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孙家珍人物简介
Posted 交联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孙家珍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孙家珍人物简介
·孙家珍
孙家珍,高分子化学家、辐射化学家。早期从事高分子合成工作。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辐射化学研究工作,在一系列含氟聚合物辐射交联中做出国际上首创成果,研究成功一系列电力工业及军事工业用的高性能热缩材料,从而发展成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孙家珍1930年10月28日出生于浙江镇海。195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经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研究所合成室工作。在钱保功、高国经先生领导下从事新中国合成橡胶的工业化研究。张庆余先生和他研究成功的低温丁苯橡胶氧化还原体系的化学配方,曾成功地应用于丁吡橡胶的工业生产。后来这些化学配方都转交给化工部吉林化工研究院。10年后兰州橡胶厂引进的低温丁苯橡胶的配方基本与他们研制的配方相同。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开始了乳液聚合反应机理的研究。由于当时用的研究方法是测定乳胶粒总表面积的肥皂滴定法,因而和苏联Medvegev学派的观点相似,他们认为乳液聚合的常速部分主要在乳胶粒表面进行,体系总表面积不变,反应速率亦不变。美国Harkins学派则认为胶乳中乳胶粒总数是不变的,而胶粒的大小则是变化的。所以他们认为反应是在乳胶粒中进行的。
20年后孙家珍指导硕士生论文,在研究苯乙烯辐射乳液聚合时终于澄清了乳液聚合机理。他们先后用电镜及光散射方法测定常速部分聚苯乙烯乳胶粒粒度大小的变化及胶粒数变化情况,由于胶粒中聚苯乙烯是溶胀在苯乙烯单体中,所以胶粒数不变,胶粒的大小尺寸亦不变。电镜法测定的胶粒大小是除去溶胀单体后的聚合物颗粒,这当然是随着转化率的增加而变大的。所以过去两种观点的争论,实际是由于测定方法的差别而引起的。用更新的方法可以证明Harkins和Medvegev的观点归根结底是一致的。
1959年高国经和孙家珍参加了氟橡胶-23(一号氟橡胶)的会战工作,由化学所、应化所及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组成的联合攻关课题,经过一年时间攻关完成了研制任务,这项成果1966年获国家发明奖。他是主要工作人员之一。
1960年以后,应化所开始氟塑料-46的攻关研究,孙家珍和高国经、陈东霖等从高分子合成到性能表征及产品检测,做了全面系统工作,后在上海有机所进行扩大试验,完善了合成工艺,最后通过中科院院级鉴定并将聚合反应的化学配方和工艺移交上海有机氟材料研究所生产。这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他是主要工作人员之一。
1965年以后孙家珍又参与了研制聚氟乙烯工作。这部分工作扩大试验在浙江省化工研究所进行。由于“文革”的影响,低压聚合部分只能用作涂料。
通过两次大型攻关试验,孙家珍从基础理论到工业化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煅练,使他具备了独立领导重大研究课题的能力。
1974年初孙家珍开始独立开展辐射化学的研究工作,从大学毕业到“文化大革命”前这段时间中,他从过去带领过他工作的老师钱保功那里学到了在学术研究领域内要有不断探索创新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同时从高国经那里学到了不为名利,踏踏实实地为发展民族工业执着的敬业精神。
当时辐射化学科研工作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打击后,正处于重新组合,从低谷中崛起的状态。摆在刚从高分子化学转过来的孙家珍面前的问题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他觉得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辐射加工行业中辐射交联工业化的项目较多,如交联电线电缆、热收缩材料、泡沫塑料、橡胶硫化等。从60年代应化??辐射化学发展的情况看,主要缺点是研究工作还没有能进入工业应用。根据过去工作经验,他认为研究含氟高分子的辐射交联作为切入辐射化学研究的第一个对象比较理想,氟塑料46的辐射交联研究,一开始就有所突破,1973年曾出现过航空导线开裂问题,如通过辐射交联有可能很好解决开裂问题,亦是十分有价值的。结果证明了他的推断,辐射交联后,耐开裂性能大大提高。F-46辐射交联在1962年就已经发现并做了报道,但是十多年来除了美国标准局发表了两篇文章后就再没有什么报道,他认为原因在于含氟高分子价贵量少,没有溶剂,是工作难于深入的原因,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必须要从寻找溶剂着手。通过多方寻找,终于发现氟氯油可以作为很多含氟高分子的溶剂,如氟-46、氟-30、氟-406、氟-2406等。这个发现推动了他们对含氟高分子辐射交联的研究,同时使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氟塑料-46辐射交联后解决了耐应力开裂问题,同时亦提高了耐辐射性能。这个发现马上受到了核工业部的重视,当时国家重点任务816工程正急需耐高温耐辐射的密封材料,当时在全国已经寻找了多年未果。
