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元化的主要事迹 孙元化的人物生平 孙元化的人物简介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元化的主要事迹 孙元化的人物生平 孙元化的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元化的主要事迹 孙元化的人物生平 孙元化的人物简介

  本名:孙元化

  别称:孙初阳,孙火东

  所处时代:明朝

www.cha138.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经武主编

孙元化——明朝西洋火炮专家

  孙元化为一代儒将,其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有子3人。父亲孙继统,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孙元化出生在嘉定县高桥何家弄,后迁居嘉定县城。他“天资异敏,好奇略”,(光绪《嘉定县志·人物》)曾到上海县徐光启学馆受业。(程嘉燧《寿怀西徐翁序》)明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从徐光启学习火器和数学,只因热心西学,未能考中进士,遂放弃科举功名,潜心研究西学。孙元化因恩师徐光启接触到西洋教士和西学。在徐光启入教后,他确认天主教能“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后,于天启元年(1621)在北京受洗入教,即邀请洋教士到家乡嘉定开教,遂使嘉定成为中国天主教活动中心之一。

  天启二年(1622),辽省防务吃紧,孙元化向朝廷条呈《备京》、《防边》两策,受到朝廷的重视。兵部尚书孙承宗出任蓟辽经略,用孙元化筑台制炮主张,筑宁远城,孙主其事。(《明史·孙承宗传》)后经侯震旸保荐从军辽东,协同袁崇焕驻守宁远,对袁崇焕等帮助极大,袁崇焕誉为“识慧两精”。次年,孙助袁崇焕守宁远,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6万大军号称20万猛攻宁远,明军城头共布置有11门大炮,威力惊人,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七个月后病死,史称“宁远大捷”。事实证明筑台制炮是抗金最佳方略。由于奸人魏忠贤专权,袁崇焕被迫引退,孙元化也被罢官回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火炮专家孙元化简介 孙元化是怎么死的

  孙元化,生于公元1581年,去世于公元1632年,是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早些年跟随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法,后来入兵部,司火器事务,对明朝军事武器有着重要贡献。  孙元化自由时起就表现出了聪颖的一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孙元化

  孙元化是明朝末年抗清将领,字初阳,号火东,为上海川沙县高桥镇人。孙元化出生普通,自幼聪颖异常,天启年间中举人,此后放弃科举之路。他是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也因为在军事武器方面的才能,使得他得到朝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孙元化

  孙元化是明朝末年抗清将领,字初阳,号火东,为上海川沙县高桥镇人。孙元化出生普通,自幼聪颖异常,天启年间中举人,此后放弃科举之路。他是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也因为在军事武器方面的才能,使得他得到朝

如何评价孙元化?孙元化的师傅是谁?

  孙元化是明朝末年抗清将领,字初阳,号火东,为上海川沙县高桥镇人。孙元化出生普通,自幼聪颖异常,天启年间中举人,此后放弃科举之路。他是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也因为在军事武器方面的才能,使得他得到朝

明火炮专家孙元化简介 孙元化是怎么死的?

  孙元化,生于公元1581年,去世于公元1632年,是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早些年跟随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法,后来入兵部,司火器事务,对明朝军事武器有着重要贡献。  孙元化自由时起就表现出了聪颖的一

历史人物 孙贵妃的主要事迹 孙贵妃的人物生平 孙贵妃的人物简介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时间:1344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1375年  封号:贵妃  谥号:成穆孙贵妃——明太祖朱元璋宠妃  元末兵乱,孙氏父母俱亡,跟随仲兄

历史人物 土行孙主要事迹 土行孙人物生平 土行孙轶事典故简介

  中文名:土行孙  教派:阐教  洞府:夹龙山飞云洞  武器:镔铁棍  法术:地行术  法宝:捆仙绳www.cha138.com  师父:惧留孙  师祖:元始天尊  妻子:邓婵玉  神位:土府星君 

历史人物 耿仲明是什么人

耿仲明(?—1649年),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崇祯五年(1632年)为孔

历史人物 耿仲明是什么人

耿仲明(?—1649年),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崇祯五年(1632年)为孔

历史人物 德国军政的引入和日本军队的二元化

 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学习的是德国的体制,这种体制也包括军事体制,当时日本邀请了数位德国教官到国内进行指导,德国军制由此被引入日本,日本军队也开始了“三个二元化”。>1884-1888年,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