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杜乔是怎样的人?杜乔人物历史评价?

Posted 汉朝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 杜乔是怎样的人?杜乔人物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 杜乔是怎样的人?杜乔人物历史评价?

杜乔

中国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每当社会政治黑暗时,一般只选择两条道路: 激烈抗争和隐逸山林。选择第一条道路的人,一生锐身自任,轰轰烈烈; 选择第二条道路的人,一生愤世嫉俗,独善其身。东汉时的杜乔,就是选择了第一条道路的著名代表。

杜乔的故乡是河内林虑县,即今天的河南林县。他的家庭是当地的一个官宦世家。杜乔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如饥似渴地涉猎群籍,增长自己的才识,特别是对《韩诗》、《周易》、《尚书》颇有研究。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杜乔身上丝毫没有官宦子弟的娇气,为了求学,他常常自己挑着书籍,凭一双脚步行到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教。这使得人们都对他另眼看待,觉得他不同凡响。在性格上,杜乔表现出刚毅执著、襟怀坦荡、表里如一的优秀品质,对社会上各种见利忘义、趋炎附势的丑恶行径嗤之以鼻,深恶痛绝。

杜乔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的时候,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沉疴缠身的病人一样气息奄奄,自和帝以来,外戚宦官交替擅政造成的政治腐败,正一步步把东汉王朝推向毁灭的边缘。这样一种社会现实给杜乔年轻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在其心底油然而生,驱使着他为改变这种黑暗的社会现状挺身而出。

作为一方名士,杜乔很快被举荐做官,并受到了当时任居宰执的司徒杨震的注意,征聘他到司徒府衙任职。杨震为官公正廉洁,高风亮节,在外戚、宦官把东汉政治搅得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这无疑对年青的杜乔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在杨震手下任职期间,杜乔办事干练、认真,克尽职守。就这样,慢慢地杜乔得到了升迁,拜为南郡(今湖北江陵)太守,后又调任东海(今山东郯城)。在任期间,他清廉爱民,克己奉公,政绩斐然。随后,他被调到朝廷,拜为侍中。

这时,已是顺帝年间,东汉的政治不但毫无转机,而且愈加黑暗。外戚、宦官交替擅政的历史在完成了从和帝后邓氏到安帝后阎氏的第一个循环后,又开始了第二个循环。梁氏外戚的权势迅速膨胀,逐渐独揽朝纲。面对这一局面,东汉朝廷上一些正直的官僚士大夫组成反对派与以大将军梁冀为首的梁氏外戚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杜乔一进入朝廷,便马上成了反对派阵营中重要的一员。

东汉政治上的极端腐败,促使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形成了冲击封建政权的强劲浪潮。至顺帝年间,这股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各地农民起义迭起。有些地方的农民起义军甚至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公然与东汉政权对峙。不堪汉族官吏暴虐的羌族人民便于永和四年(139)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大起义。被这些人民反抗斗争搞得坐卧不宁、焦头烂额的东汉政权,一面继续派重兵残酷镇压各地的反抗斗争,一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和紧张的阶级矛盾。永和七年(142)正月,顺帝下诏赦天下,同时改年号为“汉安”,幻想汉家王朝从此平安无事。八月,顺帝又派八使者巡视州郡,褒扬贤能,荐举忠良,检举、惩治不法官吏,时号为“八俊”。杜乔便在“八俊”之列,负责巡视兖州(今山东西部)。

杜乔受命后即赶赴兖州。在巡视过程中,他非常赞赏太山(今山东泰安)太守李固,专案奏报顺帝称,李固政绩居天下第一。李固本来在朝廷任职,由于他正直公正,不阿附梁氏外戚,于是被排挤出京师,先后担任荆州刺史和太山太守。在任期间,他扬善抑恶,措施得当,辖区内一片政通人和的景象。得到杜乔的奏报后,顺帝下诏把李固调回了朝廷,拜为将作大匠。相反,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不管是谁,杜乔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当他发现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太守梁让、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崔瑗、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汜宫犯有严重的贪污受贿罪时,便毫不犹豫地上书弹劾。尽管他知道这几个人都大有来头,其中梁让是大将军梁冀的叔父,崔瑗、汜宫也都是梁冀的亲信党羽。

