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干福熹人物简介
Posted 玻璃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干福熹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干福熹人物简介
·干福熹
干福熹,光学材料科学专家,我国数字光盘存储技术的早期创导者。长期致力于各种光学玻璃及新型光学材料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在为我国研究生产了多种光学玻璃、耐辐射光学玻璃、高能量输出激光钕玻璃、可调谐激光材料、超长波长红外光导纤维以及研制开发数字光盘存储技术和材料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
干福熹,浙江杭州市人,1933年1月生。1952年浙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设在长春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 工作,在老一辈科学家龚祖同和王大珩的指导下,投入到开拓我国光学玻璃的研制中,以他为组长的光学玻璃熔制组成功地熔制出我国第一批急需的光学玻璃,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光学玻璃研制基地,推进了我国光学玻璃产业的形成。60年代初,干福熹承担了我国军工急需的耐辐射光学玻璃的试制研究工作,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代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196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干福熹主编的70多万字的《光学玻璃》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光学玻璃物理化学基础、系统、品种和工艺的专著,也是对我国光学玻璃研制工作的系统总结。
光学玻璃是多品种和多组成的,而对制成的光学玻璃的光学性质要求准确性很高,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就想根据玻璃成份来判断制成玻璃的性质,或者根据特定要求的物理性质能很快设计出玻璃成份,但是无机玻璃一般是多组份的,由于对玻璃结构缺乏了解,对玻璃性质没有系统研究,长期以来决定玻璃成份和制造工艺一直处于凭经验摸索阶段。1956年干福熹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去苏联学习。从师于当时以研究玻璃态结构和建立氧化物部分性质计算体系而闻名于国际玻璃界的A.A.阿本教授。在导师阿本的影响下,他收集和分析了大量有关资料,经过艰苦探索,60年代干福熹以结构化学观点研究硅酸盐玻璃成份和性质的关系,推导出硅酸盐玻璃物理性质新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包括36种氧化物的硅酸盐玻璃的八种物理性质,在当时是国际上最为完整的。其研究成果写成了专著《硅酸盐玻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一书。在70年代,干福熹研究了非硅酸盐玻璃,如硼酸盐和磷酸盐等无机氧化物玻璃的性质变化规律,分别推出各类氧化物玻璃性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整个无机氧化物玻璃物理性质统一的计算体系。接着还确定了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等非氧化物玻璃物理性质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整个无机玻璃物理性质的计算体系。该计算体系包括50种氧化物、17种氟化物、12种原子的无机玻璃的十五种物理性质的计算。这样完整的计算体系至今在国际上还是空白。同时,在国内外首先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计算玻璃性质和设计玻璃的成份,编制了性质计算和成份设计的程序,并建立了数据库,使得以往难以想象完成的多组份玻璃成份的自动设计也可以实现,使玻璃的计算工作产生了新的变革。这些研究成果汇集于专著《无机玻璃物理性质计算及成份设计》一书中。国内外同行专家认为干福熹所建立的新的计算体系是玻璃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
1960年激光技术在国际上诞生,干福熹便立即致力于开拓我国激光材料的研究。并于1962年,仅比国外迟一年就研制出了掺钕激光玻璃,在我国建立了第一台钕玻璃激光器,此后二十年中开发出我国激光钕玻璃品种系列,开始了激光钕玻璃的试制生产,是我国高能激光玻璃和激光纤维等新型激光材料的研究的开端。他对我国激光材料的发展作了系统全面的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总结在已出版的专著《激光材料》中。
目前的固体激光器都以稀土离子作为激活离子。干福熹自60年代初开始研究激光玻璃时,就已经系统地研究了硅酸盐玻璃中各种稀土离子的光学性质、吸收和发射光谱。他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玻璃中12种稀土离子光谱的系统数据,并于1965年在国际上最早报导了掺钕磷酸盐玻璃的激光特性。70年代,干福熹又以钕离子为代表系统地研究了掺钕玻璃组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关系。他根据实验相继建立了各种测试方法,定量地确定了钕玻璃的能级和各种光谱参数,获得了光谱参数与激光参数的直接关系,发现了掺钕激光玻璃的发光寿命、发光强度、量子效率等与玻璃组成和玻璃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80年代初,干福熹系统地研究了玻璃中稀土离子间的激光能量转移过程,搞清了稀土离子间的敏化和猝灭机制,在较大的无机玻璃范围内验证了无机玻璃化学键性质对发光中心的一些光谱参数的影响规律。干福熹所发表的数据和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SpringerVerlag国际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出版社约请他写的《玻璃的光学和光谱性质》一书中,反映了他多年来这方面的成就,该书的出版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自1982年起,干福熹专心致力于开拓光信息材料新领域。自1985年起,干福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超长波长红外光纤通信的物理基础研究”,开展了新型光学材料——特种光导纤维和激光纤维的系统研究,特别在非氧化物玻璃和纤维的结构、光学和光谱性质方面获得了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总结在已出版的《超长波长红外光纤通信》专著中。
干福熹是我国数字光盘存储技术的最早创导者,十多年来他主持了 “七·五”、“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国产原料和自行开发的工艺,最早研制出实用化的可擦重写磁光光盘和可记录有机CD光盘等,建立了我国数字光盘研究和开发基地,对发展我国光盘存储技术并推动相关产业起了重要作用。干福熹在开拓光盘存储技术时,抓住光盘存储薄膜和记录畴的结构、光学和光谱性质以及光存储机理等基础研究。发现初始沉积的非晶态薄膜皆为原子团结构 (cluster),从原子晶格像判断,在原子团内存在着纳米尺寸的微晶,由此提出了非晶态稀土-过渡元素合金薄膜的磁畴起因的新见解。激光引起的相变完全是非平衡态过程,都在纳秒 (ns) 级完成,因而发现了许多新现象,诸如从非晶态转变到晶态过程中存在的属于面心立方 (f. c. c) 结构的亚稳相; 出现固相相变的应力和光压引起的爆炸结晶等等。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激光加热非晶态薄膜微区温度场的动力学过程、记录点的光学和磁光性质变化过程以及与探测光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比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光盘的多层膜结构提供了理论根据。这些成果总结在他主编的 《数学光盘和光存储材料》 和 《数字光盘存储技术》 著作中。近年来受邀请多次在国际光存储会议上作了报告和特邀报告,也主持过五次国际光存储讨论会,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干福熹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400多篇论文、2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出版了8本专著。
