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栋在平定三藩中功劳最大,为何康熙不封赏还差点杀掉他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良栋在平定三藩中功劳最大,为何康熙不封赏还差点杀掉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良栋在平定三藩中功劳最大,为何康熙不封赏还差点杀掉他

乾隆评价说:「 ”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 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 ”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了。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赵良栋虽在平三藩中居首功,但是在论功行赏时,他不但没能得到封赏,还差点被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良栋剧照) 赵良栋生于天启元年,甘肃宁夏人,出身于普通人家。 清军入关,占领陕西后,赵良栋应征入伍,投在陕甘总督孟乔芳的麾下。 赵良栋勇武有谋,每次出征必身先士卒。在攻打李自成和张献忠时,赵良栋表现不俗,得到了孟乔芳的赏识,并被提拔为高台游击。 1656年,洪承畴向顺治帝举荐了赵良栋。赵良栋得以升为副将,并随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率军进入云南攻打南明政权。 康熙元年,在杀死南明永历帝后,吴三桂被册封为平西王,驻守云南。 赵良栋也因功被封为云南广罗总兵,帮助吴三桂平定云南少数民族的叛乱。 吴三桂很瞧得起赵良栋领军作战的能力和武勇,一度想要拉拢他。 赵良栋认定吴三桂是个有野心的人,正好他的父亲病逝,便以「 ”回家丁忧”的借口,辞去了总兵一职,回家尽孝去了。 毕竟是很有价值的武将,所以清廷等他丁忧三年结束,又启用他为山西大同总兵。 赵良栋在复用不久,康熙便下令削藩。 吴三桂不满,起兵反清,从而引发三藩之乱。诸省响应者众多,一时乱军四起,清廷几乎有被包围之趋势。 (吴三桂剧照) 吴三桂旧部也顺势兵变,与吴三桂遥相呼应。其中又以宁夏兵变最为严重,他们不仅杀了提督陈福,还颇有占据宁夏的气势。 甘肃提督张勇曾领导过赵良栋,便向康熙举荐了赵良栋。于是,赵良栋被提拔为宁夏提督,负责平定乱兵。 赵良栋赴任,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后,向康熙提出「 ”诛除首恶,宽宥胁从”的建议。 在得到康熙的批准后,他率领百余人赶赴宁夏,一边向宁夏将士宣读康熙圣旨,多行安抚,一边又将为首的几个把总、参将以「 ”出外巡防”为由,分散他们的势力,随后再一一拘捕。然后,赵良栋上奏请旨,将他们全部诛杀。如此一来,宁夏的局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随后,赵良栋又马不停蹄参与了征讨陕西总督王辅臣的战役,并率军先后收复了泰州、礼县等地。 同时,赵良栋不忘训练宁夏兵卒。经过3年刻苦训练后,他向康熙上奏,表示曾经兵变的宁夏兵卒经过几年的苦训后,一改以前骄纵跋扈的习性,大家都希望能建功立业,为朝廷效力,请缨规复四川。 赵良栋能主动请战,康熙大喜过望,立刻就批准他率5千人马前往四川。 赵良栋果然不负众望​,他先后收复了徽县和密树关等重镇。随后又分兵围攻吴之茂,很快便拿下了略阳。 康熙听闻,龙颜大悦,将他封为勇略将军,让他担任宁夏提督。 (康熙剧照) 赵良栋在指挥作战上的确很厉害。他在进攻白水坝时,河流湍急,水势上涨,船只在河上很难前行。再加上对岸叛军林立,但凡船只靠近一点,他们必万箭齐发,所以根本无法进攻。 就在兵卒惶恐之际,赵良栋发下「 ”但凡有后退者,斩无赦”的命令。 随后,赵良栋策马渡河,众士卒见状士气大涨,众人一边阻挡箭矢,一边强行渡河。 叛军见这完全是一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军队,早已骇然而逃。 赵良栋率军追赶叛军,所过之处,战无不胜,很快就兵围成都,迫使成都巡抚张文德出城受降。 赵良栋和他训练的宁夏兵卒也因此声名大振。 不过,赵良栋认为,将宁夏兵卒带出来平定藩王之乱,宁夏便有可能被人偷袭,所以他上疏朝廷,提出镇兵不可从征,理当回去镇守宁夏。 康熙正为久不能平定三藩之乱而发愁,怎么会同意他率军回去镇守宁夏呢!所以康熙便命赵良栋的儿子赵弘灿为宁夏总兵,而他继续率领宁夏兵卒征讨云南。 在攻打昆明时,赵良栋与建威将军吴丹兵分两路,赵良栋进击建昌,吴丹攻打永宁。 然而,吴丹却因指挥不当,屡误战机,导致叛军将已收复的泸州等地重新夺回,并兵围赵良栋所在的建昌。 赵良栋只得请求朱衣客增援。不曾想朱衣客战败后,为保存实力,竟退守不前。赵良栋寡不敌众,最终只能舍下建昌而走。 赵良栋性情暴躁,气极之下上疏弹劾吴丹和朱衣客,康熙便调换吴丹,并治了朱衣客的罪,对赵良栋颇多抚慰。 赵良栋继续率兵攻打叛军,在他和赵弘灿的夹击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夺回了建昌。 (图海剧照) 随后,赵良栋会师大将军贝子彰泰,准备齐攻昆明城。 赵良栋见彰泰将40万大​军只是安营扎寨在昆明城外,并不和叛军决战,便提醒彰泰,粮草无多,久耗不利于军队士气,应该速战速决。 谁知,彰泰却说,满洲八旗军怎么可以随便让敌人杀掉呢?再说,你也一路疾行,应该修整将士才是。 赵良栋没有理睬彰泰,直接带士卒冲锋陷阵列,从南坝进攻,很快夺取了浮桥,眼看就要攻破城门了。这时,彰泰对赵良栋说,你的军队已经十分疲乏,应该好好休息一会了,剩下的事就交给总统绿营的蔡毓荣来干吧。 赵良栋当然不会把胜利的果实让给别人,所以他好生气恼地顶撞了一句:「 ”我军死战所得,怎可让给别人?” 彰泰见此,便组织大军一起进攻昆明城。 眼看城破,死守内城的吴世璠在绝望之下自尽而死。 由此,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康熙的皇权再次得到了巩固。 按说,赵良栋功劳最大,理应好好封赏。 谁知被关在狱中的朱衣客为了减少责罚,一口咬定,他之所以退军,完全是因赵良栋给的兵马太少,再加上又没有支援,所以无奈之下才会退兵。 (彰泰剧照) 王进宝也为掩罪,将责任推给赵良栋,称建昌失守,全在赵良栋未能全力而赴。 赵良栋只得自陈战功,以此证明王进宝和朱衣客所言皆不成立。同时,他又弹劾两人欺骗皇帝,掩饰事实。 谁知康熙却表示他为保全功臣,不再追究,只追究丢失建昌的罪责,所以功过相抵,将赵良栋贬为了銮仪使。 赵良栋不服,数次上朝自陈战功,以示无罪。并称所获功绩被大将军图海、彰泰和大学士明珠等人隐瞒不报。 康熙因此不悦,斥责赵良栋心胸狭隘。 图海、彰泰等人早就对赵良栋的卓越功勋妒忌有加,征战藩乱时,便对他多有打压和排挤。现在大家见康熙不悦,立刻联合上疏弹劾赵良栋,称他犯下「 ”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最后,康熙看在赵良栋有功的份上,并未听从图海等人的建议,不过仍保留「 ”功过相抵,无功可叙”的意见。 赵良栋气恼之下,辞去官职,归隐宁夏。 康熙三十六年,赵良栋病重的消息传到京师,康熙连忙下诏慰问,又送以各种珍贵药材等,可惜不久,赵良栋还是病逝了。 乾隆在位时,没有忘记赵良栋,将他追封为世袭罔替的一等伯爵。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给赵良栋的一点安慰? (参考史料:《清史稿》)

