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Posted 勃列日涅夫
篇首语: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同心协力,一点火光也能温暖灵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病猝逝,享年75岁。11月12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安德罗波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并且兼任苏联国防会议主席。1983年6月6日,安德罗波夫又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从此,苏联结束了勃列日涅夫领导时期,进入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当政18载,时间之长,仅次于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中名列第二。然而他的政绩同他在位的时间似乎并不相称。据苏联舆论界描述,当勃列日涅夫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留给后世的是个发展“停滞”的社会:经济状况濒临危机的边缘,社会政治矛盾尖锐复杂。作为大国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来说,不论在勃列日涅夫生前,还是在他死后,苏联和世界舆论几乎一致认为他太平庸了。他既无列宁所具有的恢宏天才、渊博知识和巨大的个人魅力,也缺乏斯大林那样的钢铁意志。就是与他的前任赫鲁晓夫相比,他也相形见绌。
安德罗波夫接任后,苏联开始摆脱停滞走向改革。尤·弗·安德罗波夫1914年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50年代出任驻匈牙利大使,参与处理匈牙利十月事件。1967—1982年期间,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主席达15年之久。1973年起成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具有内政外交等多方面高层决策的工作经验,对国情和世界状况比较了解,同时长期注重理论研究,思想敏捷,处事果断。尽管上台时已年老体弱,在执政的15个月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躺在病榻上,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
安德罗波夫上台后,一反勃列日涅夫粉饰现实、掩盖矛盾、歌功颂德的风气,尖锐地揭露了苏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勃列日涅夫曾经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但这种理论过早宣布发达社会主义已经建成,把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视为当前的任务。安德罗波夫从实际情况出发,纠正了勃列日涅夫的冒进观点,提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阶段的起点”,这一阶段本身将经历若干发展时期。安德罗波夫将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改为“起点论”,这为苏联经济政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安德罗波夫的发动和支持下,苏联理论界逐渐开始打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改革设想。理论上的活跃给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僵化的苏联社会带来了活力和改革的动力。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党风和社会风气日下。因此,安德罗波夫决定整顿纪律,加强规章制度,并形成了决议。最高苏维埃还修改和补充了8个法律条文,其中修改了刑法,强化了社会治安。对经济领域中的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活动也进行了严肃处理。安德罗波夫大力提倡实行政治公开化,决定将党中央政治局每星期四的例会内容在报上公布。
勃列日涅夫去世
针对当时苏联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安德罗波夫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为: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中广泛推行集体承包制。承包者与农庄或农场签订合同,建立经济核算关系,对承包者按最终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实行集体包工奖励劳动报酬制。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和完善作业队的劳动组织,扩大生产联合公司的经营自主权。
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因病逝世,由契尔年科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尽管安德罗波夫的执政期仅15个月,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打破了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沉闷局面,激发了苏联人民革新求进的精神,给停滞僵化的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82年11月12日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82年11月12日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尤·弗·安德罗波夫(1914—1984),系苏共中央总书记,1914年生。俄罗斯人。1939年入党。受过高等教育。1944年开始在党内任职。1953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由苏共中央前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提出的关于目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程度的一种观点。最早见于1982年4月安德罗波夫在纪念列宁诞辰112周年的讲话中。他在这篇讲话中认为,苏联目前正处
历史百科 他给僵化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去世
他给僵化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去世1984年2月10日下午2点30分,莫斯科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沉痛宣告,安德罗波夫因心脏和肾脏功能衰竭而于前一天下午4点50分逝世。安德罗波夫于19
【苏联1982:停滞时代的终结】第02节1982年1月,在参加完苏斯洛夫的葬礼之后,病入膏肓只剩8个月生命的勃列日涅夫,在清醒的晨间,回首瞻望,他的身边又还剩下什么?新经济改革,早已「”安乐死”,留下
【苏联1982:停滞时代的终结】第02节1982年1月,在参加完苏斯洛夫的葬礼之后,病入膏肓只剩8个月生命的勃列日涅夫,在清醒的晨间,回首瞻望,他的身边又还剩下什么?新经济改革,早已「”安乐死”,留下
在2002年,即将就任美国档案馆负责人的托马斯・布兰登评价到:“一个叫阿尔西波夫的家伙拯救了全世界。”阿尔西波夫,前苏联海军中将,也是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老兵。当时,B-59潜艇上的大部分船员都不知道
苏联 苏联·1991年12月17日奥西波夫出任俄罗斯科学院院长
1991年12月17日奥西波夫出任俄罗斯科学院院长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科学院易名为俄罗斯科学院。1991年12月17日,在俄罗斯学院成立大会上,尤里·谢尔盖耶维奇·奥西波夫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干部制度的利弊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完善干部制度和提高干部素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苏联各级领导干部更换比例比赫鲁晓夫
苏联·勃列日涅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1906年12月19日出生在乌克兰卡缅斯科耶镇一个冶金工人家庭,9岁时考上了本镇男子古典中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更新配备干部制度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干部问题被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苏共每次代表大会都反复强调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各种决议,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来完善干部制度和提高干部素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