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次次杀对面猛将,却次次都打败仗

Posted 名将

篇首语:你不好好奋斗,拿什么显摆的自己的成功,对于背后的人看不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次次杀对面猛将,却次次都打败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次次杀对面猛将,却次次都打败仗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大家说起三国名将来都是如数家珍,民间甚至还有一首将三国24名将串联起来的打油诗。但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名将\'\'既不再24名将之列,而且鲜为人知,但是却是孙坚父子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得牙痒痒却无计可施,这个人就是黄祖。

黄祖出身荆州名门望族,对于当时刚到任,对荆州错综复杂宗族关系一团乱麻的刘表而言,黄祖自然成了拉拢的不二人选,所以刘表把黄祖提拔成了江夏太守。

三国时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狂士叫祢衡,狂到什么地步呢?他敢骂曹操,还脱光了衣服当众羞辱曹操,曹操为了名声也不敢动这位一代名士,所以就把这祸害扔给了刘表。刘表是个知人善用的人,他熟知自己的手下黄祖是个小心眼还没什么心机,所以就把祢衡扔给了黄祖,被转手第二次的祢衡到了江夏,张嘴就喷,还没蹦跶几天,果然不出刘表的意料黄祖给杀了。

虽然黄祖这人本事不咋样,但运气却是一顶一的好。没多久,孙坚率军打刘表,黄祖就被刘表派去迎战,孙坚可是把董卓打的落花流水的人,果不其然黄祖被杀得落花流水闭门不出,然而孙坚却因为轻敌,最后被黄祖暗箭射杀在深山里面。

经此一役,孙家和黄祖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孙策拿下了江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举兵东征,找黄祖报杀父之仇。黄祖继被孙坚吊打后,又被孙策吊打,然而孙策得意洋洋了没多久,就被刺客偷袭了,最后不治身亡,黄祖也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孙策报仇未果,孙权又接过了哥哥的报仇大旗,这一次出征,他带上了甘宁,凌统等一众名将。黄祖接着被孙家父子吊打,逃跑途中被吕蒙逮着了,一刀丧命。孙氏两兄弟也终于报了自己的杀父之仇。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同样都是失败 为什么刘邦可以一次次站起来而项羽就不行呢

为什么项羽失败一次就玩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也还真的是有太多的故事可言的,恩恩怨怨多少会,但是有的网友或许会发现一个问

69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

不增加农民的赋税,在战火不断的清末,皇室怎么度过一次次难关

提起清朝很多人都感到气愤,因为他们的封建和闭关锁国让我们没有了跟先进国家学习的机会,从此我们就与世界脱离,也给了列强攻打我们的机会。因为清朝是游牧民族入侵汉族,所以在一开始当皇帝时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三国东吴最会打仗的草根猛将连关羽都被他算计

三国东吴群英,在孙氏兄弟的率领下,通过一次次与曹、刘等诸侯的较量,维持着孙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高规格的地位,他们大多来自士大夫阶层,带着祖辈、父辈的光环进入统治阶层。但其中也有异类如吕蒙,来自基层,

吕布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为何总能一次次翻盘?

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军阀,以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著称。说起来,吕布算是军阀割据初期的佼佼者,起家早,势力大,但经历坎坷,多次丢了地盘,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但又一次次的翻盘,也算是打不死的小强。吕布名声不

杨秀清究竟如何逃脱清廷次次围剿

咸丰三年(1853年),天下大乱,农民兵太平军队决定派兵北伐。朝廷大臣胜保在山东高唐州垒墙拦截,俘获多名人员,其中有一名竟然是太平军头目。狡猾的头目想保全性命的同时也想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如数家珍似

苏联 苏联·1934年1月联共(布)第十七次次代表大会召开

1934年1月联共(布)第十七次次代表大会召开1934年1月26日—2月10日,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有表决权的代表1225名,有发言权的代表736名,共代表1874488

古人是如何通过火灾一次次与自然磨合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为了防范火灾,古人可没少花心思。历代先贤们不仅还想出了许多防范火灾的方法,还出版了应对火灾的法律文献。荀悦·《申鉴·杂言》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

刘邦为了逃命,多次把自己儿女踢下车,为何夏侯婴次次舍命相救

刘邦作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多,然而很有争议的就是他在战败以后,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了,据《史记》中记载,刘邦在楚汉战争时期,夏侯婴随从刘邦进军彭城,而当时刘邦的军队被项

传说中的贪污之王 ”和珅墓”被一次次盗挖,留下疑云重重

和珅,生前显赫,死后沉寂。甚至,和珅死后,其安葬在哪里,后代如何遭际,历史不载、后人也不屑于对此考察。长久以来,和珅墓地在哪里,都是一个谜团。部分研究学者对此感兴趣,有些民间考古人才(盗墓者)也对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