坏的党组织逐步得到恢复。红军和赤卫队采取游击战,多次阻击下乡“清剿”的水陆公安队与保安团,在长寿、周庄、沙洲等部分乡村,开始组织苏维埃政权,着手分配土地。七月二十八日,茅学勤率一部分红军战士与西乡高大生等会合,在璜土举行暴动,占领乡政局达三天之久。八月一日,驻防周庄的国民党某连第二排士兵,受我党的影响,杀死排长及一名班长,实行哗变。沪宁线各报惊呼: “江阴东南乡共党又死灰复燃”,“澄属东乡各镇匪势猖獗,甚至禁阻乡农粜稻,强分田亩”②。奉命“清剿”的国民党军警头目在向上级的呈文中哀叹: 江阴“四乡共党蠢动,聚则为匪,散则为农,剿不胜剿”。
七月,中共江苏省委为了加强对京 (宁) 沪沿线各地秋收斗争的领导,成立京沪特委,茅学勤为特委委员和红军总指挥,不久任军委书记③。茅学勤不避艰难,出没于大江南北,与敌斗争。
九月二十一日,茅学勤与陈叔璇、徐衡伯、严朴等,又在常熟黄草荡召开联席会议,历时三天,讨论扩大武装,解决经济困难、培训赤卫队员,准备秋收起义等问题。第四天清晨,国民党常熟县水巡队分水陆两路突然包围黄草荡。茅学勤利用有利地形,镇定地指挥红军战士举行反击,经半小时激战突出重围,安全转移。
十月,茅学勤再次渡江北上,帮助组建了中共靖江县委,并借县委书记蒋润芳给伯母做冥寿之机,在斜桥召开党的秘密会议。会上,他向大家布置了迅速扩大党组织,发展革命武装,打击土豪劣绅等任务,还分发了一批宣传马列主义的小册子。到一九二八年底,靖江全县的党员发展到三百多人①。
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靖江保安团和县警队一百六十多人下乡“扫荡”,茅学勤的弟弟茅学思因掩护战士撤退壮烈牺牲。为了狠狠回击敌人,茅学勤和同志们擦干眼泪,当晚分兵三路,横扫了西来镇、文武殿、宁县市等地的十一个税卡,缴获长短枪四十五支,子弹二千八百发,并营救了两名红军情报员。二十八日,茅学勤率部主动出击昆芦市,攻进敌昆芦公安局,缴获长枪五支,子弹二千多发。之后,大批敌人向昆芦市扑来,为保存有生力量,当天深夜,茅学勤率领江阴红军,由高大生接应,一叶飞舟撤回江南。
茅学勤返回江南后,在武进北部的龙虎塘、潘墅、史墅一带活动。他主持研究部署了攻打扬中公安局的计划,决定由高大生、高小生率四百余人,奇袭扬中公安局,此仗缴获长枪三十多支,子弹一千八百多发,对士气鼓舞很大。
一九二九年一月八日,茅学勤接江苏省委指示,奉调去上海,担任淞浦特委军委书记①,参与领导奉贤县的庄行暴动。暴动前三天,茅学勤带领江阴十名红军赶到庄行。与特委负责人杭果人、陈云、严朴等人一起研究了暴动计划。一月二十一日晚上八时,五六百名农暴战士,高举红旗,佩戴红领带,分两路向庄行镇进发。西路队伍由陈云、刘晓等带领; 茅学勤和杭果人带领东路队伍三百余人,进攻公安分队驻地——褚泾庙。由于路程稍远,当西路打响时,东路尚未赶到,使敌人有了准备。庙内驻扎的敌人依托庙前戏台同暴动队伍对峙。富有作战经验的茅学勤冲上前去,连续向敌人投了几颗土手榴弹,“轰隆”几声巨响,把那些警察吓得惊慌失措。这时,西路队伍顺利结束战斗后赶来助战,敌人纷纷溃逃。暴动队伍一鼓作气攻进了庄行镇商团。这次暴动,缴获了枪三十多支,并烧毁了一些地主的各种账册、单契、存摺,没收其金银浮财。农民暴动的烈火在上海郊区农村蔓延,给国民党反动派以很大的威胁。
(四)
庄行暴动以后,茅学勤等胜利返回上海,在汉口路大东旅社暂住。一月二十四日晚上九时,茅学勤自外归寓后,发现附近有行踪可疑的人。他情知有异,便拉了拉礼帽,伪装成帐房先生伏案算帐。巡捕暗探上前盘问,他自称叫陈国英,依旧埋头打着算盘。江阴县公安局侦缉队队长黄秉忠上前辨认,大叫道: “他就是茅学勤! ”这时,茅学勤才知道同室战友倪培青、高大生、萧阿佛、陶金才、曹正林等已经出事。第二天,上海《申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了茅学勤等七人在沪被捕的消息和照片。
