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

Posted 赫鲁晓夫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

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

1956年2月14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主席台上,往日高高悬挂的斯大林画像不见了,大会开幕时在向十九大以来逝世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表示哀悼时,斯大林的名字只是与捷共领导人哥德瓦尔特、日共领导人德田球一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这一切预示着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会。

苏共二十大可以分为正式会议和非正式的特别会议两个部分。在2月14—24日的正式会议上,赫鲁晓夫作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布尔加宁作了《关于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标的报告》,会议据此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大会还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所谓非正式特别会议,是在大会正式闭幕后,24日深夜11点半与会代表又被紧急召集起来而举行的一次会议。在这次特别会议上,赫鲁晓夫以上届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身份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这份长达4个小时的报告,就是众说纷纭的“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两个重大举措:一个是在正式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与斯大林不同的和平共处总路线;一个是在“秘密报告”中大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从而构成了对斯大林的猛烈冲击。

所谓和平共处总路线,是指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国家要通过和平竞赛来战胜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重新估价和对战争的重新认识上的。在对资本主义生命力的估价上,斯大林在1953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认为列宁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整个说来比以前更快的观点是过时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指出,资本主义总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的停滞,肯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在不断增长的现实。在对战争的认识上,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认为,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根本矛盾,在实践上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更为不可避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则认为,虽然帝国主义的存在是战争的根源,但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加上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战争并非注定不可避免。既然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和资本主义国家搞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就可以通过和平过渡走向社会主义。可见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是对斯大林的理论体系的尖锐对立。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发起了直接冲击。在“秘密报告”中,赫鲁晓夫旗帜鲜明地说,过去我们对斯大林颂扬过多,现在我们要着重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严重后果。赫鲁晓夫首先列举了个人崇拜在“大清洗”、二战初期苏军失利等方面的严重恶果,其次把造成这些严重恶果的原因和责任一概归咎于斯大林个人,说这完全是斯大林个人集权、独断专行、违背列宁主义的结果。最后,赫鲁晓夫提出,今后要在党内坚持和加强列宁主义集体领导原则,在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思想理论上要清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系列观点。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猛烈冲击,启动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的进程,但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召开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召开战后苏共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代表大会。1956年2月14日—2月25日,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布尔加宁作了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报

历史百科 赫鲁晓夫的“创造”——苏共举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赫鲁晓夫的“创造”——苏共举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苏共十九大对斯大林是一片“乌拉”之声,在经过苏共二十大的转折后,苏共二十二大又把赫鲁晓夫捧上了天。赫鲁晓夫虽然没有像加加林少校那样真的登上太空,但在政治

历史百科 举世瞩目的一次大会——苏共二十八大在纷争中召开

举世瞩目的一次大会——苏共二十八大在纷争中召开戈尔巴乔夫与出席苏共二十八大的代表交谈1990年7月2—13日,举世瞩目的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这次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

苏联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1959年1月27日—2月5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67人。有72个外国党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赫鲁晓夫等主持了大会。主要为审查和批准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

苏联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分别作了报告;通过了党纲

苏联 苏联·198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

198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1986年2月25日—3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作了《苏联1986—1990年和2000年前经济

苏联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1986年2月底至3月上旬,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大会通过了一部新党章。二十七大党章同上一部党章相比,在形式、体例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内容却适应新的要求作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二

苏联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赫鲁晓夫任期内通过了一部新的党章1961年二十二大党章和一个部修改党章的决议(1956年二十大上);勃列日涅夫任期内没有通过新的党章,只是在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

苏联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干部专业化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干部专业化赫鲁晓夫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党的力量“应当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因此,他一再强调干部要有专业知识。他在向苏共二十大作的总结报告中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专业知识,能

苏联 苏联·1985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召开

1985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召开1985年4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关于召开苏共例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及有关筹备和举行代表大会的任务》的报告,重点阐述了苏联国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