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Posted 刘备 夷陵之战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

针对蜀汉的进攻,“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陆逊部署如下:

(1)虎威将军朱然,率军五千总镇江陵。

(2)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率军数千镇守当阳,麦城,夷陵一线,防止蜀军从北面突破,同时监视魏军从襄阳宛城南下。保障陆逊军团右翼的安全。

(3)安东中郎将孙桓率军数千镇守江南夷道,保障陆逊军团左翼的安全。

(4)步骘,鲜于单率数千人屯扎在荆南长沙一线,防止蜀军偏师和武陵蛮夷兵。

(5)陆逊主力约三万人屯于猇亭。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演义中说刘备有70大万,陆逊5万。而历史记载中怎么着也找不到70万,而陆逊确实有5万。可见演义惯用的吹嘘手法,夸大了陆逊的胜利。那么刘备到底有多少呢?

记载刘备有4万先锋进攻,自己率主力随后进发。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一下,主力有多少?整个夷陵山路峡道数百里,先锋必须拿下所有通道,大军方可通过,整个山路不可能驻扎太多军队,而且太多的军队也是浪费,根本用不上,除非水路直接进攻,刘备没有用水路直接进攻,说明军队数量不多。拿70万在狭窄山路上吃干饭等前锋扫清道路,不现实也不可能。更不用说,刘备不可能短期从变出70万军队,袁绍、曹操、刘备鼎盛时期都没有到达70万。

而且有记载刘备被火烧后,败退中有只1万军战死。《傅子》记载:“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这个“杀八万”就是打败8万的意思,只有刘备一人逃走。可见一共8万。前锋4万,加上江北防守曹魏的黄权5000人,江南沙漠和的蛮兵数千人,分兵进攻江南夷道的2万,刘备直接身边只有1万人!!!(惊恐!)与三国志中记录的败退中战死1万相符合。但实际上撤回蜀国3万人马,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投降曹操5000,与蛮兵各自散去5000,实际损失于陆逊的人马只有4万。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分析可见,陆逊是抛开其他诸军,直接火烧与进攻刘备中军大营。而刘备直接主力4万,早把军队分兵江北监视曹军5000人,从江南跳开夷陵进攻夷道2万,马良5000人并收复蛮兵数千人。陆逊用火进攻时,是绕开诸军不战而直接赵刘备决战,刘备一败,整体就崩溃了。

战役的关键在于,刘备的1万人马不能坚持到诸军来救援时。分兵进攻孙恒与分散歇凉是直接败因。

直接败因:8万对5万,进攻方本没有多少优势,防守方在坚城固寨下优势明显,而刘备分兵太多,自己手中只有1万,陆逊分兵之后,直接手中有主力3万。分兵进攻孙恒与分散歇凉是直接败因。

胜机在哪里:还在于水军直接前进

在水军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决集中主力在猇亭与陆逊对抗、消耗战。攻坚战绝不能松紧。

或者直接从江南进攻,绕开夷陵,从夷陵背后发起进攻,比具备胆识。假如诸葛去战,必然此招。当然这就必须用水军前进。陆逊要防住此招,必不敢用主力在猇亭死守,此法不攻自破!破猇亭后,一马平川,陆逊只能退守江陵了。

刘备在他的势力范围里提倡的是光复汉室但是他讨伐吴国的行为却是违背了这一基础而且在当时,蜀国的实力是最弱小的(虽然有诸葛亮).还有就是在刘备失去荆州后,他失去了战略优势蜀国内部也不统一(这点在诸葛亮死后突现出来了)。

相关参考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三国时期里刘备对东吴孙权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三国时期里刘备对东吴孙权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三国时期里刘备对东吴孙权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

历史军事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双方兵力是多少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三国时期里刘备对东吴孙权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

夷陵之战蜀汉的损失远大于想象,为何仍能生存下去

吴蜀夷陵之战,以往一般认为双方都只有四五万兵力,不算特别大的战争,但实际参战人数应该比这多得多,是双方倾尽国力的一场总体战。而总体战中大败亏输的刘备,在战后承认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了蜀汉灭亡。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

  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时期里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古代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例,是影响时期历史进

苻坚有优势有兵力,在淝水之战为何大败而归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苻坚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东晋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的时候,前秦的统帅苻坚亲自率领百万雄师南下与东晋谢安率领的仅仅八万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众人皆说这场战役赢

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夷陵之战的双方兵力在三国时期的大大小小战役中,算是参与人数众多的,而且这次蜀汉的主帅是刘备,让这次战役的历史影响深远。后世通过历史文献考据,东吴和蜀汉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几,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夸大,东吴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后败得到底有多惨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

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夷陵之战是一场以积极防御成功扭转战局的著名战役,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过后,三国鼎立的平衡局面维持了数十年之久,而也为东吴和蜀汉后来联手灭魏做下了铺垫。经此一战,蜀汉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