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杨善南人物传,杨善南生平事迹,杨善南评价
Posted 帝国主义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杨善南人物传,杨善南生平事迹,杨善南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杨善南人物传,杨善南生平事迹,杨善南评价
杨善南,曾任全国学联大会主席、团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团中央秘书长、浙江团省委书记、全国济难会党组书记、中共广东东江特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在东江苏区壮烈牺牲。
杨善南,上海人,祖籍安徽,一九○四年生,因幼患天花,满面麻子,人们称他“麻哥”。祖父系招商局煤站职员,月入银圆百元左右。但他父亲的职薪甚微,无法抚养众多的子女,就把他送给叔父杨醒余抚养。杨醒余亦系小职员,生活常靠杨善南的祖父接济。杨善南从小聪敏,深得祖母及叔父母的抚爱,在上海浦东中学毕业后,又升入北平大学中文系求学。但他并不按照长辈们的期望,以追求功名来光耀门楣,而是投身革命,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之路。所以祖母常常训斥他,说他“不务正业”。
一九二三年,他在北平读书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了北平“三一八” 学生运动。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时,他正被北平学生界公举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北方各省学生的特派员,赴沪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引下,他担任了大会的主席,向全国各地学校发出了援助“五卅”惨案的号召,要求青年学生起来组织群众,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国内军阀。他还说,过去的“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太笼统了。大会还为上海、汉口、广州的死难同胞致哀悼,通电全世界、全国人民和广东革命政府,声讨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①。当广州沙面惨案的消息传来后,全体代表在大华旅社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通电全世界和全国人民,一致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要求政府武力收回沙面、九龙和各地的租界。大会选出杨善南为临时职员,处理会后的事宜。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又发动了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大沽口、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的学生运动。杨善南当时是共青团北方区委的宣传部长,直接地领导了这次革命行动。段祺瑞下令军警悍然开枪,惨杀请愿学生,造成“三一八”惨案后,又四处捕人。杨善南被捕入狱,他矢口不招任何口供。他的叔父曾去北平探望他,要求保释,但反动当局认为他是“政治犯”、“思想犯”,拒绝释放,准备判刑。到了一九二七年初,北伐军势如破竹,占领了南昌、武汉、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北洋军阀看到形势不妙,只好宣布大赦。杨善南出狱后,立即回到上海,继续战斗,同时与陈逸僧(即陈维真,当时在上海作团中央的交通员)结婚。后来,他又只身去武汉,任共青团中央秘书长。
团中央机关设在汉口青年会隔壁的一幢洋房内。他与书记任弼时、宣传部长李求实和几个秘书都住在这里,团中央的重要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五月上旬在汉口召开团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团中央委员兼秘书长。他写的一篇题为《纪念第四次全国大会》的文章,刊登在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国青年》上,是当时介绍大会情况的重要文献之一。
“八七”会议后,杨善南随团中央机关秘密迁回上海,并主持团中央机关的迁移工作。他在上海凤阳路觅得一个地方,作为团中央的秘密机关。党中央迁回上海后也住在这里。一九二八年的上半年,团中央机关又搬到泰兴路寿椿里。同年春,他被调到杭州,任团浙江省委书记。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有汤家康(工人) 、周朴农(内山书店职员) 、曹晓春 (四川大竹人)、杜仲英、邬景森等人。一九二八年九月或十月间,党中央曾在浙江团省委机关内召开过一次中央的重要会议,讨论浙江问题。出席者有向忠发、周恩来、李立三、罗登贤,卓兰芳等人①,杨善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一九二九年初,杨善南代表团中央前往苏联出席少共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会后,他留在苏联,去少共国际办的马列学院学习。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仍在团中央工作;一九三○年,任全国济难会党组书记。他在济难会工作期间认为,济难会的工作,主要是援助被害被捕的同志,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党外的同情者伸出援助之手,至少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也可以对被害者给以声援,如反对非刑酷打,株连亲友和不许家属送东西,狱中生活极为困难应予以救济、允许犯人公开辩论、聘请律师上堂辩护、实行按法公开审判等等。他认为要做到这些事,就不能关起门来,使济难会工作同党的秘密组织一样不与群众接触。一九三一年一月四中全会后,他的这些正确的主张却被王明等人视为“右倾” 、“反党” ,给他带上一顶“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并把他从王明领导的中央排挤出去,由王明的亲信裴济华(后叛变)接替济难会党组书记。这时,他因在上海无适当事情可做,请求调到苏区去工作。后来,他的请求得到批准,遂离开上海,到广东任东江特委书记。
