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平奖
Posted 知
篇首语: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平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平奖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
出生年代:1931年-
职称:苏联前任总统及政治家
国家:前苏联
个人情况:1931年3月2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前苏联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国务活动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联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
从15岁起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起初是在农机站当机械师。1955年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1967年毕业于斯塔夫罗波尔农大学,获得了农业经济学家的专业资格。从1966年9月起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党委第一书记。1978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1979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10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被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11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90年3月15日在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1991年8月22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1992年1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国际社会经济与政治学研究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主席。1990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成功的故事——失败的先知
“一般而言,原谅应当是上帝的事情。我可是已经几乎……”先知抬起头凝视着天空,似乎在喃喃自语:“几乎是那儿的人了……”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戈尔巴乔夫的“辛那屈教条”,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为此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是一名失败者,他没有阻止住帝国的坍塌,他拱手送出了帝国的殖民地、卫星国,让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帝国实力骤减。可是,这全都是他的过错吗?凭什么一个国家的强盛,要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无耻掠夺上?凭什么一个民族的尊严,要建立在别的民族的耻辱上?凭什么一个阵营的“团结”与“友谊”,要建立在铁与血的恐惧上?凭什么解放全人类的真理,要建立在古拉格群岛上?
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是一名失败者,他背叛了催生他的那个制度,脱离了抬举他的那个集团。而这些人摇身一变,居然夺走了他的果实。可是,这全都是他的过错吗?面对一大群毫无信念与理想,随时准备出卖同志、改变信仰、攫取利益的投机者,还有一大群满足于“人上人”生活、拒绝任何威胁自己利益的既得利益者,只有他孤身一人如同堂·吉柯德般与风车作战。
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是一名失败者,他不但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威望。他没有能够把苏联带出危机,反而因为改革的步骤失当而导致全面的混乱,随之而来的是国家解体;他提出了“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超越了狭隘的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结束了冷战,而冷战的对手美国则为自己赢得了冷战而趾高气扬——这真是全人类的悲剧。也许直到人类为自己的自作聪明付出惨痛代价的那一天,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个叫米·谢·戈尔巴乔夫的人曾经为人类提出了另一种选择。
不能说戈尔巴乔夫是个道德上完美的人,他来自于催生他的那个制度,所以他带着鲜明的旧制度的烙印和瑕疵。例如,他曾经下令耗费巨资建造豪华的福罗斯国家别墅,也曾经象一切独裁者那样对没有领会自己意思的手下进行羞辱。谁都知道,名义上的“国家别墅”不是给国家名义上的主人享用的,而是供国家名义上的仆人使用的。是的,在那个制度下,这一切都太平常,太正常了。戈尔巴乔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身上和我们一样,同时具有魔鬼的残忍和天使的圣洁,同时具有私欲的阴暗和人性的光辉。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他也曾犹豫过、动摇过,但最终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光辉和圣洁。这就是先知先觉和芸芸众生的区别。
如今,戈尔巴乔夫的名字在自己的国家里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很多年轻人已经记不起有这么个曾经改变了历史的人了。他们路过卢比扬卡广场时已经不再象他们的父辈那样感到阵阵恐惧,他们对任何一个政客也不再心存敬畏,他们似乎不知道这是一个叫做戈尔巴乔夫的人带来的。这似乎有些不公平,但一个真正的人却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被人惦记。夸父虽渴死于求索之途,但太阳已在东方微笑;普罗米修斯虽吊悬于崖峭,但火种已亮点人间。戈尔巴乔夫并不仅仅属于俄罗斯,他属于全人类。戈尔巴乔夫也许不是一个成功的统治者,但我坚信他早晚会被人们奉为伟大的先知先觉。他使得我们知道,原来还有一种人,他们不象我们这些庸人一样用良知做代价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而是颠倒过来,用那些去追求良知。尽管布鲁诺捍卫日心说的时候被当作异端烧死,但历史会证明谁在捍卫真理。历史会裁决这一切,它可以剥去一切暴君的伪善,也可以还原一切殉道者的圣洁。
“对于您的敌人、对手、那些背叛您和阻碍您将所设想的事情进行到底的人,你原谅吗?”一天,戈尔巴乔夫任总统期间的助手安德烈·格拉乔夫问道。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微笑着回答:“一般而言,原谅应当是上帝的事情。我可是已经几乎……”先知抬起头凝视着天空,似乎在喃喃自语:“几乎是那儿的人了……”
教育启迪
人的一生就像一台五彩灯,面对荣誉,我们可以追求,但绝不能让它占据我们的生命,不可否认,获得适当的荣誉可以激励我们继续前进。但是,我们的前进绝对不可能是为了获得荣誉,我们要让荣誉成功帮助我们成功的台阶。
相关参考
外国著名军事著作 戈尔什科夫《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主要内容是什么,〔苏联〕戈尔什科夫《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苏联〕戈尔什科夫《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导读
〔苏联〕戈尔什科夫:《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一书主旨在于论述苏联不仅在战时,而且在平时都要保持一支庞大的海军的必要性。作者с.г.戈尔什科夫(сергейгеоргие
1987年10月1日“北极和平区倡议”正式提出“北极和平区倡议”,苏联所提出的旨在使北极地带和北大西洋地区缓和并降低军事对抗、将北极地带建成和平区的方案。1987年10月1日,由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
一、解体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2)直接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二、苏联解体的影响1、标志着二战以来的两极
苏联·戈尔巴乔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现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主席。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克拉斯格瓦尔杰伊斯克区普里沃尔诺耶村(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社会民主化思想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一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代表苏共中央政治局阐述的关于使苏联社会民主化的“革命性”的设想:把民主意识和民主原则以及民主机制更加深入地引进苏联的社会生
苏联·戈尔巴乔夫对苏维埃代表制度的改革设想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在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种理论表现。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对苏维埃代表制度的基本方面没作大的改变,但随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内已开始
苏联 苏联·1991年7月16日戈尔巴乔夫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晤
1991年7月16日戈尔巴乔夫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晤1991年7月15日—17日西方七国首脑会晤在伦敦举行,会晤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对苏援助问题。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应邀于16日前往伦敦,出席会议。他事先将一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末任领导人,也是首末任总统。他在苏联历史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该地位很尴尬,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当然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全怪在戈尔巴乔夫身上也不现实,但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
1991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建立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全称“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学研究基金会”。1991年“8·19事变”后,前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同苏共其他机构一起被解散,在社科院的基础上,利用其建
1987年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6年正式提出的一整套有关国际问题和苏联外交政策的新理论、新观点,到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时基本形成。其基础是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