建康元年(144),杜乔回到朝廷复命,拜为太子太傅,负责监护年仅2岁的太子刘炳。当年八月,顺帝一命归天,太子刘炳即位,是为冲帝,尊皇后梁妠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接着梁太后升大司农李固为太尉,与司徒赵峻、大将军梁冀共同参录尚书事,但实权实际操在梁冀一人之手。大司农一缺由杜乔接任。冲帝短命,即位不到一年便撒手人寰。接着,大将军梁冀不顾太尉李固的反对,一手包办,将年仅8岁的勃海孝王之子刘缵拥上了皇位,其欲继续专擅朝政的险恶意图昭然若揭。杜乔虽然对梁冀这种专横跋扈的行径深恶痛绝,但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年九月,永昌(今云南保山)太守刘君世为讨好巴结梁冀,用黄金铸成一条金蛇,准备呈献给梁冀。益州刺史种暠发现后,立即逮捕了刘君世并呈报朝廷,金蛇也被没收送交司农掌管的国库保管。但梁冀仍念念不忘金蛇,千方百计想把它弄到手。于是,他假意向大司农杜乔借看,杜乔一眼看穿了他的伎俩,婉言拒绝了他。后来,梁冀的小女儿病亡,三公九卿都前往吊唁,唯独已转任大鸿胪的杜乔托病不肯前往。梁冀从此对他怀恨在心,而不久以后发生的立帝之争,更使他对杜乔痛恨有加。

质帝自幼聪明绝顶,对专横擅权的梁冀极为不满。在一次朝会上,质帝看着不可一世的梁冀,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真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到后,又怒又怕,害怕质帝长大成人后于他不利,便决定及早对质帝下毒手,断绝后患。他暗中指使爪牙在质帝吃的汤饼中放了毒药,毫不知情的质帝吃后当即气绝身亡。质帝暴亡给东汉朝廷又带来了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本来,梁冀打定主意,拥立年仅15岁、准备与他的妹妹梁莹结姻的蠡吾侯刘志,但朝廷上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反对派却力主立年长有德的河清王刘蒜为帝。迫于压力,梁冀不得不召集廷议,讨论皇位继承人问题。廷议当中,杜乔坚决支持李固拥立清河王刘蒜的主张,其他朝臣也纷纷表示赞同。梁冀虽然怒火中烧,但也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封对方的口。到了晚上,老谋深算的中常侍曹腾径访梁冀,极力煽动他当机立断拥立刘志。果然,第二天重开廷议时,梁冀杀气腾腾,凶相毕露,一开口便提出立刘志为帝。在梁冀的淫威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纷纷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只有杜乔和李固仍然坚持原议,不肯向梁冀低头屈从。因为李固位列三公,没有他的同意,梁冀仍无法实现立刘志为帝的企图。梁冀恼羞成怒,说服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对于杜乔,因为他并不能直接妨碍梁冀的企图的实现,加上梁太后一向信任杜乔,所以梁冀并不急于把杜乔搞下去,只是因此对他更加忌恨。

闰六月七日,梁冀持节把蠡吾侯刘志迎接入宫,当天,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桓帝,梁太后继续临朝听政。此后不久,杜乔改任光禄勋。建和元年(147)六月,太尉胡广被免职,梁太后下令由杜乔接任。

自从李固遭废黜后,朝野上下陷入了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朝臣们已领教梁冀之专横,多唯唯喏喏,再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只有杜乔一如故我,保持一身正气,不肯向梁冀屈服,因此,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都把革新政治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而杜乔也正是继续不遗余力地同恶势力展开了抗争。

