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西波夫

Posted 潜艇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尔西波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阿尔西波夫

2、基督教 问-古里·卡尔波夫是谁,他有哪些著述-

阿尔西波夫

在2002年,即将就任美国档案馆负责人的托马斯・布兰登评价到:“一个叫阿尔西波夫的家伙拯救了全世界。”
阿尔西波夫,前苏联海军中将,也是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苏联老兵。
当时,B-59潜艇上的大部分船员都不知道装载了核武器,只有包括阿尔西波夫在内的高级军官知道此事,所以更不要说美国人了。当B-59潜艇接近古巴海域时,美军海军发现了苏联潜艇的踪迹,侦察用的直升机一直在空中盘旋,追踪苏联潜艇,为了避免和美国海军正面冲突,于是B-59潜艇只能被迫紧急下潜。
为了逃避美国海军的“追杀”,B-59潜艇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下进行长达一周的潜行。据说当时潜艇内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而船员每天只能获得区区1杯水的补充。而海面之上美国海军则在守株待兔,等待苏联潜艇上的电力耗尽后,只能被迫上浮充电(潜艇充电需要氧气)。据当年经历此时的美军船员回忆,表示当时苏联人可能遇到呼吸困难,舱内热得像地狱必定难受无比,加之长时间的心理受压,一定能让苏联人不战自溃。但美军不知道的是,这艘看起来不算什么的苏联潜艇上,装备有足以毁灭整支舰队的核武鱼雷。
根据2002年解密的美军资料,后来美军改变了蹲守的策略,开始向水下释放警告用的深水炸弹(signaling depth charges),威力与手雷(hand grenades)相当,对潜艇并无实际威胁。但这一举动让苏联潜艇误以为受到攻击。此时 B-59 潜艇总指挥官瓦伦丁・萨维茨基确信美国海军开始动武,战争已经爆发,于是他决定发射核鱼雷以保护苏联的尊严。
看到这里,一身冷汗。如果这条命令被执行,苏联对美国使用核武器,那么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但使用核武器的命令需要总指挥官萨维茨基,政委马斯连尼科夫和副指挥官阿尔西波夫三个人都同意方可生效。总指挥官和政委都同意使用核武器,相当于此时阿尔西波夫一人拥有发射的最终否决权。万幸的是,虽然也遭到自己手下的反对,但阿尔西波夫坚信美国人并不是真正发起攻击。
在这场冲突过后,这艘苏联潜艇浮出了水面,与美国海军狭路相逢,但美国人并没有为难他们,也没有进行检查,因此美国海军当时不知道这些潜艇上有足以毁灭他们的核武器。于是苏联潜艇调转方向,顺利返回苏联。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当时阿尔西波夫只是B-59的副指挥官,但他却同时是整只潜艇编队的指挥官(包括:B4 B36 B130潜艇),所以他实际上和B-59的总指挥官(舰长)萨维茨基同级别,因而他有权否决这一命令。
在这个拥有足以把人类毁灭几十次的核武器的世界中,我们很幸运,在那样一个危机时刻,有一个人,承受住了压力,沉着冷静地做出了拯救世界的正确选择。
后来阿尔西波夫在苏联海军继续服役,与1981年获得中将军衔,后于80年代中叶退役。1998年死于辐射事故引起的后遗症(1961年,在K19核潜艇服役时,由于反应堆冷却器故障,导致全体船员遭受到了严重辐射,维修人员很快死亡,仅在两年内就有超过15名船员死去)。
世界拯救

基督教 问-古里·卡尔波夫是谁,他有哪些著述-

问:古里·卡尔波夫是谁,他有哪些著述?

答:古里·卡尔波夫(Гурий Карпов,生卒年代不详)是修士大司祭。任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四届传教士团团长。在北京居住期间,表面上把外交人员的身份跟传教人员和传教活动加以分开,实际上又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极力进行活动。在北京学习多年,精通汉语。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后来依据这个译本,又把它改编成《东正教规程》。接着,又将前人编辑的《正教法典》全部加以修订出版,并将其中一些条目刻成了木版,以便长期保存。此外,还用汉文编写了《简明旧约圣经史》、《雅克萨战俘到达北京后的信仰和礼拜史》。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苏联告别“停滞”——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病猝逝,享年75岁。11月12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安德罗波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并且兼任苏联国防会议主席。1983年6

基督教 问-古里·卡尔波夫是谁,他有哪些著述-

问:古里·卡尔波夫是谁,他有哪些著述?答:古里·卡尔波夫(ГурийКарпов,生卒年代不详)是修士大司祭。任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四届传教士团团长。在北京居住期间,表面上把外交人员的身份跟传教人员和

苏联 苏联·1991年12月17日奥西波夫出任俄罗斯科学院院长

1991年12月17日奥西波夫出任俄罗斯科学院院长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科学院易名为俄罗斯科学院。1991年12月17日,在俄罗斯学院成立大会上,尤里·谢尔盖耶维奇·奥西波夫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

历史百科 他给僵化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去世

他给僵化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去世1984年2月10日下午2点30分,莫斯科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沉痛宣告,安德罗波夫因心脏和肾脏功能衰竭而于前一天下午4点50分逝世。安德罗波夫于19

苏联 苏联·1982年11月12日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82年11月12日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尤·弗·安德罗波夫(1914—1984),系苏共中央总书记,1914年生。俄罗斯人。1939年入党。受过高等教育。1944年开始在党内任职。1953

5月7日,电波、卧底与喜讯

1、电波:从赫兹到波波夫5月7日是苏联的「”无线电节”。俄罗斯「”无线电之父”波波夫,正是在1895年的这一天,展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无线电接收机。不到一年后,1896年的3月24日,波波夫在俄国物理化

苏联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由苏共中央前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提出的关于目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程度的一种观点。最早见于1982年4月安德罗波夫在纪念列宁诞辰112周年的讲话中。他在这篇讲话中认为,苏联目前正处

历史人物 阿尔弗雷德王子是谁 阿尔弗雷德王子的生平简介 阿尔弗雷德王子的人物事迹 阿尔弗雷德王子的评价

中文名称:阿尔弗雷德·恩斯特·阿尔伯特外文名称:lfredErnestAlbert出生地:联合王国,英格兰,伯克郡,温莎,温莎城堡出生日期:1844年8月6日逝世日期:1900年7月30日家族:萨克森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1988年10月5日阿尔及尔十月骚乱

1988年10月5日阿尔及尔十月骚乱1988年10月5日,数千名青年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反政府示威游行。他们焚烧政府部门建筑物和汽车,设置路障,砸毁商店橱窗。政府出动警察平息骚乱,逮捕了数十名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面积2381741平方公里。人口2370万(1988年),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是国教。首都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