二十九日晚,茅学勤等由上海解往无锡。据无锡报载: 茅学勤“端坐车中,不仅态度从容,且犹左顾右盼,绝无恐惧之意”①。无锡公安局局长包鉴新想趁机捞些油水,连夜在他的办公室进行讯问,但见“茅学勤一进屋子,即挺立不动”。包鉴新只得硬着头皮堆着笑脸说: “你是他县寄护之犯,按理不必讯问。但是无锡、江阴均为共党猖獗之区,且县境毗连,如有秘密消息,可以略告于我,我与张局长友谊甚笃,你若能将无锡共党巢穴及党徒姓名、工作情况,一一告我,我也必能在张局长面前竭力帮你开脱。你看怎样?”茅学勤凛然答道: “本人为共产党首领已无可讳言,无锡党的工作,确受我的指挥。不过我既被捕,即作为党中之牺牲者,断不愿再说其他。”②敌人讯问四小时一无所得。
第二天,茅学勤等被押至江阴。江阴县长申炳炎迫不及待地亲自审讯。茅学勤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坚定地说: “我们共产党员是抱牺牲决心的,并不是贪生怕死的! ”敌人审问到几次暴动的情况,茅学勤巧妙地反击说: “是你们抓了农民,我们共产党是保护农民的,当然要去救呀! ”敌人追问陈叔璇、朱松寿、朱杏南等的下落,他一概推说不知道。敌人推出年仅十五岁的曹正林,问: “你认识他吗?”曹正林是茅学勤的通讯员,年纪虽小,机智勇敢,多次出色完成侦察敌情、传递情报等任务,茅学勤十分喜欢他。但现在他却摇摇头说:“这个人我不认识。”①敌人多次审问被捕的其他几位同志,甚至叫出叛徒对质,也毫无所获。
一九二九年二月六日下午三时,国民党大批军警荷枪实弹,押着端坐在黄包车内的茅学勤、高大生、曹正林、倪培青、陶金才、萧阿佛,经北大街向君山脚的刑场走去。江阴的人民群众伫立在街道两旁,想最后看一看这位威震大江南北的“茅司令”和他的红军战士。大家目睹到的茅学勤,同反动派所宣传的形象相反,是个中等身材,面目清秀,衣履端正的堂堂英雄。这时茅学勤带领五位红军战士激愤地用京腔高声骂道: “毛延寿啊,我把你这卖国的奸贼——”接着他们唱起了《苏武牧羊》 中苏武骂毛延寿的一段唱词: “未开言不由人把牙根咬狠,骂一声毛延寿你是卖国的奸臣。……”②这是一段当时流行而为群众所熟悉的京剧唱段,借骂毛延寿来抨击国民党蒋介石,含义不言自明,两旁群众无不为茅学勤等的凛然正气所感动。到了君山南麓大校场,茅学勤等肩并着肩,昂然挺立。在最后时刻,阴险的敌人来到曹正林面前,诱骗他说:“你还年纪小,只要你认罪把知道的讲出来,就可以放你。”小英雄曹正林圆睁着双眼,厉声说: “我和茅司令生同党、死同伴,要杀便杀,随你们便! ”茅学勤怒斥敌人道: “你们不要神气,政权掌握到我们手里,你们都是杀头坯!”①在一阵阵“共产党万岁! 红军万岁!”的口号声中,茅学勤和他的战友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解放后,茅学勤烈士的遗骨迁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茅学勤烈士的事迹一直为江阴人民所传颂。
注释
①周水平(1894—1926),江阴顾山人,留日学生,川沙师范教员。1925年暑期回家养病期间,领导江阴农民运动而被捕、牺牲。毛泽东曾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 (载1926年10月25日《向导》周报)一文中热情介绍了他的斗争事迹。
①茅洪生《我的父亲茅学勤》,见沙洲县革命斗争史资料第8期(打字稿);又见茅学勤的堂弟茅项福的陈述录。
①徐江萍《江阴早期农民运动回忆》,载江阴人民革命斗争史资料《回忆录选辑》。
②③“烧路头”、“路头酒”均系方言,以办酒席的方式,公开赔礼道歉。
①徐江萍《江阴早期农民运动回忆》。
②王坤华、高二宝、严永庆回忆,见沙洲县革命斗争史资料第8期(打字稿)。
①徐江萍《江阴早期农民运动回忆》;俞克臣回忆录,见江苏省政协文史组《茅学勤烈士资料》。
②1928年9月1日江苏省政府《江苏旬刊》创刊号:《江苏省各县共产党暴动经过》,存南京图书馆特藏部。
①1928年《江苏各区的白色恐怖调查大纲》,存江苏省档案馆。
②朱云峰采访录。
③④邱二姑娘《我所知道的茅学勤》,靖江县革命史料第1辑。
①韩晋藩《茅学勤烈士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江阴文史资料第3辑。
②陆富全回忆录,存中共无锡市委党史办公室。