辐射交联氟塑料-46成功地解决了816工程的难题,使816工程得以在关键时刻胜利完成任务,因而受到核工业部的高度赞赏。大家都十分高兴,没有想到核反应堆所需的密封材料最后还是通过辐射加工这个手段来解决问题。辐射交联氟塑料-46的成功给辐射化学的发展注入的新的生命力,扭转了过去人们认为辐射化学只花钱不出成果的看法。在成功的喜悦激励下,孙家珍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创新,在学术上发展辐射交联学科,攀登科学高峰。他和组内同志们一起对含氟高分子辐射交联进行系列的研究。先后研究了F-46、F-30、F-40、F406、F2406、F4010(PFA)、F-26、F-246、四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最后他把目标放在突破聚四氟乙烯的辐射交联上。这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关注并进行过大量探索工作的课题,但没有突破。通过对氟-46辐射交联机理的研究他认为关键在高分子链的活动能力,因为高温下氟-46的自由基和F4的自由基极为相似。通过上百次实验终于发现在F-4熔点以上330~340℃之间,真空下较低的辐照剂量即可获得辐射交联的F4。辐射交联后氟-4的耐高温性能、耐辐射性能、抗蠕变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更为突出的发现是氟-4由混浊变成透明,拉伸后可以得到透明的F-4。这一成果突破了国际上几十年来认为聚四氟乙烯只能辐射裂解,不能辐射交联的禁区。为此于1980年荣获国家二等发明奖。他名列第一。
从低谷中发展起来的辐射化学应该走什么样道路;孙家珍认为应该是既抓应用基础理论又注重应用。所以他让研究生专攻理论上的难题,同时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研究。
80年代初孙家珍开始领导并参与了“六五”攻关任务“多相聚合物辐射交联热缩电缆附件的研制”。同时开展了共混聚合物体系的辐射交联的研究,“六五”攻关任务突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并于1985年通过国家鉴定。为此获得了三部一委的表彰、水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名列第四。
“六五”成果获奖后,攻关组秘书齐翠珍办起了热缩材料厂,孙家珍作为热缩材料厂的技术指导、总工程师和顾问始终支持着热缩厂的发展。接着又领导并参与了解决军工用的高性能的热缩材料研制的“七五”攻关、“八五”攻关项目,军工用热收缩材料的研制,于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成为长春热缩材料的新产品。长春热缩材料厂也由手工作坊生产到获得国家大力支持,进而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高科技产业,直到1997年长春热缩作为中科院第一家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股票上市,成为辐照加工行业第一个推出股票上市的企业。
在开发热缩材料同时孙家珍还关注着辐射交联电线电缆行业,1988年他以化学配方专家身份参与了中科院科辐公司的建立,同时为烟台电缆厂辐射交联机场照明电缆彩电高压引线投入市场做出贡献。1994年辐射交联生产线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系列辐射交联热缩材料推广应用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等奖。从热缩材料开始到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工业化开发,他为我国辐射加工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孙家珍同样获得可喜的成果。他和很多科学家都发现著名的Charlesby-Pinner关系式对某些聚合物有偏离现象,在收集和分析了文献中已发表的20多种高分子辐射交联的结果后他发现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是决定的因素,一般Tg较高分子链比较僵硬的聚合物符合Charlesby-Pinner关系式,柔软的高分子则不符合。他把表征分子链柔顺性的β因子引入到关系式中得到新的关系通式,由于β因子是Tg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从手册中或从实验结果得到β值,用这样β值的关系通式处理溶胶分数和辐照剂量关系可以得到较好的线性关系。修正后的关系式可应用性更理想。