一九三二年秋,正是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的时候。敌军张瑞贵师(下有五个团) 多次向大南山苏区进犯。中共东江特委领导的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约有五千人枪,密切配合中央红军,牵制了广东军阀一个军的兵力,即陈济棠指挥下的第三军。一九三二年八月至九月初,广东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配合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加紧对东江苏区进攻,对大南山采取军事包围,而且进行经济封锁。面对这种形势,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指导下的中共广东省委,却指责东江特委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八月二十九日,省委给特委的信中说: “东江党口头上虽然天天在喊着 ‘转变’ ,喊着坚决执行国际和中央的路线,而实际上对于国际和中央的路线执行是不坚定的。到如今来讲,东江党还没有从机会主义圈套里跳出来。”①
同时,省委的信还着重对东江特委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当时积极侵占满洲,并不是发动一场“反苏战争”,而是“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这与共产国际与中央的看法不一致,更是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省委甚至认为东江特委“对拥护苏联工作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因此可以估计东江党几个月来在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战斗任务除了机会主义的消沉之外,没有任何成绩可言。”①
一九三二年十月,东江苏维埃地区正处于十分艰苦的境地,敌人乘东江军民粮尽弹绝之际,四处大肆焚烧山林,见人就捕。东江特委并没有在这种困难面前后退,还是设法召开一次扩大会议,讨论如何执行省委的决定和应付局面。十月九日晚,东江特委在南山一个最小的村庄田墘准备召开这个会议。次日早晨七时半,国民党军队突然偷袭这个地区。因为没有准备,东江特委机关遭到极大的损失。杨善南与东江特委另外几个负责人如白希、张先等均被捕,立即就地枪决,壮烈地牺牲了,东江苏区不久也就被消灭了。这是一次血的教训。杨善南等烈士的鲜血洒流在东江的山地上,他的英名永为东江人民所纪念。
注释
①见1925年6月27日 《热血日报》的报道。
①据张纪恩回忆,当时张任党中央秘书长。
①1932年8月29日广东省委给东江特委的信。
①1932年8月29日广东省委给东江特委的信。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杨善德生平故事简介,杨善德历史评价,杨善德怎么死的?
杨善德,字树堂,安徽怀宁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时以卖烧饼为生,稍长投毅军(淮军一支)当兵,后保送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1895年,投奔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任新建陆
说实在话,明朝中期大臣杨善是一个挺传奇的人物。自从科举制度出现并逐渐完善之后,就成为国家选拔良才的重要途径。虽说并不是绝对,但是在科举道路上能走多远,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你能在官场上能走多远。不说别
说实在话,明朝中期大臣杨善是一个挺传奇的人物。自从科举制度出现并逐渐完善之后,就成为国家选拔良才的重要途径。虽说并不是绝对,但是在科举道路上能走多远,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你能在官场上能走多远。不说别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善的故事。此人就是明朝的兴济伯杨善!据史书记载,杨善是北京大兴人,原本是一介书生,十七岁那年参加了靖难之役,“预
最近今年不会拆迁今年是西安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由大拆迁转向大回迁的一年。按照计划,将有23个村回迁18个村整村拆除。23村回迁18村整村拆除在今年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方面,新开工安置房达180万平方米,确
默默种树人杨善洲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
阮浪,明英宗时太监。 土木堡兵败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政府拥立监国,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称朱祁镇为太上皇。 后瓦剌被于谦等人击败,在明代第一辩手――杨善的努力下,瓦剌释放了朱祁镇。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