建和元年(147)七月,刚刚登上皇位一年的桓帝为了回报梁氏的拥立之功,下诏增加梁冀食邑3000户,封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为颖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的儿子梁胤为襄邑侯,中常侍刘广等宦官也同时被封为列侯。

对于这种褒恶贬善、赏罚不公的作法,杜乔坚决反对,他毅然上书。他说: “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无一不把任贤使能、奖功罚过作为治理天下的第一要务; 而亡国之君皆不能知人善任、明辨善恶。如今,陛下君临天下,不先征求贤能,却先封爵左右。梁氏一门以及宦官中卑微之辈都无功而受封赏,乖张错乱,无以言表。不赏有功,则无以激励贤能之士; 不罚有罪,则作恶之人将更加肆无忌惮。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其结果岂仅对政府造成伤害,甚至还要丧身亡国。陛下切不可不三思而后行。”奏章呈上后,如石沉大海,沓无音讯。

桓帝是由梁氏外戚一手扶持的,因此桓帝对与梁冀妹妹梁莹的婚约自然一口应承。八月间,桓帝封梁莹为皇后,准备迎娶入宫。梁冀想乘此机会显示一下他们梁氏家族的赫赫声威,要桓帝特备隆重的厚礼迎亲。杜乔根据旧有的典章坚决反对。梁冀自知理亏,只好作罢,只是心中对杜乔的怨恨又增加了一层。事后不久,梁冀又想请杜乔推荐他的党羽汜宫担任尚书,而这个汜宫正是因为贪污罪被杜乔弹劾去职的,杜乔当然不肯答应。而自从梁冀的妹妹被立为皇后以后,梁冀的权势更是无限膨胀,那里还容得了杜乔一而再、再而三的与其作对。于是,杜乔成了梁冀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九月份,京师洛阳发生地震,梁冀乘机把天降灾异的责任推到了杜乔头上,杜乔因此而被免职。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因为李固、杜乔一向刚直不阿,坚决反对外戚、宦官专权,在朝廷上极有声誉和影响,被外戚、宦官视为宿敌。他们虽遭罢斥,但随时都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因此,只要他们还活着,对外戚、宦官势力来说便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外戚、宦官势力并未因李固、杜乔被罢黜而放过他们,而是仍在寻找机会以对他们赶尽杀绝,永除后患。就在杜乔被免职后不几天,宦官唐衡、左悺便在桓帝面前诬陷杜乔说: “陛下在登极之前,杜乔跟李固一起坚决反对,认为你没有能力祀奉汉朝皇家的祭庙,真是可恨!”桓帝不禁对李、杜也心生怨恨。这样,一张杀人的网悄悄地向李固、杜乔罩了下来。

建和元年(147)十一月,清河国(今河北清河)人刘文跟南郡人刘鲔合谋发动反叛,称清河王刘蒜当统御天下,打算拥立刘蒜为帝。清河王刘蒜闻讯派兵捕杀了刘文、刘鲔。即使这样,有关官吏仍向朝廷弹劾清河王刘蒜,刘蒜因此被贬为尉氏侯,放逐桂阳(今湖南郴县)。刘蒜不堪忍受,愤然自杀身亡。

这件事本与李固、杜乔毫无相干,但梁冀却别有用心地把它与李、杜拥立刘蒜的旧事联系起来,诬陷李、杜与刘文、刘鲔通谋反叛朝廷,欲致他们于死地。但梁太后一向信任杜乔,不许法办,梁冀只好单单逮捕了李固,囚入诏狱。这一倒行逆施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李固的学生王调等人冒死为李固鸣冤,梁太后不得不下令释放李固。李固出狱之日,洛阳全城欢声雷动,到处高呼万岁。梁冀惊怒交加,以为留下李固终是心腹后患,于是怂恿梁太后再度把李固逮捕入狱,杀害了他。