在共混聚合物辐射交联研究中孙家珍还在国际上首次将辐射裂解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异丁烯利用与辐射交联型聚合物共混的方法在共混体系的相倒转区附近辐照可以将辐射裂解型转变为辐射交联产物,这个发现在高分子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中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有可能发展成一新的生长点。
孙家珍在国际上首次采用XPS方法表征高分子辐射交联的交联程度,发现含苯环的高分子可以用XPS谱中的振起峰随剂量的变化决定交联程度,在聚苯乙烯和聚砜辐射交联中都证实了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对于含氟高分子材料由于辐射交联过程中常伴有脱氟及脱氟化氢的过程,就使高分子中的氟碳原子比随辐射剂量有较大的变化,而由此可获得凝胶化剂量。用XPS方法表征高分子的辐射交联程度有可能表征某些尚无法找到溶剂的高分子的辐射交联反应程度。
由于在聚合物辐射交联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聚合物辐射交联的研究于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孙家珍名列第一。
在高分子辐射交联机理研究方面,孙家珍总结了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分子链比较柔软的高分子,如聚乙烯、聚甲基硅氧烷(硅橡胶)是按H型交联为主,日本科学家相马纯吉、美国科学家Silverman用固体核磁证实聚乙烯H型交联结构的存在。Charlesby用顺磁共振证实硅橡胶H型交联的存在。而他认为分子链比较僵硬的含氟高分子用XPS方法证实氟-46有T型交联结构的存在,而绿聚砜那样用顺磁共振证实在高温下辐射交联是按T型交联机理进行的。因此他认为决定辐射交联机理是T型为主还是H型为主主要取决于分子链的柔顺性。
由于孙家珍在辐射交联领域内开创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在推动中国辐射加工工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辐射研究和辐射加工方面专家,受到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重视,在他主持下,在应化所举办了二期(IAEA)国际学员“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及热收缩材料”培训班。他曾三次应邀代表中方在中日双边辐射化学讨论会上做大会报告。他曾两次作为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受机构委派首次作为中国专家到巴基斯坦作专家服务,在工作期间协助巴基斯坦PINSTECH研究所建立起一个辐射加工示范实验室,同时从化学配方开始制造出巴基斯坦自己的辐射交联聚氯乙烯电线。
孙家珍奋斗的目标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努力创新,夺取世界冠军,同时在应用开发方面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踏实工作,不断开发新产品,真正做到研究—中试—商品—投入市场的统一。
孙家珍和所领导的研究组共发表论文近100篇。
简历
1930年10月28日 出生于浙江镇海。
1952年9月 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
1952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1984—1988年任13室(辐射化学研究室)主任。
1988年至今 中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副主编。
1990—1997年 当选为民盟吉林省委常委。
1992年至今 中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副理事长。
1990—1991年 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
1994年至今 任国际Radiat.Phys.Chem杂志中国编委。
代表性论著
1 高国经,孙家珍.乳液聚合及其历程的发展.高分子通讯,1959,3:269
2 孙家珍.高分子的结构对辐射交联反应中裂解度的影响.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3,1(1):8
3 张万喜,孙家珍,陈传正等.用XPS振起伴峰表征聚苯乙烯的辐射交联度.科学通报,1985,30(1):193
4 张万喜,张月芳,孙家珍等.含氟聚合物交联度的XPS表征.科学通报,1985,30(17):1319
5 W.X.Zhang,J.Z.Sun,B.G.Qian.Structure Effects on the sol FractionDose Relationship in Radiation Crosslinking of Polymers.Polymer Communication,1985(1):17
6 孙家珍,朱相林,张月芳.含氟聚合物的辐射交联Ⅰ,氟塑料-46的辐射交联反应规律Ⅱ氟塑料-46的辐射交联反应机理.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6.4(3):30;1987,5(1):12
