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童寯人物简介

Posted 建筑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童寯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童寯人物简介

·童寯



童寯,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童寯,满族,字伯潜。1900年10月2日出生于奉天省城东郊(今沈阳市郊)。家庭世代务农,父亲是家族中第一代读书人,晚清岁贡,经殿试后钦点七品,回乡先后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和省教育科长等职。童寯8岁进蒙养院,1910年,入奉天省立第一小学,1917年,考入奉天省立第一中学。这一阶段正值推翻满清王朝和军阀混战时代,东北又饱受日本侵略之苦,因而 “渴求和平”、“建设富强中国” 和 “读书救国”、“科学救国”成为他的理想。1920年,中学毕业后去天津新学书院专修英语,次年夏天,先后参加唐山交通大学和北平清华学校 (清华大学前身) 高等科入学考试,均以优异成绩通过。他学习勤奋,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英文和绘画更为突出。还被选为 《清华年刊》艺术组成员和美术编辑,举办过个人画展。1925年升入大学科,获得留美资格。同年秋,公费赴美,就读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与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等先后同窗学习。在校学习刻苦勤奋,同学间以从不涉足娱乐场所而广为传闻。在校学习期间,先后获全美大学生设计竞赛一、二等奖牌各一枚。1928年冬,以3年修满6年全部学分,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提前毕业,接着在费城、纽约两地建筑师事务所实习、工作各一年。1930年春,赴欧洲英、法、德、意、瑞士、比、荷等国考察建筑,最后经东欧、苏联回国。旅欧期间,西欧古代文明和瑰丽建筑遗迹,以及生机勃勃的新建筑,使他为之振奋和叹服,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写生画作品。

从欧洲回国即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先后任教授、系主任。1931年,九一八事变,建筑系被迫解散,他帮助学生脱离险境后,自己也举家迁住北平。年底应陈植之邀赴沪,后来与赵深、陈植合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37年,上海沦陷,次年接受资源委员会技术长官叶诸沛之邀辗转至重庆。后在贵阳开办“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分所,完成省立陈列馆、科学馆、图书馆和清华中学等许多建筑设计。1944年,应中央大学建筑系刘敦桢之邀抵重庆,在授课之余继续建筑师业务。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其他著名建筑师应聘,中央大学建筑系一时人才荟集、蒸蒸日上,这就是中央大学建筑系 “沙坪坝黄金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他仍往返沪宁两地从事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业务和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职任教于南京大学建筑系。1952年,院系调整,他在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任教授。

晚年他带研究生并潜心从事研究著述,即使在动乱的年代身处逆境也不中止读书写作。曾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和江苏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设计一批在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建筑作品



20世纪初,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和建筑技术发展,商业和文化娱乐活动增加,出现了新型公共建筑,特别是在大城市,规模较大的银行、图书馆、医院、饭店和影剧院都在兴建,这些建筑工程设计多由外国人包揽。此时也开始出现一批曾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建立大小不同的建筑师事务所,童寯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在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中,童寯负责绘图房业务。1932—1951年,他主持或参加的工程项目有100多项,最具有代表性的有: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和官邸,以经济、实用、富有民族特色而取代宫殿式的设计方案中标。建成后的这幢建筑以线条简洁、比例匀称,体态端庄而受到称赞。将传统民族风格进行简化和提炼,突破了这时期多沿用的大屋顶式样,成为创造现代民族风格成功的实例。此外还有1936年建成的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这幢建筑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手法,上部以少许琉璃花饰点缀,气势宏伟,可惜毁于战火。其他还有1931年的南京下关首都电厂、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首都饭店、首都地质矿产陈列馆等。抗日战争时期在内地设计建造的有重庆炼铜厂、贵阳花溪中学、大夏大学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设计建造的公路总局、航空工业局、美军顾问团公寓等一批优秀而有特色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在现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三巨头,在抗日战争期间3人分处三地,都做了不少工程。3人均重视创造性地发扬传统,勇于向陈腐观念挑战。童寯和其他老一辈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努力和成就,奠定了中国建筑师的实力地位。

热心为建筑教育事业终身耕耘



童寯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对教育赤诚之心感人至深。在东北大学任教期间,当其他教师因种种原因离职时,他一直坚守岗位。九一八事变后,被迫离开沈阳,亦将建筑系部分图书资料随身携带,几经辗转迁移,直到解放后尽数归还东北大学。在他于沪安定后,即通知逃亡的建筑系学生到上海,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法为学生修毕未竟学业。对关内无经济来源的东北学生,他总解囊相助,还设法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他这种热心为建筑教育事业的精神在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中广为颂传。

从1944年在中央大学建筑系兼职、任教一直到1951年,专任教学工作,他认为“建设我们这样大国,仅靠几个建筑师不行,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建筑师。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对建筑有科学的认识”。在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培养出一大批建设人才,许多人成为教授、学者以及著名的建筑师。

他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他精通英文,通晓德、意、法多种文字,又能博闻强记。博大精深的知识,深邃睿智的见解,成为学生和老师的“活字典”,不时为师生答疑解惑。

童寯在晚年更加勤奋著述,是指导硕士生和我国第一批博士生的导师。1982年,重病住院期间,在7月中旬南京的酷暑下,在病室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强忍疼痛,挥汗为大百科全书撰写条目,为教师研究生答疑和修改教师英文讲稿,他在教育园地上耕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我国传统园林研究的先驱



