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马岛的烈焰

Posted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 马岛的烈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 马岛的烈焰

马岛的烈焰

THE UNITED KINGDOM

时间

●1982年4月2日~6月14日

人物

●撒切尔夫人

●加尔铁里

1982年4月5日,在伦敦国会大厦,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正在进行。有“铁娘子”之称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挥舞着双手,高声疾呼道:“我保证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会在福克兰群岛重新升起!”3天之后,以“竞技神”和“无敌”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英国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地球的另一端,一场岛屿争夺战在南大西洋爆发了……

岛屿惹祸

撒切尔夫人口中的福克兰群岛又名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它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由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和南乔治亚岛在内的346座岛礁组成,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别看马岛面积不大,可它紧挨着鼎鼎大名的麦哲伦海峡,是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马岛的主权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英国人认为马岛是英国人在1690年发现的,而且岛上80%的居民都是英国人,马岛当然是英国的。阿根廷人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马岛是西班牙人发现的,一直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阿根廷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理所应当对马岛享有主权。况且,马岛距离阿根廷本土只有270多海里,距离英国本土却有7000海里,英国能隔着半个地球到阿根廷家门口来享有主权吗?两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争执不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联合国的斡旋下,英阿两国开始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没等马拉松式的谈判有个结果,两国突然发现马岛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下更麻烦了,谁不知道石油就是“黑色的黄金”,怎能拱手让人,那还不被本国老百姓的口水淹死?于是,和平的橄榄枝最终让位给了呼啸的战斗机。

身穿冬季作战服的特别空勤团士兵,他们在马岛之战中一展身手,成为了少数在战争中有出镜记录的特种士兵。

争议归争议,马岛可一直都控制在英国海军手里,但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决定以武力收回马岛。1982年4月2日凌晨,阿根廷海军掩护着蛙人部队在马岛登陆,阿根廷士兵迅速攻占了机场和港口。当时驻守马岛的英军只有200余人,他们非常“识相”地选择了举手投降,马岛被阿军彻底占领。阿根廷出兵马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阿根廷老百姓激动万分,加尔铁里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民族英雄。而在万里之外的英国,愤怒则成了一种普遍的情绪,英国三大电视台、四个全国广播电台都中断了正在播出的节目,反复播送着马岛失守的消息。当日的《泰晤士报》、《每日邮报》都出版了有关马岛的号外,“humiliation”(耻辱)和“revenge”(复仇)成了英国报纸上出现最多的词语。4月3日,英国下议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上,撒切尔夫人丝毫没有愧对“铁娘子”的称号,她慷慨激昂地说道:“先生们,你们问我,我需要什么?我告诉你们,权力,我需要权力。”“你们必须支持我,要知道支持我就是支持大英帝国!”这一幕像极了1940年的5月13日,铁娘子的风采也丝毫不逊于当年的温斯顿·丘吉尔,最终下议院全票通过了出兵议案。

“无敌”级航空母舰“无敌”号,可以搭载16架“海鹞”战斗机、2架反潜直升机、2架预警直升机。

完美动员

1982年4月5日,一支由62艘水面舰只、6艘潜艇、42架战斗机和200架直升飞机、3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组成的英国海军特混舰队从朴茨茅斯军港起锚,奔赴马岛。这支特混舰队云集了英国军队中的精兵强将和王牌武器。论将领,舰队司令伍德沃德毕业于皇家海军军官学校,在英国海军内一向有“海狼”之称;论部队,第22特别空勤团(SAS)、特别舟艇中队(SBS)、廓尔喀步兵营都是王牌中的王牌;论武器,排水量2万吨的“无敌”号航空母舰是英国海军在80年代的当家主力,有“空中屏障”之称的42级驱逐舰防空火力凶猛,舰载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机动性良好,还配有“麻雀”、“响尾蛇”等先进的空空导弹。可以说撒切尔夫人把自己手中最好的牌全打了出来。

中国传统兵法中一向有“千里奔袭,必厥上将军”的说法,那意思就是远征千里,体力的丧失和补给的困难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可马岛战争毕竟不是冷兵器条件下的战争了,英国海军在舰队出发前就启动了迅捷的战争动员体制。56艘商船被海军紧急征用,在港船只于48小时内完成改装,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则就近卸货,然后一边航行一边进行改装。当时,一艘名为“乌干达”号的客轮正搭载着800多名英国学生在地中海上旅游,接到征用命令后,这艘客轮立刻开往最近的港口,学生在那里下船乘坐英国政府租下的飞机回国,“乌干达”号则在3天内改装成了一艘拥有1200张床位的医院船,迅速驶向了马岛。英国人的迅捷反应震惊了世界,撒切尔夫人也骄傲地对外宣称“特混舰队集结速度之快将永垂英军历史!”

1982年4月24日,英国特混舰队到达了马岛附近海域。26日,英军第42陆战营攻占了南乔治亚岛,5月2日,英国海军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马岛附近击沉了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沉重打击了阿根廷海军的士气,他们迅速地撤离了马岛海域,直至战争结束也没有出海作战。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其次伐交

《孙子兵法·谋攻》篇曾经提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为军事服务的外交战在孙子看来是绝对的上策。在马岛战争中,撒切尔夫人的外交战略就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撒切尔夫人牢牢拉拢住了美国这个和英国有“特殊关系”的盟友,美国不但中断了和阿根廷的军火交易,还允许英军利用自己的卫星侦查马岛军情。 “谢菲尔德”号被法制“飞鱼”导弹击沉后,撒切尔夫人立刻联系了法国总统密特朗。很快,法国人就拒绝了阿根廷继续购买“飞鱼”导弹的请求,还将“飞鱼”导弹的雷达引导控制代码交给了英国。正是这些关键的盘外招,帮助英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海空激战

