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
1982年4月2日—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进行了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经过74天的激烈争夺,最后以英国人重占马岛而告结束。
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上,西距南美大陆480公里,距英国本土13000公里,是扼守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总面积16000多平方公里。
英阿两国对马岛的主权归属一直存有争议。英国人认为,马岛是由英国人最先发现的。1592年,英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的船“希望”号首先登上马岛;1690年,英国“幸福”号船长约翰·斯特朗发现了两主岛之间的海峡,以当时英国海军最高指挥官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后来,英国人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认为该群岛的主权归英国所有。
1766年,西班牙人开始插足马岛。他们公然宣称,按照1743年的《教皇划定的公界线》,这些岛屿位于西班牙的管辖范围之内,理应归西班牙所有。1770年,西班牙利用武力赶走了马岛上的英国人。1816年,阿根廷摆脱了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并声明继承西班牙人对马岛的主权。1833年,英国以该岛是英国人最早发现为借口,动用武力,重返西岛,并占领了东岛。他们在东岛上升起了英国国旗,宣布奉命行使英国对马岛的主权。
英国占领马岛后,英阿双方一直为马岛的归属争论不休,直到1958年,这个问题提到了联大。1964年,联合国第一次审议马岛问题。大会通过了敦促英阿双方立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但毫无结果。
到了1982年2月,英阿两国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谈判又一次宣告破裂。为此,阿根廷表示要“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解决问题。
1982年4月2日凌晨,阿根廷军队登上了马岛。他们占领了该岛首府斯坦利港的机场,包围了斯坦利港的英国总督官邸。英国人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便缴械投降了。阿根廷人终于在150年之后重占马岛,实现了他们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人甚感愤怒。当天,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里向英国人宣布了这一消息。她说:“今天,英国蒙受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耻辱,我们的福克兰被阿根廷夺去了。”4月3日,英国议会举行紧急会议。撒切尔夫人在议会大厅郑重宣布: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我代表执政党向议会提出:“对阿根廷宣战!”英议会以全票通过了这一决议。
4月5日,英国政府派出以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首的特混舰队,兵力约3万人。28日,特混舰队进入马岛水域。30日,完成海空封锁部署,并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以内实行全面的海空封锁。
另外,阿根廷方面也加紧调兵遣将,成立了南大西洋战区,向马岛输送作战部队和军用物资,使马岛的守军很快便增加到万余人。
5月1日,英国特混舰队的“鹞”式飞机向马岛的陆上目标发动进攻,同时水面战舰也开始炮轰这些目标。英阿双方的飞机还进行了空战。5月2日,英国潜艇“征服者”号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从而使阿根廷失去了海控权。5月4日,阿根廷出动“超级军旗”式飞机在马岛海域周围发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使阿根廷获得了开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也使英国人遭到了开战以来最严重的打击。
决定这次战争的关键是登陆作战。5月21日,英军在圣卡洛斯港实施登陆作战。到25日,登陆场扩大到150平方公里。然而,5月25日,对于英国舰队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是阿根廷独立172周年的纪念日,阿根廷人决定以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这个日子。他们出动了所有第一线的飞机,同时向英军舰队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阿根廷人取得了重大战果。英国人则称“这是自马岛冲突以来,英国特混舰队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英军舰队虽遭到了沉重打击,但登陆作战并没有停下来。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立足之后,就开始向纵深推进。他们兵分两路,东进南下,依次夺占岛上的阿军据点。5月28日,英军攻占岛上要地达尔文港,实现了对东西两岛的分割。6月1日,3500名英军在斯坦利港以北的海滩登陆,从而完成了对阿守军的包围。
6月13日晚,英军发起总攻。14日下午2时,阿军司令梅嫩德斯在阿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被迫同英军地面部队司令穆尔进行谈判。晚上9时,梅嫩德斯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守卫在马尔维纳斯岛上的阿根廷士兵
6月15日下午,英国政府发言人向全世界宣布:马尔维纳斯岛上的阿根廷守军,已向英国军队缴械投降,马岛重新回到了英国手中。
马岛之战在经历了74天之后,终于以英国人的胜利而告结束。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夫人一跃成了英国最受欢迎的人物,有人甚至把1982年称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年”。马岛的胜利使“铁女人”轻松地赢得了1983年的大选,并且使她成为本世纪英国第一个获得连任的保守党首相。
1982年11月,即马岛战争结束近半年,联合国大会以90票对12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英阿双方恢复马岛主权的谈判。由此看来,英国重占马岛并非定局。
相关参考
英国与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发生的武装冲突。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名一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美大陆东南,距阿根廷海岸450公里处的南大西洋水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居民2000人左右,全部是英国移民
近日观看了一篇关于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的文章,尽管英阿马岛战争是一场充满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战争,但是总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1894年,在我国土地上发生的甲午战争,因为作为战败方的阿根廷和大清王朝是那么的相
盘点二战后最经典的夺岛战役,非英国与阿根廷于1982年发生的马岛海战莫属。马岛海战的主要战场全部在海上和岛屿,动用多种先进制导武器和电子装备,是一场水下、海面、空中、陆上配合的立体战争,还是一场典型的
“两个秃子争夺一把梳子的战争”———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如此形容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过去30年间,阿根廷和英国围绕这把“梳子”的争执一直没有停息。近年来,两国的主权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今年是马
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南大西洋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南端,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这是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马岛冲突中被阿方发射的“飞鱼式”
马岛之战战役背景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在南大西洋爆发了—场现代条件下的岛屿争夺战,这就是举世瞩目的英(国)阿(阿根廷)马岛之战。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纬51度,西
马岛战争长期以来,阿根廷一直声称马岛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该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叫福克兰岛)。马岛是南大西洋距阿根廷最南端东部约500多公里的一个群岛,该群岛自1832年以来一直由英国人长期居住,是
慕尼黑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但它并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序幕”。从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
马岛的烈焰THEUNITEDKINGDOM时间●1982年4月2日~6月14日人物●撒切尔夫人●加尔铁里1982年4月5日,在伦敦国会大厦,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正在进行。有“铁娘子”之称的首相撒切尔夫人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亦称阿富汗战争。 7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