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战功 开国将帅中这10人功劳最大
Posted 司令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若论战功 开国将帅中这10人功劳最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若论战功 开国将帅中这10人功劳最大
众所周知,我军1955年的评衔有很多考虑因素,比如资历、战功、平衡等等。那么,如果只论战功,到底哪十个人才是最强的呢?参考范围包括: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彭德怀】指挥了八路军在抗战时期最大的百团大战;一野总司令,保卫中央;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一战打出了国威。
【二、林彪】指挥了八路军抗战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四野总司令,指挥了三大战役中的两个: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三、粟裕】三野代司令,淮海战役立下第一功;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粟裕很可能解放台湾,功居第一。
【四、刘伯承】南昌起义重要领导人;二野总司令,淮海战役司令。
【五、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歼敌数十万,在红军时期战绩第一;解放战争时发动太原战役,灭掉阎锡山。
【六、陈赓】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最多;抗美援朝志愿军副司令。
【七、许世友】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勇冠华野全军,围歼国民党第一王牌整编74师;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总指挥。
【八、邓华】解放海南岛战役总指挥;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二任总司令,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
【九、刘震】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以善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在东野全军中歼敌数量最多,表现最出色。
【十、王近山】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邓小平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开国将帅战功
刘邦论功为何萧何功劳最大?萧何有什么功劳?
汉朝的建立,是在刘邦以及刘邦的一帮追随者的带领下共同建立起来的,但是成立了一个政权国家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推举一个人做老大。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楚霸王项羽,夺得了关中,并且早在沛县起义的时候,沛县的一众人等都服从刘邦的号令,所以,刘邦成为了西汉的第一位皇帝。皇帝老大封好了之后,就是皇帝的帮手大臣们的册封,可是谁来当官大的,谁肯当小官呢?刘邦想了一个好主意,就是论功劳来行赏。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就一起来讨论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争论了许多天都没有得出什么结果。
如果你哪天路过汉朝的宫殿,你就会看到几十个大汉聚在一起,大声争论着谁的功劳大小的问题。总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可是每个人又不愿意妥协。这是大家一起打拼下来的天下,自己为此付出了这么多,当然不能亏待了自己,能多争取一点是一点。刘邦作为这些人的老大,也很头大,因为他的小伙伴们都不理他,整日都在讨论这件事。如果哪一个小伙伴想起他了,那也是因为想要对他说明他的看法。刘邦很无聊,没有人陪自己玩儿了,就问张良,他们为什么总是聚在一起?张良说,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得不到应得的封赏,您只要厚赏您最厌恶的人就可以让他们不再担心了。于是刘邦就封了一个自己最讨厌的哥们儿雍齿为什邡侯,大家果然就不再争论了。
其实这些人争论的目的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功劳,一种是说出自己心目中功劳最大的人。在这些大臣的心目中,有的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有的认为上战场打仗的曹参功劳更大。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的人说,楚汉争霸的时候,陛下有好多次被项羽打败,发生了兵力不足,粮草不济的险境,但是最后陛下都能够安全脱险,这全是靠萧何从后方源源不断的给前线送来将士和粮草的功劳啊!有时候,就算陛下没有命令萧何补给军队所需,萧何也主动派新鲜的血液注入汉军中,运送足够多的粮草来到军中,刚好就能够解决陛下的燃眉之急。如果没有萧何,萧何在后方全力的支持,恐怕我们的大事也不能成功!在刘邦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但是他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感激萧何在他多次危难的时候都没有背叛他,一次也没有。若是在楚汉战争中,哪怕有那么一次,萧何背叛了刘邦,刘邦都会死在前线,所以刘邦论萧何的功劳最大,是自己对萧何的一种信任和感谢。
可是很多人也同样认为曹参的功劳也很大,他们不得不站出来为曹参说句公道话。曹参将军是汉营中军功卓越的大将军,数次上阵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而且,曹参也是从沛县时候起就跟随刘邦征战四方,是刘邦最早的那批帮手,也是对刘邦最为忠心的。在战场上,曹参身受七十多处创伤,功劳最多,所以曹参才是那个功劳最大的人。萧何虽然固守后方,为前线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真正上战场杀敌的却是曹参。如果没有这些奋勇杀敌的战士,那么就算有粮草补给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吵的刘邦头都大了。刘邦站起来说,他认为将萧何排在第一位。萧何为汉军固守大后方,忠心于我且没有反叛,多次为我送来战士和粮草,还将大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免去了我在前线的后顾之忧。曹参虽然拥有数不尽的战功,功劳自然也是很大的,但是萧何的功劳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而曹参的军功则只是一时的,所以我要将萧何的功劳排在第一。
相关参考
项羽死后,刘邦夺得天下。公元前201年,刘邦论功分封列侯,剖符为凭,受封者的爵位世代相传而不断绝。 在论功封侯时,所有大臣都认为曹参功居首位,“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
汉朝的建立,是在刘邦以及刘邦的一帮追随者的带领下共同建立起来的,但是成立了一个政权国家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推举一个人做老大。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楚霸王项羽,夺得了关中,并且早在沛县起义的时候,沛县
核心提示:李银桥思考着说:“我说华野粟裕的功劳最大……”“是么!”毛泽东平静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邓小平也说:“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是立了大功的。”“我晓得的。”毛泽东点点头……毛泽东
李世民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唐高祖有三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三个人当中,秦王李世民功劳最大,战功也最多。论战功,太子李建成远不如李世民,之所以能当上太子,是因为他是唐
核心提示:在1614名将帅中,按籍贯排列,前10名的省份如下:江西,325名,占总数的20.1%;湖北,234名,占总数的14.5%;湖南,199名,占总数的12.3%;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资料图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努尔哈赤第15子多铎正式配享进太庙,恢复亲王及其封号。然而对于多铎来说,无论死后被清算和被恢复名誉,他都一无所知,因为早在顺治六年(1649年),36岁的时候他就因病去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此外,还授予上将军衔55人;授予中将军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