英国的反应大大出乎了阿根廷政府的预料,现在海军让英国人打了一“闷棍”,加尔铁里只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了阿根廷空军的身上。当时阿根廷空军装备有法国制造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和美国的A-4“天鹰”攻击机。此外,阿根廷飞行员也曾在美国、以色列这两个空中强国受训,战术素养并不逊色于英国空军。5月4日上午11时,一架“超级军旗”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了英国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阿根廷飞行员在距离英舰30千米处发射了两枚从法国进口的AM-39“飞鱼”反舰导弹。几秒钟后,“飞鱼”以1马赫的速度击中了“谢菲尔德”号的左舷,导弹战斗部160千克的高爆炸药当即爆炸,大火迅速在全舰烧起。10天后,这艘价值2亿美元的驱逐舰在被拖回英国的途中沉没。“飞鱼”导弹从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和美国“鱼叉”反舰导弹齐名的武器,它在国际军火市场的价格也从20万美元狂升到100万美元。“谢菲尔德”号的沉没仅仅是一个开始。5月21日上午10点,阿根廷空军出动了70余架次的战斗机对英国军舰进行猛烈空袭,先后炸沉英国护卫舰“热心”号,击伤其他军舰3艘,阿根廷空军损失战机14架。5月25日,阿根廷空军的空袭达到了一个高潮。两架“超级军旗”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的“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并重创了另外4艘英舰,阿根 廷空军损失飞机20余架。

在马岛战争中,“海鹞”战斗机一共击落了31架阿根廷空军的飞机,而自己并无伤亡。

这边空战进行得惨烈无比,那边英军的地面渗透早已经开始了。早在5月11日夜间,8名特别空勤团的队员就摸上了马岛,开始了特种侦察活动。5月27日,英军发动了正式的登陆作战。英军第二伞兵营600余人进攻岛上的达尔文港,陆战第三旅4000余人负责进攻岛上的阿根廷港。当时阿根廷驻岛部队约有1. 3万人,可他们从1864年以来就没打过仗,战斗力不强,在地面战斗中简直就是一触即溃。5月28日,英军攻占达尔文港。6月1日,英军精锐的第5步兵旅投入战斗,该旅下辖精锐的廓尔喀步兵营。新生力量的加入大大加快了英军的进攻步伐,6月14日,阿根廷守军全部退入了阿根廷港。英军炮兵部队对港内进行了12个小时的炮击,一共发射了1.2万发炮弹,几乎打光了英军所有的储备弹药。11点整,阿根廷港内的守军悬挂白旗投降,历时74天的马岛战争终于结束了。

马岛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英军阵亡256人,损失军舰16艘(伤10沉6),飞机34架,军费开支达12亿美元;阿军阵亡1000余人,被俘1.1万人,损失军舰11艘(伤5沉6),飞机117架,军费开支达10亿美元。英国用不小的伤亡和巨额的开支仅仅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阿根廷人也没有放弃争夺马岛的斗争。撒切尔夫人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足够的政治积分,而她的对手加尔铁里则黯然下台。

相关参考

英国 英阿马岛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侵略埃及战争以来在海外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战后在大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南大西洋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南端,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这是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马岛冲突中被阿方发射的“飞鱼式”

历史百科 英阿马岛战争

英国与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发生的武装冲突。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名一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美大陆东南,距阿根廷海岸450公里处的南大西洋水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居民2000人左右,全部是英国移民

马岛争端本没有因为战争而结束 第二次马岛战争

“两个秃子争夺一把梳子的战争”———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如此形容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过去30年间,阿根廷和英国围绕这把“梳子”的争执一直没有停息。近年来,两国的主权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今年是马

历史军事 马岛战争最后谁赢了?阿根廷是怎么从战场输到足球场的?

1982年,阿根廷为了守护自己家门口的马岛主权和英国开战,最后千里迢迢赶来参战的英国还取得了胜利,这也是世界近代史上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当然马岛战争被重新提起是因为阿根廷在本次世界杯上已经濒临淘汰了,

历史百科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

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英阿马岛争夺战1982年4月2日—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进行了一场轰动全球的局部战争。经过74天的激烈争夺,最后以英国人重占马岛而告结束。马尔维纳

二战后一场改变固有模式的夺岛战争 马岛战争

盘点二战后最经典的夺岛战役,非英国与阿根廷于1982年发生的马岛海战莫属。马岛海战的主要战场全部在海上和岛屿,动用多种先进制导武器和电子装备,是一场水下、海面、空中、陆上配合的立体战争,还是一场典型的

如果换苏联去打马岛战争 他们能行吗

1982年的南大西洋上,英国人不远万里的击败了蠢蠢欲动的阿根廷。但关于他们的表现发挥,却有很多非议。甚至有很多人觉得,衰退的皇家海军,基本上在靠美国帮助打仗。然而,放眼当时的世界,除美国外能完成此类战

世界历史 英国在错误百出中获得了胜利

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圣马丁广场,有一座马岛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黑色大理石上刻着649名在马岛战争中阵亡的阿根廷将士的姓名。32年前的今天,阿根廷和英国为群岛主权归属爆发74天战争,最终阿根廷战

历史人物 英国的胜利有赖于智利的帮助

  如果没有智利的支持,英国将输掉这场。>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的马岛被西方军事家视为现代的经典之役,英国海军克服种种困难,组织远征舰队跨越半个地球并最终获胜。然而英国空军一名退役军官近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