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

Posted 赫鲁晓夫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

苏联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挑起了一场对中国共产党的攻击。中国共产党被迫应战,从而形成了中苏两党之间的大论战。

中苏分歧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的。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并作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共对苏共二十大基本是肯定的,但对斯大林的评价以及和平过渡等原则问题有不同意见。会后,面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掀起的反共浪潮,中共本着坚持原则、坚持团结、消除分歧、共同对敌的方针,采取兄弟党内部讨论的方式,就国际共运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了争论。

在1956—1957年间的中苏两党内部会谈中,中共多次向苏共提出不同意见。中共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名义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几个重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斯大林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在1957年莫斯科12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苏共主张在《宣言》中只提“和平过渡”一种可能性。中共代表团不同意这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之作了必要的、适当的批评。

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要与中国合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遭到中方的正当拒绝。苏联此计不成,就对中国施加压力。1959年,它撕毁了中苏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同年9月9日,塔斯社又发表了关于中印边境事件的声明,公然偏袒印度,把中苏分歧公开暴露在全世界面前。1960年4月,中共先后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重要文章,对帝国主义、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1960年6月召开的布加勒斯特会议,赫鲁晓夫发表书面声明,说中苏两党存在一系列原则分歧,并拉拢一批代表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的、毫无根据的诬蔑和攻击。中共代表团严正指出:“我们党只信服马列主义真理,而决不会向违反马列主义的错误观点屈服。”会后,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苏联专家1390人,撕毁343份专家合同和合同议定书,废除257个科技合作项目;还在贸易方面对中国实行限制和歧视的政策;把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进一步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

1960年11月,81国兄弟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苏共领导竟然在会议前夕散发一封长达6万余字的攻击中共的长信,并组织对中共的围攻,双方斗争进一步尖锐化。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召开,赫鲁晓夫把国际共运中的分歧完全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严厉批评苏共的做法,中途辍会回国。此后,苏联变本加厉对中国进行攻击。1962年4—5月,苏联通过他们驻新疆的人员,在伊犁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破坏和颠覆活动,诱使和胁迫几万中国公民跑到苏联去。5月29日,又在伊宁市策动了一次反革命叛乱。1962年秋,在中印边境武装冲突中,苏联不仅在报刊上公开指责中国,而且用武器支援印度政府。

从1962年11月起,苏共领导人在国际范围内猛烈地攻击中国共产党,使中共不得不进行答辩。从1962年12月5日至1963年3月8日,中共一共发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共同的敌人》等7篇文章,义正辞严,但其中始终没有对苏共领导人公开指名批判。

中苏两党展开大论战,中共先后发了九篇评论文

1963年3月,苏共中央发表了给中共中央的公开信,指名攻击中共及其领导人,并企图把自己的观点作为国际共运的总路线强加于人。6月14日,中共中央给苏共中央复信,提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7月,苏共又发表了给苏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自此以后,赫鲁晓夫集团利用一切形式,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对中共进行围攻。中共被迫反击,《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从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陆续发表了9篇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即“九评”),与之论战。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时代和形势、个人崇拜、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等等。论战直至赫鲁晓夫下台为止。

这次中苏大论战,最终导致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破裂和国际共运的分裂,致使国际共运极“左”思潮泛滥,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论战从思想上破除了对苏共的迷信,从组织上打破了苏共凌驾于各国共产党之上的局面,从政治上捍卫了中国的独立自主。

相关参考

是否悬挂斯大林像

2009年12月21日,俄罗斯民众手持斯大林肖像纪念斯大林诞辰130周年。国际在线>本文摘自《“文革”前夜的中国》第一部分:中苏大论战,罗平汉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

面对苏联南北夹击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延伸阅读:《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本文原载于《党的文献》20世纪60至70年代,中苏关系极度恶化。苏方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态势,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国

历史百科 1952年8月8日拉美国家捍卫200海里领海权的斗争

1952年8月8日拉美国家捍卫200海里领海权的斗争在拉丁美洲33个独立国家中,除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为内陆国家外,全都濒邻海洋。拉美大陆海岸线长达45000多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美国家越来越重视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成立之日起,就奉行着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国际政策,坚决维护它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获得的独立地位,捍卫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争得的走

历史百科 问《尔雅》十九篇之名称

问《尔雅》十九篇之名称一、释诂,二、释言,三、释训,四、释亲,五、释宫,六、释器,七、释乐,八、释天,九、释地,十、释丘,十一、释山,十二、释水,十三、释草,十四、释木,十五、释虫,十六、释鱼,十七、

苏联 苏联·1967年2月中国驻苏大使馆事件

1967年2月中国驻苏大使馆事件1967年2月,苏联当局唆使一批人连续4天对中国驻苏大使馆进行骚扰,并且闯进中国大使馆,殴打中国外交代表和使馆工作人员。2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抗议声明,谴责苏联当局怂恿

若论战功 开国将帅中这10人功劳最大

众所周知,我军1955年的评衔有很多考虑因素,比如资历、战功、平衡等等。那么,如果只论战功,到底哪十个人才是最强的呢?参考范围包括: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彭德怀】指挥了八路军在

宋朝历史 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

自从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每次看到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

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

「”古拉希”是匈牙利饭菜中一道颇具代表性的家常名菜。即把牛肉、土豆加上红辣椒和其他调料用小陶罐子炖得烂烂的,汁水浓浓的,然后浇在米饭上,很是好吃。匈牙利饭菜在欧洲很有名,欧洲人常用「”古拉希”来称赞匈

历史秘闻 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

「”古拉希”是匈牙利饭菜中一道颇具代表性的家常名菜。即把牛肉、土豆加上红辣椒和其他调料用小陶罐子炖得烂烂的,汁水浓浓的,然后浇在米饭上,很是好吃。匈牙利饭菜在欧洲很有名,欧洲人常用「”古拉希”来称赞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