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中国父母真是逼婚达人啊

Posted

篇首语: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中国父母真是逼婚达人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中国父母真是逼婚达人啊

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主流价值观。

父母认可的最高宪法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除此之外,都是瞎扯淡。

不管父母的智商、见识、能力、财富如何,一旦子女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动静,他们会自动切换到逼婚模式,通常分为循循善诱、恶言相向、以死相逼几个阶段。在逼婚这件事上,中国父母都经过统一培训,老奸巨猾诡计多端不折手段,有的玩苦肉计让子女不忍,有的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有的安排鸿门宴强逼相亲;有的拉帮结派搞亲戚攻势……

搞不好不少有父母会认为发疯也比单身好。毕竟对他们而言,单身就是万恶之源。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多达4万多,里面有不少关于父母为逼婚无恶不作的血泪控诉。

中国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剧变,三四十年完成了西方国家花几百年才完成的社会转型,子女的观念已经更新了,父母却活在100年前,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甚至异常惨烈。父母不是不爱子女,但爱是尊重是理解,不是强加、霸占、控制。你单身你就是不孝,“我爱你才管你”是最强势的逻辑。

在西方,结婚与否是一种人权,一种隐私,哪怕父母都不可以横加干涉。一个美国朋友就说,他父母偶尔也会问他,是否打算结婚,婚后是否要小孩,但都是小心翼翼地探寻,只要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他们绝不会问第二遍。对于中国式逼婚,他深感不解,自己要不要结婚,关父母什么事,每个人只需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被儒家伦理纲常统治几千年的中国,子女在父母面前绝对是弱势群体,你不结婚就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党对不起社会,你必须夹着尾巴做人,什么?还敢嚣张?还敢反抗父母逼婚,那已经不是不孝了,那是大逆不道,是十恶不赦。

父母们到底是要子女结婚,还是要子女幸福?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认为结婚就是幸福,单身就是不幸,也许,我们应该给父母洗脑,很多人结了婚,也不幸福,天天跟烂男人恶女人斗智斗勇,还不如一个人快意人生。

我喜欢的专栏作家木木就说了,敢于不结婚的人才是内心强大、才智俱佳。结婚往往被认为这代表了许多问题,比如这个人缺乏主动性、交际能力不够、逃避责任等等。不排除有人是为了掩盖或者证明自己没有这些问题而选择结婚,但结婚并不代表问题就消失了。有些人对年龄很敏感,比如29岁、34岁,还有着急结婚或者不敢离婚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自信。真正能做到全凭自己意志决定结婚这件事的人,首先必须经济独立,有稳定的社交圈,智商、才能都上佳,身体健康,并且内心很强大。最重要的不是结不结婚,而是要清楚自己为什么结婚,为什么不结婚。

需要被培训的父母,不是我们。

父母逼婚的典型句式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只要你嫁得出去,让我做什么都行。

·你岁数越大,可选择范围越小。

·你不替自己想,也要替我们想想。

·随便找一个行了,要求不要太高。

·等你结婚了,我们就不管你了。

·女人过了30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不是要你马上结婚,先谈一个放著也好!

·你太不现实了,以后老了怎么办?

·人家能看上你就不错了,你还挑。

(欢迎大家补充……)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孩子是父母的良药

很多人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需要改变的究竟是谁呢?父母亲是否又是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忽视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呢?孩子有时候甚至是解决我们家庭关系的良药,家长们是否意

心理学知识 一定要让孩子懂得的人生十问

一定要让孩子懂得的人生十问!中国人一直把孩子比作花朵,比作树苗。他们的栽培者、呵护者就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是毋庸置疑的,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他们懂得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人生

心理学知识 结婚这事儿,你还得管管爸妈

只要你是独生子女26岁以上单身,我相信父母都催你结婚,逼你相亲;如果你临近30或者是30岁以上女人,父母都劝你减价大甩卖,是个男人就可以了;父母声泪俱下,血压升高。。。。你不想跟父母一样凑合,不想委屈

心理学知识 父母们别害羞,这些性教育的常识你该知道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逃不掉这一天,需要认真思考类似以上的种种问题——当初那团粉粉嫩嫩、趴在自己胸前咂嘴巴的小东西,不过就是在转眼之间,就神奇地越长越大,越长越大,一直大到你不得不严肃对待他

心理学知识 )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树立做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简单方便,容易操作,适合于每一位孩子家长。在孩子

心理学知识 他其实没那么爱你

格雷格指出,如果他真的喜欢你,就算是冒险当逃兵,就算是十辆大卡车都拉他不住。他说要开会、要照顾父母、要喂狗、要养病、要疗过去情伤,所以无法来看你、所以忘了打电话、所以没空见你父母、所以先不要亲热、所以

心理学知识 溺爱孩子的后果,你懂的

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谁又能真的狠下心来打骂批评,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

心理学知识 为什么你活得无趣

你是否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批判:找工作能赚钱啊!——旅行有什么用?能赚到钱吗?跑步能锻炼身体!——跳舞有什么用?能锻炼吗?考个会计证能找加薪啊!——学画画?能卖钱吗?结婚这就安定下来了啊!——谈恋爱搞浪漫

心理学知识 不要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都别管”、“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很多中国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它隐含了一个讯息:孩子是自己的“产品”,应该听命于自己,还不能有情绪。美国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博士

心理学知识 如何让青春期孩子听你的

青少年得意的穿了一件垮裤,爸妈一说,“哇!你这裤子好酷喔!”孩子马上换另一套。虽然是个笑话,却暗喻了青少年,明明他是要的,可是一旦父母认同,他就偏不要了。接受孩子在长大许多父母慨叹青春期的孩子,要他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