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才子凭借下联高中状元
Posted 状元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才子凭借下联高中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才子凭借下联高中状元
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最重要方式,对于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几乎称得上唯一选择。由于朝廷录取名额有限,每次会试只能有几百人上榜,赐予进士出身,而状元有且仅有一名,钦点哪位考生为状元,要看皇帝的心情。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殿试时出一上联,一位才子凭借下联高中状元。
此人原名叫马乐,后来为了避讳“永乐”的年号,皇帝特意赐名为“铎”。马铎早年时运不济,刚出生没多久,生父就把他和母亲王梦蛟送给别人,不是父亲太绝情,实则出于无奈。王梦蛟身为小妾,一直被正妻许氏记恨,许经常用各种手段折磨王梦蛟母子,丈夫又是妻管严,不敢把许氏休了。
思来想去,丈夫担心许氏心肠狠毒,对母子二人下毒手,请来相交多年的好友李元善,把小妾王梦蛟和幼子马铎托付给他,并诚恳说道:“欲存吾嗣,必使梦蛟有所托,我知你家室尚虚,决心以梦蛟相送,请勿辞。”从此之后,马铎与母亲跟着继父李元善生活。
李元善很善良,把养子马铎视如己出,不惜重金请最好的私塾先生教他读书。马铎从小就非常懂事,自主学习能力超强,头悬梁锥刺股,每天读书到深夜才睡觉,年纪轻轻考中举人。他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为人谦虚有礼,乡里人无不称赞他品学兼优。
不知为何,此后多年间,马铎求学之路始终不顺,连续参加多次会试均名落孙山。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马铎已年过四十,青丝变成白发,妻子劝他不要那么固执,安安稳稳生活也挺好,不一定非要考取功名。但是,马铎没有放弃梦想,相信自己必然会成功。
永乐十年,44岁的马铎再次赴京赶考,盘缠都是从亲戚家里借来,结果这一回金榜题名。放榜当天,马铎露出久违的笑容,顿时倍感轻松,随后大臣通知他参加殿试。明成祖亲自批阅考生文章,发现马铎和林志文采不分伯仲,一时间犹豫不决,不知该钦点谁当状元。
咱们都知道,朱元璋虽然是大老粗,却对对联情有独钟,朱棣在父亲朱元璋的影响下,也非常喜欢对对子,而且水平很高。于是,朱棣突然来了灵感,决定以对联的方式,让马铎和林志分出高低,他出的上联为:白扇画梅,日日迎风花不动!
林志思考半天,一点头绪都没有,而马铎随口对出下联: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一旁的林志心服口服,明成祖朱棣喜不胜收,笑着说:真状元之才也。就这样,四十四岁的马铎高中状元,算是大器晚成。更值得一说的是,同父异母的弟弟李骐,六年后也被钦点为状元,留下“一母两状元”的千古佳话。
相关参考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古以来,封建社会的文人都将科举入仕当作功成名就的最佳途径,科举中的最高荣誉便是状元,考科举的,没有哪个人不想高中状元的
孔圣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华,也不可能精通所有学问,甚至在某方面还不如普通人。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叫罗洪先的状元,一次坐船回老家的时候,在船上与船夫聊天,船夫随便出了一个
历史秘闻 状元坐船回家,船夫出了一个上联,状元至死都没有想出下联
孔圣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华,也不可能精通所有学问,甚至在某方面还不如普通人。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叫罗洪先的状元,一次坐船回老家的时候,在船上与船夫聊天,船夫随便出了一个
林大钦,明代潮州府海阳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喜欢苏轼的诗文,几乎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并把苏轼看作偶像。十几岁的时候,由于家里发生变故,加上父亲因病去世,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已考中秀才的林大钦,
历史上那些个有名的才子,像北宋的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缙和唐伯虎,清朝的纪晓岚和李调元,均在对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对子,像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秃驴何在?东坡吃草!”,可谓是巧妙至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也称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它讲究的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一副上佳的对联,足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在古代,文人相交,以文会友,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起源于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在一年的除夕把两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又叫“春联”,而后以此为制,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起源于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在一年的除夕把两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又叫“春联”,而后以此为制,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对联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从春秋战国至今,对联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文人墨客传播与交流,明清时期,对联文化一度达到了顶峰,虽说有着皇帝的推波助澜,但是也
中华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沉淀,在古代农耕社会,充满智慧的老祖先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载体,它们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也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而对联作为独立于诗词歌赋等之外的特殊文化,它雅俗共赏的特性,迅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