7 W.X.Zhang,H. Wang,J. Z. Sun. Radiation-induced Crosslinking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ethylene oxide)Blend. J. Macromol. Sci. -Phys. ,1991,B20(1&2):41
8 X. G. Zhong,J. Z. Sun,F. S. Wang,et al. XPS Study of Radiation Crosslinked Copolymer of Tetrafluoroethylene with Hexafluoropropylene.J.Appl.Polym.Sci.,1992,44:639
9 J.Z.Sun,Y.F.Zhang,X.G.Zhong,et al.Studies on Radiation Crosslinking of Fluoropolymers.Radiat.Phys.Chem.,1993,42(1~3):139
10 J.Z.Sun,Y. F. Zhang,X. G. Zhong,et al. Modification of polytetrafluo ethylene by Radiation——1 Improvement in 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and radiation Stability.Radiat.Phys.Chem.,1994,44(6):655
相关参考
袁克桓谈其父> 我那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记忆力明显衰退;我儿子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告诉他多少遍,再问,他总是说「我孙子在北京大学」。然而他奶奶--也就是我曾祖奶奶--给他讲的往事他却如数家珍,
1早年经历 1988年夏天,瞿颖还在湖南省艺术学校读二年级,当母亲丁家珍告诉她,准备与其父瞿继之离婚时,瞿颖的父亲在湖南省花鼓戏剧团当演员,长年生活在长沙;瞿颖和哥哥瞿亚利跟随母亲住在常德。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大家说起三国名将来都是如数家珍,民间甚至还有一首将三国24名将串联起来的打油诗。但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名将\'\'既
谈起文艺复兴时期的欧陆军事,稍有涉猎的古战史爱好者就能如数家珍,说出瑞士方阵猪突天下无敌;西班牙大方阵枪铳合一天下无敌;水力锻锤量产板甲天下无敌;西欧火绳枪、攻城野战大炮天下无敌。殊不知,就在欧陆诸国
虾爆鳝面的历史是怎样的说起吃虾爆鳝面,“老杭州”一定会如数家珍说起奎元馆与状元馆两家百年老店如何擅长制作此一名面,以致市井流传这样的话:没有吃过奸爆鳝面,等于没有到过杭州。可见美食与美景,相辅相成,游
历史人物 孙元化的主要事迹 孙元化的人物生平 孙元化的人物简介
本名:孙元化 别称:孙初阳,孙火东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经武主编孙元化——明朝西洋火炮专家 孙元化为一代儒将,其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
历史人物 孙传芳简介 孙传芳是怎么死的 孙传芳盗墓 孙传芳子女
中文名:孙传芳 别名:孙馨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泰安市 出生日期:1885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1935年11月13日www.cha138.com 职业:直系军
历史人物 孙贵妃的主要事迹 孙贵妃的人物生平 孙贵妃的人物简介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时间:1344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1375年 封号:贵妃 谥号:成穆孙贵妃——明太祖朱元璋宠妃 元末兵乱,孙氏父母俱亡,跟随仲兄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简介 (1293-1328)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父甘麻剌。也孙铁木儿初袭封晋王,镇守漠北。铁失发动政变前,曾派人告也孙铁木儿,他囚押来使,并遣使至上都告变,英宗未接到消息便遭杀
孙炳文,字濬明,一八八五年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城中正街。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一九二二年与朱德留学德国,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应党的召唤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兼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