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徐康人物简介

Posted 炸药

篇首语:人不能只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得做一些喜欢的选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徐康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徐康人物简介

·徐康



徐康,物理化学家。早期从事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防科研任务的需要,从事高能炸药的研究,在炸药爆炸性能的测试方法的建立和改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新型高能炸药的研制作出了贡献。在国内较早提出了“冲击波化学”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冲击波活化催化剂和炸药爆炸法制备纳米金刚石粉的试探性研究,得到一些高水平的结果。

徐康,1928年5月出生。原籍江苏常州。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有机催化教研室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催化大师巴兰津(Баладин)院士。1956年获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大连)从事催化方面的研究。1958年根据国家发展西北地区有关天然石油科研工作的安排,被调到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9月,又因国防科研工作的需要,他转而从事有关火箭推进剂的工作。从1962年起,又根据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需要,参加了高能化学炸药的研制,直至1984年。期间,曾因机构调整,于1973年归属兵器工业部第二一四研究所,1984年再经机构调整,又回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一直工作至今。

在参加科研工作的40多年中,徐康总是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服从组织分配,不计个人名利。1956年初由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时,他曾满怀壮志,准备在与石油加工有关的催化科研领域中竭诚报效祖国。但是不久,为了发展西北地区的科研事业,他服从组织上的决定,毅然离开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来到了当时还是相当荒凉落后的兰州,开始了新的创业工作。当时,兰州是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中心,他到兰州以后,立即着手准备结合石油化工的需要,开展有关的催化方面研究。但是刚过了几个月,又因国防工作的需要,组织上决定调他去参加他并不熟悉的国防科研工作时,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工作,重新进入了一个他很不熟悉的新领域。从1958~1961年,他主要从事火箭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从1962年起,根据当时我国发展核武器的需要,又开始从事有关高能化学炸药的研究工作。为了组建一个完整的化学炸药的研究集体,他承担炸药爆炸性能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改进的任务。这对他来说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要用到许多他所完全不熟悉的知识和实验技术。但是他不怕困难,从有关的专业教科书学起,很快就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领导着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工作中急需的测试方法;并且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改进。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一系列小药量炸药爆炸性能测试方法,对于新炸药和炸药新配方的筛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常在新炸药和炸药新配方的探索和筛选工作中,试样的数量一般很少,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或者测定出爆炸性能数据可靠性不高,这对新炸药的研究工作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在他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建立了一系列小药量测试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只用几克炸药就能测出相当可靠的爆速、爆压、爆热、做功能力等有关炸药的重要性能参数,对新炸药和炸药新配方的筛选很有利,可以大大加快研究工作的进度。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塑料黏结炸药的两个研制项目,分别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特等奖。他所直接领导的研究工作,曾有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兵器工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四等奖。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他又领导年轻人进行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工作,为“阻抗匹配测定炸药爆轰压力的方法”,“用脉冲大电流的磁场测定炸药爆轰参数”等新的测试方法。1975~1978年他领导了一个科研组进行了农用廉价炸药的研究工作。他们开发的“80:20铵木炸药”在黄土地区农田基本建设的爆破工作中表现出特别优良的性能,曾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项成果在1978年获甘肃省科技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由于当时工作的性质,从1958~1980年间他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

1984年由于机构调整,他离开了已经干了20多年的炸药研究工作,从兵器工业部又回到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在此后的6年中主要从事科技情报工作。这期间,他积极提倡在中科院大力开展“战略科技情报工作”的研究,并向有关的领导机关建议出版一本刊登化学方面的战略情报调研报告的杂志。经多方努力,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局和化学学部的大力支持下,《化学进展》终于在1989年面世,在最初的几年里(1989~1992年),他曾担任过该刊的编辑委员会主任。

徐康于1989年退休,但是他做到了退而不休。他利用自己对冲击波和化学两个方面的知识,从1990年开始对“冲击波化学”这个跨学科的领域进行了调研,并从1992年起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认为:为了更好地进行“冲击波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须由爆炸力学和化学两个专业的科技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得到较好的进展。而他本人原来主攻化学专业,又从事过二十几年有关冲击波的工作,因此他可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起到把这两个专业的人员联系起来的桥梁作用。他就是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宣传和开展有关“冲击波化学”的研究工作。从1993年至今,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冲击波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活化和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炸药爆炸法制备纳米金刚石粉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局“八五”重点研究项目)这两个试探性很强的基础性研究项目,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前一项目中,找到了几种可以被冲击波活化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首次用冲击波法制备出纳米铁酸锌,并发现其光催化活性远高于用传统的焙烧法制备的铁酸锌。在后一项目中,对炸药爆炸法制备纳米金刚石粉的方法做了改进,创建了水下连续爆炸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简化了操作工艺;用光谱法对这种纳米金刚石粉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金刚石粉用于制备耐磨复合电镀涂层和用作润滑油添加物时,对改善其润滑性能有明显的效果。这两项研究工作,从1993年起至今已经在国内外有关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他从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徐康从1989年起担任《分子催化》杂志的副主编。

现在,徐康虽已年近古稀,但仍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目前主要是对纳米金刚石粉的性能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正在探索它的新用途。

简 历



1928年5月21日 出生于江苏常州。

1946—1950年 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52—1956年 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有机催化教研室研究生,1956年2月毕业,获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

1956—1958年 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任助研、课题组长。

1958—1973年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助研、研究室副主任

1974—1984年 在兵器工业部第二一四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4年至今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主 要 论 著



1 徐康,于德洋,曾雄飞等.阻抗匹配法测爆压的研究.爆炸与冲击,1983,3(3):67~74

2 史慧生,徐康.用冲击大电流的磁场测定爆轰参数.爆炸与冲击,1988,6(2):153~156

3 徐康.冲击波化学.化学进展,1994,6(2):125~140

4 Lu Gongxuan,Xu Kang,Li Shuben.Alteration of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natase by shock waves.Materials Letters,1994,21(11):251~253

5 Jiang Tianlai,Xu Kang.FTIR studies of ultradispersed diamond powdersynthesized by explosive detonation.Carbon,1995,33(12):1663~1671

6 Xu Tao,Xu Kang,Zhao Jiazheng.TEM and HREM studies on ultradis-perseddiamonds containing soot formed by explosive detonation.Mater.Sci.Eng.B 1996,38:L1~L4

7 Jiang Tianlai,Xu Kang,Ji Shenfu.FTIR studies on the spectral changes of the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f UDD powder synthesized byexplosive detonation after treatment in H2,N2,CH4 and air at differenttemperatures. J.Chem.Soc.,Farad.Trans.,1996,92(18):3401~3406

8 Liu Jianjun,Lu Gongxuan,Xu Kang,et al.Studies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inc ferrite catalysis synthesized by shock waves.Mater.Res.Bulletin,1996,31(9):1049~1056

9 Xu Tao,Zhao Jiazheng,Xu Kang.The ball-bearing effect of diamondnano particles as oil additive.J.Phys.D.Appl.Phys.,1996,29:2932~2937

10 徐康,金增寿,饶玉山.纳米金刚石粉制备方法的改进——水下连续爆炸法.含能材料,1996,4(4):175~181

11 徐康,薛群基.炸药爆炸法纳米金刚石粉.化学进展,1997,9(2):201~208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