园林在我国有数千年发展历史,但仅有明清少量遗迹存在,比较系统而完整地论述造园原则、要素、经验等理论专著应推明代计成的“园冶”,其他则散见于诗文、绘画以及方志小说。童寯在30年代初于上海工作期间,即用工作余暇遍访苏、浙、沪60多处园林,只身一人不辞劳苦踏勘、调查、测绘、摄影,又广为收集资料文献,1937年,完成《江南园林志》 一书,这是近代最早一部用科学方法论述中国造园理论的专著。包括园林历史沿革、境界、中国诗、文、书画与园林创作的关系以及中国假山发展等众多内容。书中许多园林今早已荡然无存,其测绘图纸和照片都格外珍贵。学术界公认《江南园林志》是近代园林研究最有影响的著作。该书完成后即经建筑营造学社建筑学家刘敦桢介绍出版,梁思成看后在致童寯信中说 “拜读之余,不胜钦佩”。后因 “芦沟桥”事变,学社南迁而中辍,直到1963年,转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近代研究中国园林的著述甚少,用外文介绍中国园林艺术成就更属阙如,致使外国人得到东方园林有以日本为代表的错误认识。有感于此,他晚年用英文撰写“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n China”(东南园墅),这就是生前在病床上为之定稿的著作。反映他对中国园林艺术的挚爱和在园林研究上的成就。

童寯先生作为建筑师他好吟咏,又娴六艺,他的绘画作品使专业美术家也为之赞赏。广博知识和深湛的文化修养使他能在中国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上达到了很高境界。

近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我国古代建筑虽经几千年的发展,对传统建筑进行科学地研究还是始自本世纪初。一批批从海外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的学者成为近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童寯30年代即对中国园林着手研究,著有《江南园林志》,其后还发表关于园林建筑风格、形式,中西建筑影响和中西比较方面论文多篇,之后的40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在30年代初进行园林调查时,曾被误认为是日本奸细而两次被警察局拘留,在动乱的年代里也能保持他那不媚俗,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性格。

30年代沪、宁等地“大屋顶风”盛行时,他从建筑经济、功能以及时代进步、新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考虑,对搬抄大屋顶持否定态度。他说:“现代建筑物,……在用低造价谋取更大使用空间方面,平屋顶与中国建筑艺术揉成一体,或是与潮流分道扬镳,寺庙式屋顶肯定已经过时……钢和混凝土的国际式将很快得到普遍的采用”、“中国建筑今后只能作为世界建筑一部分,就像中国制造的轮船火车与他国制造的一样,并不必有根本不同之点。”他还满怀信心地展望“中华民族既于木建筑上曾有独到贡献,其于新式钢骨水泥建筑,到相当时期也自能发挥天才……中国建筑于汉唐之际,受佛教许多影响,不但毫无损失,而且更加典丽,我们悬悬于中国建筑的命运,希望着另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他对建筑发展的方向和旧传统必然会被抛弃有极明确的判断。晚年在他《近百年西方建筑史》中,他能肯定新结构和技术的发展前途,如60年代西方建筑外形上出现把钢框架暴露于玻璃幕墙之外时,他说:“对这种发展,抱有不同成见的人,初看可能不大习惯,但只要是通过计算分析而不是从空想出发,这种处理手法迟早会被接受。”

他虽受过学院派严格古典技法训练,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深厚的感情,但在理论研究上,坚持科学立场与判断,始终歌颂进步、革新、创造,而批判保守、落后、复旧。

童寯天性澹泊宁静,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不为世俗名利所惑,有极固执的文化立场,因而他能不为时俗所移,这种锲而不舍恒定地追求和他的智慧、勤奋,使他在建筑学界诸多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简历



1900年10月2日 生于奉天省城东郊 (今沈阳郊区)。

1921 —1925年 北京清华学堂读书。

1925—1928年 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就读,获硕士学位。

1928—1930年 在美国费城、纽约两建筑师事务所实习、工作。

1930—1931年 任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31—1937年 与赵深、陈植在上海共组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1938—1944年 在重庆、贵阳设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分所。

1946—1949年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

1944—1983年 任重庆南京中央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1983年3月28日 逝世于南京。

主要论著



1 童寯. 北平两塔寺. 上海: 《中国建筑》,1931.

2 CHUIM TUNG,Chinese Gardens,上海T\'ien Hsia Monthly,1936.

3 CHUIM TUNG,Architechural Chronicle上海T\'ien Hsia Month-ly,1937.

4 CHUIM TUNG,Foreign Influence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上海T\'ien Hsia Monthly,1938.

5 童寯. 中国建筑的特点. 上海: 战国策,1941.

6 童寯. 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公共工程专刊,1945.

7 童寯. 江南园林志.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2.

8 童寯. 新建筑与流派.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2.

9 童寯. 日本近现代建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10 童寯. 造园史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1 童寯. 苏联建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2 童寯. 近百年西方建筑史. 南京: 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

13 童寯. 童寯画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14 童寯. 童寯素描选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15 童寯. 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 China.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

16 童寯. 外中分割. 建筑师,1.

17 童寯. 北京长春园西洋建筑. 建筑师,2.

18 童寯. 随园考. 北京: 建筑师,3.

19 童寯. 外国纪念建筑史话. 建筑师,5.

20 童寯. 建筑科技沿革. 建筑师,10. 11. 12. 14.

21 童寯. 中国园林对东西方的影响. 建筑师,16.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