①1928年6月《江阴县执行委员会报告》存江苏省档案馆; 1928年12月 《上海区委组织部上海外埠人员统计》 (影印件),存上海市档案馆。
②1928年5月25日《申报》。
③靖江革命史资料第21期《茅学勤烈士简介》;高祖文1982年9月10日给中共苏州地委党史办公室的信;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常武地区革命斗争史资料》。
①孙寿彭等《难忘的开端》,《靖江县革命史料》第1辑。
①《茅学勤烈士简介》;靖江革命史资料第21期。外交部副部长刘晓1981年8月31日给沙洲县县志办公室的信中说:“茅学勤同志曾被淞浦特委派他以军事委员代表身分去参加庄行暴动。”
①②《江阴共党首领茅学勤护解回澄》,1929年1月31日《新无锡》。
①《茅学勤在江阴的庭讯笔录》,江苏省公安厅《茅学勤案卷》。
②陈雪莉采访录。
①邱二姑娘《我所知道的茅学勤》,靖江县革命史料第1辑。
相关参考
李学勤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考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曾在清华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他精通甲骨金文,钟情简帛玺印,60余载矢志追寻文明根脉。李学勤>李学勤简介>李学勤(1933年3月-2019年2月24
李学勤著有《走出疑古时代》《夏商周年代学札记》《重写学术史》等作品,曾提出甲骨学“非王卜辞说”与“两系说”、开创战国文字研究,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等方面都有研究。李学勤>李学勤的作品>《殷墟文字
·郑学勤郑学勤,热带作物科学家,橡胶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专家。参与研究了橡胶树无性系在中国热带北缘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为中国植胶区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产胶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曾参加国际探险队,深入亚马逊原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并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国外名校的客
朱学勤,字修伯,浙江余杭人,1853年考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入值军机章京,历任鸿胪寺卿、大理寺卿。其平生勤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政事之余常喜搜罗古籍善本,家有“结一庐”,藏书甚丰。清雍正年间,康熙
朱学勤,字修伯,浙江余杭人,1853年考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入值军机章京,历任鸿胪寺卿、大理寺卿。其平生勤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政事之余常喜搜罗古籍善本,家有“结一庐”,藏书甚丰。清雍正年间,康熙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朱学勤,字修伯,浙江余杭人,1853年考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入值军机章京,历任鸿胪寺卿、大理寺卿。其平生勤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政事之余常喜搜罗古籍善本,家有“结一庐”,藏书甚丰。清雍正年间,康熙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