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

Posted 牛肉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

「 ”古拉希”是匈牙利饭菜中一道颇具代表性的家常名菜。即把牛肉、土豆加上红辣椒和其他调料用小陶罐子炖得烂烂的,汁水浓浓的,然后浇在米饭上,很是好吃。匈牙利饭菜在欧洲很有名,欧洲人常用「 ”古拉希”来称赞匈牙利饭菜,就像用「 ”北京烤鸭”来称赞中国饭菜一样。 别看这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却引来了不少的是是非非,甚至成为上世纪60-70年代中苏思想大论战的引爆点。 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访问匈牙利,在一次群众集会上的讲话中说,到了共产主义,匈牙利就经常可以吃「 ”古拉希”了。这「 ”古拉希”(Gulasch)其实不仅在匈牙利,而且在整个欧洲都是一道名闻遐迩的家常菜,而当时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的翻译们在翻译赫鲁晓夫这个讲话时,被「 ”古拉希”这个词难住了,颇费了一番周折。如果直译为「 ”古拉希”,中国读者不知是何物,而在后面加上括号注解又嫌太长。《参考消息》每天出版很紧迫,后来几个编辑商量决定译为「 ”土豆烧牛肉”。 事实上,赫鲁晓夫这句话只是取悦匈牙利人的玩笑之词,并不是说共产主义的标准就是大家都能够吃上「 ”土豆烧牛肉”。 现在看来,这个译法不太确切,没有表达出这道菜在匈牙利饭菜中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因而后来引起了不少的误解。 1958年,中国搞「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塔斯社记者将这种情况向赫鲁晓夫作了汇报,或许是赫鲁晓夫对「 ”古拉希”情有独钟,就说了一句风凉话:中国的共产主义原来是大锅清水汤,苏联要搞共产主义,起码是土豆烧牛肉。 这一下毛泽东可不干了,咱中国可是个饮食大国,不说北京紫禁城里随便来一道菜,就算民间来道已经中国化的咖喱土豆牛肉,能输给苏联老毛子的那道老是喋喋不休念叨的土豆烧牛肉吗? 1960年,毛泽东写了一首词,词牌名《贺新郎》,其中有这么几句:「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算是对赫鲁晓夫在1958年与英美签的美英苏条约和「 ”土豆烧牛肉”风凉话的回应。 这样,被误意成土豆烧牛肉的「 ”古拉希”又因毛泽东一词而斐声全中国。 经过毛泽东诗词的宣传,在1960年代的中苏思想论战中,国人便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中国批评苏共的「 ”土豆烧牛肉”共产主义。以至于「 ”土豆烧牛肉”和「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遐想与憧憬。 再后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古拉希”这道西洋菜终于入乡随俗,逐步中国国化成为我们今天常见的土豆烧牛肉。 在今天的中国,土豆烧牛肉早就不是原先那个被西方人称之为「 ”古拉希”的家常菜了。东北菜以擅长烧炖而闻名,土豆、白菜一样都是东北餐桌上的主食,土豆烧牛肉的的美味首先来源于它的色香味的配合,东北菜独具特色的烹调制作出来的土豆烧牛肉,无论口感外观都绝不输给那个与共产主义划等号的「 ”古拉希”。 而川式土豆烧牛肉更因其固有的风味而深受四川人的偏爱。川式土豆烧牛肉主要特色是家常味浓厚,色泽红亮微辣,味道鲜美,牛肉肥糯,土豆爽口,再配以香菜,更是人们佐酒下饭之佳品。 也许后来的人们不会记得当年赫鲁晓夫图一时最快,用「 ”古拉希”引爆的中苏思想论战,却能记住带有各种家乡浓郁特殊的中式「 ”古拉希”(土豆烧牛肉)的美味。像「 ”古拉希”这样的美食因为一场思想论战而漂洋过海,在世界的东方被当地的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也许这才是这场口舌之争留给历史和人们舌尖的最大礼物吧。

相关参考

中苏十年论战到底在争什么

  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中苏两党突然翻脸相向,中共批判苏共是“修正主义”,苏共则指中共为“教条主义”,双方起初密函对责,继而公开论战,由意识形态之争发展到指着对方领袖点名道姓地互骂,两

世界历史 1963—19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爆发大论战

1963—19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爆发大论战指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主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围绕着国际共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公开论战。苏共20大后中苏两党之间分歧越来越大。1960

历史百科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

九篇宏论捍卫独立自主——中苏大论战苏联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挑起了一场对中国共产党的攻击。中国共产党被迫应战,从而形成了中苏两党之间的大论战。中苏分歧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的。1956年2月,苏

邓小平舌战赫鲁晓夫: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苏由于各自战略需求及斗争策略的不同,双方按各自的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加以解释并进行论战,到19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进一步激化,这种分歧后来扩大到国家关系上:苏联单方

1963年国外发生了什么事历史

1963年为20世纪60年代的第四年,是一个平年。是中国农历的癸卯年,也就是兔年。它的第一天从星期二开始。本年度中苏公开论战、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肯尼迪遇刺等事件震动世界。1月22日--法国和联邦德

皇宫一道禁菜妃子死都不敢碰…现在成为家常菜

在中国古代,除了宫规严明之外,还会有很多的禁忌,就比如说不能够在宫中使用巫蛊之术,宫女不能和侍卫私通等,关于对妃子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除了要贤良淑德,蕙质兰心之外,还要遵守宫裡的所有规矩,就连吃什么也

面对苏联南北夹击 新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延伸阅读:《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本文原载于《党的文献》20世纪60至70年代,中苏关系极度恶化。苏方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态势,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国

历史秘闻 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友好时期(1949年—1959年)是同志加兄弟的双边关系过程,是中苏关系比较好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了来自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援助。中苏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也有互相帮

历史秘闻 皇宫一道禁菜妃子死都不敢碰…现在成为家常菜

在中国古代,除了宫规严明之外,还会有很多的禁忌,就比如说不能够在宫中使用巫蛊之术,宫女不能和侍卫私通等,关于对妃子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除了要贤良淑德,蕙质兰心之外,还要遵守宫裡的所有规矩,就连吃什么也

天下第一菜

话说有年冬天,慈禧太后得了厌食症,面对一道道山珍海味,她连筷子也懒得动。  这可急坏了大内总管李莲英,他连夜召集御膳房所有厨师,务必想法把太后老佛爷的食欲勾起,如若不然,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御厨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