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刘备夷陵连营是个大败笔

Posted 节奏

篇首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刘备夷陵连营是个大败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刘备夷陵连营是个大败笔

作为三国三大战之一,也是世人心中重要转折点的夷陵之战,一直以来都将刘备推上风口浪尖。其夷陵七百里连营,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让很多后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特大的败笔,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看清真相后,你会发现,这场大战,就算是换成诸葛亮,也会这么做,而造成对刘备批判颇深的原因,只因此人太会带节奏! 我们先来看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 ”七百里连营”这件事的。 《三国志•吴主传》:「 ”蜀军分居险地,前后五十余营。” 《三国志•陆逊传》:「 ”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也就是说,刘备率兵东进,前后总共驻扎了五十余个营地,从巫峡、建平到夷陵,延绵七百余里。 「 ”七百里连营”这个说法算是对上了,不过,这五十余个营地,是否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挨个均匀的铺在七百里沿线呢?并不! 《三国志•陆逊传》:「 ”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后《资治通鉴》原文引用) 由此可见,当时刘备的主力军,大概有四十余营,剩下的十余营,才是沿途铺在七百里沿线的。也就是说,「 ”分散兵力”这个锅,刘备是不用背了,其主力军队,都在夷陵一带作战一线。 再反观陆逊一方的情况呢? 从《三国志•陆逊传》里可以得知,陆逊对刘备的这种军事部署,是很慎重的,一时间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只是静观其变。其部下将领更是说出「 ”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这样的话,侧面印证刘备的「 ”连营”部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恐怕就算是换作诸葛亮过来,也不会像演义中一样,大肆指责刘备。 不过,说到底,刘备并不是没有犯错,只是犯的错误根本,不在连营上,而是在放弃了水陆并进上,在久攻不下的麻痹大意上,被陆逊发现了漏洞,前后夹击,火攻制造混乱,这才得以大败蜀军。 「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既然如此,刘备的「 ”连营”战略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可为何后人都说刘备不该连营呢?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的带节奏,这个人就是曹丕。 《三国志•文帝纪》:「 ”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呼!” 后世所有说刘备不懂兵法,连营错误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曹丕的这句话。可是,细想一下,刘备的军事水平就算不是顶级的,但比起曹丕来讲,至少还是绰绰有余吧?那既然如此,曹丕评价的这句话,又有多少真正的意义呢?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丕乱带节奏,夷陵这一战,刘皇叔固然有错误,但终究不会广泛传播他的「 ”连营”错误。如果刘皇叔有机会,相信他一定会对曹丕说一句:「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夷陵之战蜀军输在连营

蜀汉主君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于西元221年带着蜀汉数十万大军伐吴,对此孙权派大都督陆逊迎战,史称「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对于这场战役,曹丕分析,刘备在这场大战中会惨败的关键是施行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如果不连会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真的错了?专家:没错,只怪陆逊太厉害导语: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建立有多难,刘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后,陆逊为何不追击刘备杀入蜀汉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三国ID:shuosanguo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后,陆逊为何不直接追击刘备杀入蜀汉?其实这太难了~众所周知,夷陵之战是蜀国国运的转折点。当时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新率数万精兵出征东吴。而东吴

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是谁 火烧连营刘备为什么会失败

  火烧连营大败的是谁?在演义里面,火烧连营一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但是关于这场的双方,你都了解吗?和(qiwen8)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连营后,陆逊指挥东吴人马,对刘备进行了疯狂的追击,几

历史人物 陆逊简介,因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而一战成名

人物生平吴郡士族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少年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兴平元年(194年),因袁术和陆康不和,袁术派遣

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夷陵之战是一场以积极防御成功扭转战局的著名战役,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过后,三国鼎立的平衡局面维持了数十年之久,而也为东吴和蜀汉后来联手灭魏做下了铺垫。经此一战,蜀汉的刘备

刘备一生两大败笔,错认1个兄弟,轻信1个小人

论三国,就要讲刘备、张飞、关羽三个桃园结义,就要讲到曹操等,三国有许多可以讲的,而在刘备的一生中,从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成为蜀汉开国皇帝也是相当励志,但他一生却有两大败笔,错认1个兄弟,轻信1

三国历史 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夷陵之战是一场以积极防御成功扭转战局的著名战役,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过后,三国鼎立的平衡局面维持了数十年之久,而也为东吴和蜀汉后来联手灭魏做下了铺垫。经此一战,蜀汉的刘备

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针对蜀

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针对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