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学勤的作品 李学勤的争议之处
Posted 青铜器
篇首语:社会的善意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让生活火起来,还是要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学勤的作品 李学勤的争议之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学勤的作品 李学勤的争议之处
李学勤著有《走出疑古时代》《夏商周年代学札记》《重写学术史》等作品,曾提出甲骨学“非王卜辞说”与“两系说”、开创战国文字研究,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等方面都有研究。 李学勤>李学勤的作品>《殷墟文字缀合》《殷代地理简论》《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集》《新出青铜器研究》《比较考古学随笔》《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走出疑古时代》《古文献丛论》《缀古集》《四海寻珍》《夏商周年代学札记》《重写学术史》《李学勤文集》《中国青铜器的奥秘》《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英国所藏甲骨集》等。>李学勤的争议之处>政治运动>在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活动,李学勤(受当时背景影响)“诬陷和迫害过”陈梦家、顾颉刚,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李学勤接受彼德.海斯勒(Peter Hessler)访问时提到“不只是外国人难以了解,年轻的中国人一样难以了解。那时候有种压力迫使我们写那样的东西。考古研究所要我写的,我很年轻,无法拒绝。你会注意到我避免说任何政治的事。我从未用‘右派’或任何那样的字眼,而且我把所有的批判只写成一句,在最后那一句。”“陈梦家没有发表任何足以让他能那么傲慢的扎实研究。陈梦家非常爱自夸。例如,在本书二十篇中,他用了很多其他学者的学说和理论,而不是只有他自己的创见……这种自夸的态度是不能为我们接受的。”>断代工程>1995年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的倡议,试图扭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疑古派所代表的中国古史研究中怀疑古文献真实性的大趋势,引起广泛反响,并得到官方的支持。然而,学术界也出现了对于“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的质疑。>李学勤主持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大的政府工程之一,但其方法论和研究报告从一开始就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和挑战;李学勤过度使用国内媒体宣传断代工程以及压制批判的做法也倍受争议。相关参考
李学福是东北抗日斗争时期著名的朝鲜族抗日将领,是饶河反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创始人之一。一九三八年八月殉国。李学福,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葆满,朝鲜族,一九○二年一月二十日(农历辛丑年腊月十一日)生
茅学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苏农民暴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江阴县委书记、京沪特委、淞浦特委军委书记等职。一九二九年二月六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在江阴君山南麓。(一)一九○○年,茅学勤生于江阴后塍学
颜李学派颜李学派,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故得名。颜元,字浑然,号习斋。清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清蠡县(今属河北)人。师事颜元,又曾从王五公学兵法,从毛奇龄学乐律。
·李学清李学清,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工作者之一,开拓了我国沉积岩研究的先驱。是我国宝玉石矿物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中年以后,专心致志于地质教育事业和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发
明朝人物本名:李学诗字号:字正夫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莱州平度出生时间:1503(历史lishixinzhi.com)去世时间:1541人物生平李学诗少年时代读书两髻山前桃花洞畔。明嘉靖
·郑学勤郑学勤,热带作物科学家,橡胶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专家。参与研究了橡胶树无性系在中国热带北缘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为中国植胶区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产胶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曾参加国际探险队,深入亚马逊原
李学英1940年10月15日生。旅居美国华侨。美国金门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1996年3月当选为台湾“第三届侨选国大代表”,并任国民党中央侨务、党务顾问。
李学炎又名亚炳,广东梅县人。生于1910年。空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毕业。曾任飞行员、分队长、中队长。1937年在空军军官学校任教官。1939年在重庆任空军作战科科长。1942年任中美混合大队大队长。抗日战
颜李学派大概如何颜元三十岁以前,好陆王书,又从事程朱学。既而均觉其非,乃思唐虞之教学,重在六府、三事(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周礼》教士,则以三物(一、六德:知、仁、
朱学勤(1823—1875),字修伯,清仁和(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入军机处,历任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卿。一生好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在清廷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