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平定三藩之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平定三藩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平定三藩之战

平定三藩之战

清廷进入北京后,采取以汉治汉政策,大量起用明朝降将。早在清廷入关前即降清的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4人,分别率军赴川滇、广西、广东、福建扫荡南明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孔有德父子在桂林战死,所封四王只剩3个,史称三藩。至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南明政权已经败亡,留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继茂(耿仲明之子)驻守福建。

三藩名守封疆,均拥有相当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吴三桂,所辖部众达50万人。渐渐在云贵自成独立王国,不把清廷放在眼中。清廷一再忍让,后闻吴三桂竟有想当皇帝的野心,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撤除吴三桂等三藩。

吴三桂接到撤藩诏书,不禁大怒,决心举兵谋反。这年11月21日,吴三桂自称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改着明代衣冠,传檄四方号召反清。吴三桂在檄文中,声称自己之所以曾当汉奸是忍辱负重,现在反清则是要复兴明朝,但对其曾弑杀南明永历帝一事,却避而不谈。12月3日,玄烨下诏削夺吴三桂的王爵,将其在京担任宿卫的儿子吴应熊下狱,但却同时驰诏闽粤,停止对耿精忠和尚可喜二王撤藩,并命各地驻军火速向湖南、四川挺进,阻止吴三桂军北上。

吴三桂反清后,命部将王屏藩由贵州北取四川,马宝由贵州指向湖南。次年1月,吴三桂得知马宝攻克沅州,又命张国柱、龚应麟、夏国相等部相继进入湖南。在吴军的强大攻势逼迫下,清湖南提督桑额自澧州逃往湖北宜昌,湖南巡抚卢震则放弃长沙。不久,常德、岳州、衡州相继落入吴军之手。清广西将军孙延龄与提督马雄、四川巡抚罗森与提督郑蛟麟、总兵潭洪、襄阳总兵杨来嘉等,皆叛清响应。短短两个月中,云、贵、川、湘及广西5省,已俱归吴三桂所有。

耿精忠听说吴三桂举兵,于3月在福州响应吴三桂,自称大明总统兵马大将军,约据台湾的郑经出兵潮惠,命部将曾养性、白显忠与马九玉各率一军北伐。耿军分路进攻浙江温州、台州、衢州、杭州、金华、绍兴和江西广信、建昌、饶州等地,迅速将福建全省及浙江、江西两省大部占领。尚可喜父子仍为清廷守广东,未参与变乱。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4月,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乘清军大都南下,北京空虚,兴兵响应吴三桂。不久,吴三桂的养子、陕甘右镇总兵王辅臣杀死清将莫洛,举兵宁羌,遥为吴三桂声援。玄烨命大学士图海往争布尔尼,很快将其剿灭,对王辅臣则极力劝归,终于使其回心转意。在察哈尔及陕甘局势稍告稳定后,玄烨杀死其子吴应熊,以示征讨决心。吴三桂闻知,又惊又怒,命王屏藩出四川北攻秦陇,进取山西和河北,逼向北京。然而由于王辅臣已为清廷劝归,清军在陕西方面防御加强,王屏藩进军受阻,吴三桂取道秦晋袭攻北京的计划落空。

吴三桂发起反清复明之战后,尚可喜在广东始终忠于清廷,其子尚之信欲响应吴三桂,却一直持观望态度。1675年以后,耿精忠与郑经联兵进攻广东沿海,吴三桂命马雄自广西进围肇庆,尚可喜部将祖泽清起兵叛变;尚之信遂乘机将其父幽禁起来,接受吴三桂所委任的东路招讨大将军的职衔。吴三桂认为尚之信太不可靠,命部将董重民为两广总督,马苏为广东巡抚。尚之信闻讯甚怒,与金光祖相勾结,又降清。吴三桂急遣马宝、胡国柱自湖南攻广东,尚之信军顽强抵抗,后得江西方面清军驰援,大破吴三桂军。接着,耿精忠军在浙江和福建亦屡遭清军重创,向清军乞降,交出吴三桂所赐印信。

吴三桂相继失去陕西、广东、福建三大援军之后,已无意再图北伐,只是固守湖南。1678年初,清廷调陕西精兵至湖南,连拔湘东13县,然后与岳乐军共同攻夺浏阳、平江,招降吴三桂部将林兴珠于湘潭。吴三桂恐将士离心,于这年3月在衡州称帝,建国号为周。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取消复明口号,从此益失众心。8月,吴三桂暴死,诸将拥立其孙吴世璠继位。吴世璠不敢留居衡州,退往贵阳。清军很快收复湖南,节节进逼云贵,吴世璠又逃往昆明。次年清军终于破城而入,吴世璠服毒身亡。耿精忠与尚之信二人,一被斩首于北京,一被赐死于广州。

相关参考

平定三藩之乱的故事

平定三藩之乱  在统一国家里叛乱,终究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  养成,是清廷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按左携右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主次、缓急之分,有重点打击对象的。清康熙帝平定三藩,就是抓住主要敌手,各个击破的。“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

康熙平定“三藩”

康熙皇帝除掉鳌拜以后,开始考虑一件大事,就是要削平“三藩”。他把这件事写成字条,挂在宫里的柱子上,每逢抬头看见字条,他都要沉思片刻,心里想着:怎么处理才妥当呢?“藩”指的是封建王朝的属地。“三藩”指的

康熙平定 ”三藩之乱”后,除了吴三桂,另两个藩王结局如何

清朝入关后33年,清朝迎来最大一场叛乱,此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是领头羊,但尚可喜未参与叛乱,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参

历史人物 蔡毓荣平定了三藩之乱,却被康熙帝发配到边疆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蔡毓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681年,清军经过几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兵临昆明城下,并在一番血战后,夺取了昆明,至此三藩之乱宣告结束。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帝非常高兴,

平定三藩之乱的清军三员汉人将领,后来结局如何

吴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乱,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三藩坐镇南方,揽着枪杆子,搂着钱袋子,辖区官员都以亲信为主,根深蒂固。现在要把拔掉这三棵巨树,必然引起震荡。可康熙没有想到,动乱会如此猛烈。不仅三藩先

卸磨杀驴,出尔反尔,将平定三藩功臣逼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因此有人称其为「”千古一帝”。但其实康熙帝并不完美,他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负面事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李光地简介,参与平定三藩、统一台

人物生平初入仕途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福建安溪,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全家遭遇山贼,后奋力脱险,归家后志于勤学。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乡试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他于庚戌

赵良栋在平定三藩中功劳最大,为何康熙不封赏还差点杀掉他

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

康熙帝为什么要平定三藩的前因后果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