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苏轼对出的下联,让使者心服口服
Posted 使者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苏轼对出的下联,让使者心服口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苏轼对出的下联,让使者心服口服
北宋虽然算是大一统王朝,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非常发达,但它的疆域面积却很小,与汉唐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军事实力也相对较弱,周边的敌人不少,最难对付的是北方的辽国。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两次出兵北伐,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从此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
辽国的野心也很大,想要南下把北宋灭掉,并于公元1004年大兵压境,宋真宗吓得要迁都,但在宰相寇准的带领下,于澶州之地击败敌军,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后来,辽国内部出现了问题,导致其国力衰弱,但对于北宋来说,它依旧是个劲敌,每年还要给辽国不少银两和布匹等财务。
有一年,辽国皇帝派使者来到大宋的都城汴京,使者为人相当傲慢,说话的口气也非常嚣张,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宋神宗虽然很生气,但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并没有把怒气表现在脸上。在朝堂之上,使者说道:“听闻贵国人才济济,我这里有一个上联,不知能否有人能对出让我满意下联呢?”
听了他的这句话,大臣们都气的不行,心想:这明显是觉得我大宋没有能人,必须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否则真会被他看扁了。坐在龙椅的宋神宗,稍微思考了一会,就让太监把翰林学士苏轼叫来,让他与使者过过招,让辽国使者见识一下大宋才子的厉害。
接到皇帝的圣旨后,苏轼火速赶到大殿,此时的苏轼早已名满京城,只是使者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认为苏轼的才华肯定不如自己,张口给出了一个上联:“三光日月星。”虽然只有五个字,猛一看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此联非常刁钻,估计是辽国使者绞尽脑汁才想到的,文武百官都替苏轼捏把汗。
在使者看来,自己出的对子堪称绝对,面前的苏轼必然对不上来,他连嘲笑的话语都想好了。然而,苏轼笑着说:“我还以为是多难的对子呢,原来不过是小儿科,请听我给的答案。”随后,苏轼就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使者听完就惊呆了,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如此有才,真是小瞧他了。
还没等使者回过神,苏轼又说:“其实啊,我想到的下联不止这一个,你还要不要听一下其他的呢?”使者点头表示愿意。苏轼针对那个上联,接连又给出两个下联,分别为“两朝兄弟邦”和“四德元亨利”。对于“两朝兄弟邦”,使者觉得还不错,但后一个却不理解,就问道:“我也熟读《周易》,四德应该包括元、亨、利、贞,你却少了一个‘贞’,所以这一联对仗不工整。”
难道苏轼出现失误了吗?当时不是,随后他就给出了解释。原来,宋仁宗的名字为“赵祯”,而“贞”与“祯”是同音字,为了避皇帝的名讳,就故意把“贞”给省略。听完苏轼的解释,辽国使者心服口服,收敛了之前傲慢的态度。
据说,王安石曾出过这样一个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备注:当年两个立春,且是闰八月)苏轼至死都没对出下联,你能对出来吗?
相关参考
宋朝是文人的温房,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了不起的才子佳人,有男子、也有女子。比如说,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还有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个故事就与苏小妹有关。苏小妹与苏轼的关系非常好,两人是兄妹更
说起对联,人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在古代,几个才子相约一起用对联来切磋文采,妙趣横生。确实,对联是古代才子们消遣娱乐的一个好办法。古代的对联高手有很多,说到最著名的,就要属北宋文豪苏轼和他的好友佛印和
苏轼以极为耀眼的才华,碾压同时代绝大多数文人,写词是他的拿手绝活,散文功底也称得上一骑绝尘。除了诗词和散文,苏轼还有一个强项,即擅长对对子,在这方面颇有自信,一般人绝非其对手。自信源于实力,当年辽国使
历史上的对联高手有很多,比如说北宋文豪苏轼和他的好朋友佛印和尚,明朝才子解缙,还有清朝才子纪晓岚和乾隆皇帝。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乾隆不是写了4万多首诗都没有流传吗,这种文学功底怎么会是对联高手?确实,
对联,俗称对对子,起源于五代十国,如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许多对对子的高手,我们熟知的有北宋文豪苏轼和他的好朋友佛印,明朝大才子解缙,清朝大才子纪晓岚。这些人能被我们熟知,很大一部分与他们
说道中国的对联文化,上可至五代十国,下可至明清,对联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中经久不衰,反而如同甘醇的酒酿,越发浓厚。直至今天,对联依旧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的必需品,对联对于人的作用无外是这几条,一者可
古代人没有特别的娱乐措施,逢人就来对对子就是一大乐趣,那些对仗工整,精妙绝伦的对联也会弥留至今,让后人也津津乐道。对对联不仅可以展现出双方的聪明机智,也能让才女们成功找到如意郎君。清朝时期,富家千金也
明朝正德年间,福建莆田一座小山村,出现了一个神童,他的名字叫康大和。他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痊愈后脸上留下许多麻点,小玩伴都嘲笑他,甚至给起了很难听的外号。上天是公平的,没有给康大和一张英俊的脸庞,
历史上的对联高手也有很多。比如说北宋文豪苏轼与佛印禅师,明朝才子解缙。而清朝,则有大才子纪晓岚。纪晓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还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最后升至协办大学士。在职期间,纪晓岚编撰了多部文学典
清代的大才子纪晓岚,出身书香门第,十岁时就能出口成章,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长大后,与其他读书人一样,纪晓岚也想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学习非常的刻苦,每天都读书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