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人怎样取名?什么是佤族连名制

Posted 佤族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人怎样取名?什么是佤族连名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人怎样取名?什么是佤族连名制

佤族盛行父子连名制。 佤族人的名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人的真名或者全名。男子的排行是长子叫艾,次子叫尼,三子叫桑,四子叫赛……女子的长女叫叶,次叫伊,三女叫安……

佤族的名有的取天干名,也有的取地支名,有些受汉文化影响,有的带有一种精神寄托。例如取“保”、“老”、“散”、“然”等,其意思为“保重”、“流传”、“掌管”、“坚硬”等。取“保”名是祝愿他长大后万事如意,得到保重;取“老”名是愿他成为名扬天下的好人;取“然”名是盼他像岩石一般坚硬,不怕艰难险阻。借此表达父母的理想和愿望。

一个婴儿出生,若排长子,生于属乙己的日子,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长女,可以取叶那或叶社。为避免和父母的名字重复,男孩可以取出生后三天的天干地支名,女孩可取出生前一天的天干地支名。

佤族称呼人的方式也很特殊,单呼排行表示敬重,单呼小名表示亲昵,称呼真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佤族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其名也要随着改变。男子为父后,要去掉排行,以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取代之,如名叫尼茸的男子,第一个孩子叫叶那,那么,他的父名便为“那茸”,称呼时可叫“那茸”,也可叫“更那”,“更”即父亲,意为“叶那她爹”。女子为母后,其名不改,但称呼时,可叫“咩那”即“叶那她妈”。

相关参考

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鼓风情园表演歌舞,为孩子

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鼓风情园表演歌舞,为孩子

佤族人是怎样“做鬼”和“叫魂”的 佤族祭祀

佤族祭祀——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的是"

佤族人是怎样祭祀“龙摩爷”的 佤族祭祀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

佤族人是怎样“祭虎豹”的 佤族祭祀

虎、豹佤语通称“西外”。佤族认为虎豹是兽中之王,是天神的使者。猎获麂子马鹿不算有本事,打到虎豹才算是好猎手,是真正的英雄,打到虎豹才能唱猎歌。猎获虎豹后,猎人一面派人跑回寨子报告头人,并通知家里作一些

佤族人日常都习惯怎样饮茶 佤族茶文化

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喝浓茶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绘画的原料是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

佤族在人去世后沿袭着怎样的丧葬习俗

佤族人死后,实行独木棺土葬。过去佤族认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灵魂叫走了,他的灵魂永远离开了他的肉体。在病垂危的时候,要杀猪、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认为病人的灵魂已去,要给其准备后事。人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