相关参考

此人堪称清初第一良将,平三藩战功第一,为何差点被杀?

此人堪称清初第一良将,平三藩战功第一,为何差点被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平定三藩过程中,“河西四汉将”的战功最为显赫,他们分别是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四人。其中最厉害的当属赵

赵良栋那么厉害 怎么差点被杀

说到赵良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传说他是清朝第一良将,三藩之乱他有强大的功劳,就是这么厉害的人,其实也有不好的时候,话说当时赵良栋差点被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赵良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

赵良栋那么厉害 怎么差点被杀

说到赵良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传说他是清朝第一良将,三藩之乱他有强大的功劳,就是这么厉害的人,其实也有不好的时候,话说当时赵良栋差点被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赵良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

索额图想借康熙杀周培公,为何周培公又建议胤礽为太子

本文仅从《康熙王朝》解析,不涉及正史。在这部历史剧中,有许多值得推敲的疑点,比如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索额图想要借康熙之手杀周培公,接着周培公又建议立胤礽为太子,而胤礽正是索额图的外孙,这究竟是为

吊打张献忠灭吴三桂,若没有他清朝提前灭亡

康熙在清朝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无论平定清朝边疆隐患还是灭掉三藩,康熙都是非常强势的,而且都取得了成功,这十分的不容易。很多人把平定三藩的功劳记在了康熙的名下,可是平定三藩的战争,并不是康熙自己带兵打的

康熙平定 ”三藩之乱”后,除了吴三桂,另两个藩王结局如何

清朝入关后33年,清朝迎来最大一场叛乱,此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是领头羊,但尚可喜未参与叛乱,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参

伴君如伴虎,他帮康熙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却落得这样下场

在康熙还没有坐上皇位之前,清朝就存在一颗毒瘤,那就是鳌拜。鳌拜是一个很张扬的人,但他却不贪财,这才是最可怕的,说明他的目标更远大,已经不在乎金钱的多少了,他深知只要得到整个江山那么所有的金钱就都在他囊

盛京将军的职权为何一直削弱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及盛京将军,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因为周培公在平定三藩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遭到康熙的怀疑,于是周培公被康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按左携右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主次、缓急之分,有重点打击对象的。清康熙帝平定三藩,就是抓住主要敌手,各个击破的。“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

康熙平定“三藩”

康熙皇帝除掉鳌拜以后,开始考虑一件大事,就是要削平“三藩”。他把这件事写成字条,挂在宫里的柱子上,每逢抬头看见字条,他都要沉思片刻,心里想着:怎么处理才妥当呢?“藩”指的是封建王朝的属地。“三藩”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