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承宫拾薪苦学

Posted 地主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承宫拾薪苦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承宫拾薪苦学

承宫拾薪苦学

承宫,字少子,东汉时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

东汉时,有个叫承宫的孩子,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便成了孤儿。八岁那年,为了糊口,只好给地主去放猪。

乡间有个名叫徐子盛的学者,是讲读《春秋》经的专家,教有几百名学生。有一天,承宫赶着猪群从学馆门前经过,听见里面正在讲经书,便停住脚步,侧耳静听。春秋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徐子盛讲得又十分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承宫越听越有味,竟然入了迷,忘记了放猪的事。

太阳已经落山了,地主仍不见承宫回来,便出来寻找,当找到学馆门前时,看见承宫正听得入迷,而猪群却早已不见了踪影,顿时火冒三丈,像饿狼一样扑向承宫。地主的打骂声,惊动了徐子盛和他的学生,他们从书馆里出来救下了承宫。徐子盛问清了原因,深为承宫的好学精神所感动。承宫也要求老师把他留下来。徐子盛和地主讲妥了条件,便收留了承宫。

从此以后,承宫跳出了火坑,有了学习机会,从心底里感激徐子盛和他的学生。他打水,烧饭,外出打柴,一有闲空,就听老师讲经,或自己专心致志地学习,从来不知道疲倦。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承宫边劳动边学习,把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全部学通了。后来,他辞别了老师和同学,回到家里,自己开始教书授徒。

◆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来调整自己、提高自己。不要放弃,而要对自己遇到的挫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总结。只要你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李因苦学

李因苦学李因,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会稽(今绍兴)人,一作钱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女诗人兼画家。李因是明朝末年一位苦学成名的女诗人兼画家。她天性警敏,耽于读书,不同于一般的旧式女子,从不用脂

历史百科 郑玄苦学成才

郑玄苦学成才郑玄,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是两汉经学集大成者,被称为“通儒”。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郑玄是东汉末年埋头学问的

历史百科 胡瑗苦学成才

胡瑗苦学成才胡瑗,世居陕西定堡,人称“安定先生”,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宋初三先生”之一。宋代人胡瑗,生于小官吏家庭,七岁便跟随父亲学写文章,十三岁便能读通《五经》。读书学习使他

历史百科 邴原戒酒苦学

邴原戒酒苦学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他是东汉末年与郑玄齐名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在历史上,邴原以品性高洁、志向宏伟称著。邴原生活在我国东汉时期,小时候没有机会上学,可又十分渴望读书。

苦学成才的范仲淹

宋朝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名相范仲淹,他虽然出身贫苦,自幼孤贫,却勤学苦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以真才实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在文学史上还留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作品,是在困境之中崛起的典范。出生于公元98

为什么方承观立志苦学

方承观的祖父、父亲本来都是康熙皇帝时的官员。可是,由于清朝初期大兴的"文字狱”受到牵连,被流放到了黑龙江。  幼年的方承观没有了依靠,只得靠吃和尚施舍的饭勉强度日,过着无人照料、衣食艰难的生活。  方

历史人物 苦学成才的范仲淹

宋朝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名相范仲淹,他虽然出身贫苦,自幼孤贫,却勤学苦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以真才实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在文学史上还留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作品,是在困境之中崛起的典范。出生于公元98

历经苦难的奇女子香菱废寝忘食苦学诗的故事

香菱,一个笑着应对一切困难的奇女子,在《红楼梦》中,作者花了不少的笔墨在香菱的身上。其中就曾提到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这一回,香菱学诗的一幕使得读者对于香菱这个人物有了更好的认识。从“废寝忘食”这四个字上

历经苦难的奇女子香菱废寝忘食苦学诗的故事

香菱,一个笑着应对一切困难的奇女子,在《红楼梦》中,作者花了不少的笔墨在香菱的身上。其中就曾提到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这一回,香菱学诗的一幕使得读者对于香菱这个人物有了更好的认识。从“废寝忘食”这四个字上

大汉名臣黄霸狱中拜夏侯胜为师,苦学三年《尚书》,后以治世闻名

大汉能臣黄霸因事入狱,他在里面呆了好久,突然觉得监狱好无聊。于是有一天,他就向狱友夏侯胜说道:「”咱们闲着也没事干,要不这样,您能不能把研究《尚书》的心得和本领传授给我呀。”夏侯胜半闭着眼睛,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