梁冀杀害了李固以后,接着又把毒手伸向了杜乔。他派人威胁杜乔说: “如果你自己了断,那么你的妻子儿女还可以保全! ”杜乔没有见到朝廷的明诏,当然不会屈从于梁冀的恫吓。第二天,梁冀又派人骑马到杜乔家门前打探,没有听到里面传出哭声,知道杜乔并没有屈从于他的威吓。于是报告梁太后,不待太后答应,便派人将杜乔逮捕下狱,当天晚上就对他下了毒手。可怜这样一位刚直方正之士,就这样含冤死于非命了。

相关参考

汉朝 刘宽是怎样的人?刘宽人物历史评价?

刘宽一东汉汉安帝刘祜君临天下时,华阴县(今属陕西)有一富豪,名刘崎,他位居司徒,是当朝权势显赫的人物。每年,刘崎都主持对官员政绩行为的评价,并给空缺的官位推荐候选人。每次朝会,如若皇帝缺席,就由司徒刘

汉朝 种暠是怎样的人?种暠人物历史评价?

种暠种暠字景伯,洛阳(今属河南)人。种暠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定陶(今属山东)县令,积攒了万贯家财。父亲死后,种暠把三千万家产全都拿出来赈济宗族和乡里贫困的人。他从来不与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来往。种暠涉足仕途,

汉朝 东汉杨震是怎样的人?杨震人物历史评价?

杨震东汉永建元年(126)春,在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一支庞大的送葬队伍自陕县(今河南陕县)向西缓缓行驶。沿途有不少百姓观看,他们听说死者是个冤屈而亡的朝中大臣,人已死了两年,现在才回乡安葬。

汉朝 东汉王梁是怎样的人?王梁人物历史评价?

王梁建武元年(25)六月二十二日,晴空万里,刘秀在高县(今河北柏乡)南郊祭祀天地,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七月十一日,任命王梁为东汉的第一任大司空。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人。王莽末年,王梁在

汉朝 陈蕃是怎样的人?陈蕃人物历史评价?

陈蕃一东汉安帝初年的一天,在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平舆西北)境内的一家陈姓庄宅里,客人薛勤与主人一番晤谈后,又信步走入了庄宅角落里的一间屋子,去看望主人的爱子。只见屋内脏乱不堪,一片狼藉,一个英俊少年正

汉朝 朱儁是怎样的人?朱儁人物历史评价?

朱儁熹平二年(174),通往京师的大路上,尘土飞扬,一匹快马在风驰电掣般飞跑,伏在马上的人汗流浃背,满脸尘土,神情严肃,明亮的眼睛中透出刚毅和智慧。他面带倦色,疲惫不堪,看来是劳累已极,但他依然跃马扬

汉朝 东汉张禹是怎样的人?张禹人物历史评价?

张禹“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这诗句出自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咏史》。这里的“佞臣”,指的是西汉成帝时的大奸相——安昌侯张禹。时隔一百多年以后,东汉政治舞台上又出现了一位同名同姓

汉朝 东汉杜林是怎样的人?杜林人物历史评价?

杜林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杜林的父亲杜鄴,汉成帝、哀帝年间曾做过凉州刺史。杜林从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家中又多藏书,博学多闻,被当代人称为通儒。杜林青年时代出仕,先做郡吏。王莽失败后,天

汉朝 东汉周章是怎样的人?周章人物历史评价?

周章周章字次叔,南阳随县(今湖北随州)人。他开始步入仕途的时候,在南阳郡担任功曹。汉和帝永元四年(92),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周章的一生。汉和帝刘肇即位的时候,年仅10岁。窦太后临朝听政,她的哥哥窦宪

汉朝 胡广是怎样的人?胡广人物历史评价?

胡广在东汉宰相序列中,胡广是非常特殊的一个。30余年间,他三公轮流坐,侍奉了六个皇帝,始终四平八稳,稳居高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不倒翁”,时人称“中庸公”。一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潜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