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Posted 佤族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传统祭祀活动。
在佤族聚居地区,每个佤寨都建有一个用于集会祭祀、载歌载舞的广场,镖牛活动就在佤族寨子的广场举行。
镖牛仪式既庄严又神秘。所用的水牛经过挑选,都是强壮的黑色公牛,一是佤族崇拜黑色,二是祭祀用的必须是水牛头。在他们看来,大角牛头是神圣之物,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是供奉神灵的祭品。
拴牛仪式开始,低沉悲壮的牛角号奏响、大木鼓敲起。副镖手带领佤族男子将两头牛牵到牛桩前用绳子拴好,然后互相巧妙配合,抛绳哄牛,既要用绳子把牛蹄栓住,又要躲避它防止被牛踢伤。紧接着,主持人宣布“请头人向镖手授镖枪”。
镖牛手在魔巴的带领下走向前,接受镖枪和敬酒,左手持镖枪,右手拿杯喝干敬酒,在魔巴带领下返回镖牛场,锣鼓歌舞队更加热烈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紧接着,主持人宣布“请头人向镖手授镖枪”,镖牛手在魔巴的带领下走向前,接受镖枪和敬酒,左手持镖枪,右手拿杯喝干敬酒,在魔巴带领下返回镖牛场,锣鼓歌舞队更加热烈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当主持人宣布“镖牛祭拜司岗里开始”时,佤族群众便吹响牛角号、敲响大木鼓。副镖手带领佤族男子将牛牵到牛桩前用绳子拴好,魔巴、两名持长刀壮汉、镖牛手、抬酒壶和酒杯的佤族姑娘、锣鼓歌舞队从指定地点敲锣打鼓列队入场。
镖牛镖牛的第一步由佤族大摩巴(祭师)进行祈祷,向围观的人群抛洒新米,祈求神灵保佑。同时,在牛左肋间心脏位置做好标记,以便让镖手一镖致命。镖牛手接过佤族姑娘的酒杯,绕牛一圈喝干杯中酒,举着镖枪来到牛的左边。喧闹的广场顿时安静,时间彷佛凝固。
镖牛手手持长镖上前,对准牛的左肋间,猛力刺中牛的心脏,一举把牛镖死,众人齐声欢呼“猛!猛!猛!”魔巴上前确认牛镖得好不好,然后指挥男子把牛头取下,副镖手抬着牛头,主镖手跟随其后,到主席台前,向头人汇报镖牛情况。
头人走下主席台检阅牛头,并以水酒向主镖手表示祝贺,大摩巴分别将鲜红的牛血涂抹在镖手身上,让带有神秘特性的牛血给其家人带来吉祥,全场锣鼓齐鸣、歌舞狂欢。同时,安排人员剖开牛腹,取出内脏,分割牛肉,参加活动的见者有份。随后,请观众抚摸牛头,可保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镖牛结束后,用牛头祭木鼓和司岗里。
相关参考
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
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
勒佤人认为佤族起源于“司岗里(岩洞)”,布饶人则认为佤族起源于葫芦,或是天神创造了达古亚和叶里,由他们繁衍人类;或是由达能在女始祖烨奴姆(又称妈农)身上沫了口水,因而妈农生育人类等等。无论勒佤人是出自
2009年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于5月2日至3日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隆重开幕,这个狂欢节是自04年以来云南沧源县着力打造的一个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于每年的5月1日到4日在美丽的佤族聚居地沧源举行。“
佤族祭祀——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的是"
虎、豹佤语通称“西外”。佤族认为虎豹是兽中之王,是天神的使者。猎获麂子马鹿不算有本事,打到虎豹才算是好猎手,是真正的英雄,打到虎豹才能唱猎歌。猎获虎豹后,猎人一面派人跑回寨子报告头人,并通知家里作一些
关于族源,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据西盟地区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思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