干福熹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我国第一批光学和无机材料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出博士生30多人,1988年至今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玻璃协会执委会委员,也是 《非晶态固体》、《纯粹与应用光学》 等六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国际编委。
简 历
1933年1月3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52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
1952—1956 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60—196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材料研究室主任。
1964—1977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材料研究室主任。
1977—1984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87—1992 中国科学院光盘联合实验室主任。
1984—1992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0—至今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1986—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1988—至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1 干福熹等著.光学玻璃.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4年初版,1982、1985年第二版.
2 干福熹著.硅酸盐玻璃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6.
3 干福熹著.无机玻璃物理性质计算和成份设计.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4 干福熹等著.现代玻璃科学技术.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5 干福熹等著.新型光学材料.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1.
6 干福熹著.玻璃的光学和光谱性质.1992(Springer Velag出版社英文),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中文).
7 干福熹等著.数字光盘及光存储材料.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
8 干福熹著.超长波长红外光纤通信.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
9 干福熹著.激光材料.世界科学出版社 (World ScientificPublissing),1994 (英文) .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中文) .
10 干福熹等著.数字光盘存储技术.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11 Gan Fuxi. Laser-material research in China. Proceedings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ser Academic Pub-lishers,Beijing,1980,pp. 267~283; Ceramic Bul-letin,60 [5] (1980) 571~576.
12 Gan Fuxi. Gla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invit-ed paper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ass,1981,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52 (1982) 9~30.
13 Gan Fuxi and Liu Huimin. Spectroscopy of transition metalions in inorganic glass. invited paper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ass,Beijing,1984,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80 (1986) 20~33.
14 Gan Fuxi and Liu Huimin. ESR study on glass. invited pa-per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hysics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Kyoto,1987,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Solids,95 & 96 (1987) 61~70.
15 Gan Fuxi.New glass-forming system and their practicalapplication.invited paper on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on Glass,Leningrad,1989,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Solid,123 (1990) 385~399.
16 Gan Fuxi. Optical properties of fluoride glass,a review.invited paper on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ox-ide Glasses,Journal of Non - Crystalline Solids,184(1995),9~20.
17 Gan Fuxi,Wang Lie,Chen Yihong. Nonlinear lumines-cence of Ho3+ and Yb3+ ions in ZBLAN fluoride glasses,invited paper on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ox-ide Glasses,Pure Appl. Opt. 5 (1996) 855~862.
18 Gan Fuxi. Advenced materials for high density optical stor-age. invited paper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ptoelec-tronics 97’,Proceedings of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ptical Engineering),Vol. 3110 (1997) 725.
19 Gan Fuxi.Optical nonlinearity of hybrid and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ed by sol-get process. invited paper onInternational Workshope of Sol-Gei 97’,J. of Sol-GelSic. & Tech.,5 (1997) 1203.
20 Gan Fuxi.Crystallization dynamics of chalcogenide glassfilms under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invited paper 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xide Glasses 98’,J.Noncryst. Solids,256~257 (1999) 176~182.
相关参考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