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灭吴的高超手段 汉景帝刘启“七国之乱”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博弈灭吴的高超手段 汉景帝刘启“七国之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博弈灭吴的高超手段 汉景帝刘启“七国之乱”
西汉汉文帝初期,吴国与中央政府之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在长安参加朝会时,由于博奕争执,无礼耍赖,而且态度十分骄横,被汉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以博局击杀。据专家考证,当时刘启玩的游戏应该是一种名为“六博”的掷采行棋角胜的古老博戏,是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
下棋也好,赌博也好,比赛也好,不就是图个娱乐,玩个刺激,消磨时光嘛,普通百姓还讲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更何况是皇宫贵族了。可刘启当时由于年轻气盛,因为刘贤的无赖行为而怒发冲冠,抓起刚才还是娱乐用具的棋盘,几下子就把刘贤给“毙”了。身为皇太子的刘启做此举动,就连汉文帝都有些吃惊,皇太子这是怎么了?我的儿子是不是发神经了?
被刘启所杀的吴国太子刘贤,是吴王刘濞当时唯一的儿子,由于被刘濞宠爱至极,所以飞扬跋扈,品性不太好。可这么个宝贝疙瘩似的独生子,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太子给杀了,刘濞在纳闷的同时,心中更是极为愤怒。痛失独子,面临着断子绝孙,使吴王刘濞对中央政权尤其是对皇太子刘启产生了强烈的怨恨,为子报仇雪恨的决心已下。
吴国太子无罪被杀,朝廷应妥为善后,安抚人心。可朝廷的举措仅仅是“遣其丧归葬”。汉文帝派人将刘贤的尸体运回吴国后,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同时刘濞还做出了一个向中央政权“叫板”的大胆欺君举动:称病不朝。为人谨慎而有谋略的汉文帝,由于刚当上皇帝时间不久,需要政局的“稳定”,而且终归是自己的儿子打死了别人的儿子,所以对吴王刘濞的“叫板”行为采取了优容政策,只是“赐以几杖”,并准许他不用朝请。连皇帝都让步了,刘濞觉得更理直气壮了,不但没有悔改认错,反而更加骄横,竟然从此以后二十多年称病不朝。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为人极为剽悍勇猛而又野心十足,其性格与刘邦非常相似。二十二岁那年,被刘邦封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授印以后,刘邦突然觉得刘濞有“反相”,非常后悔,但金口玉言岂能更改,没有办法,刘邦只好以情动之,愿其不反。《史记》中这样记载:“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尽管如此,刘邦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后来刘濞又生了几个儿子,但当时痛失爱子的愤恨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杀子之仇不能不报,当时的刘濞虽然有野心,但不敢轻易反抗,因为他没有雄厚的实力与中央政权抗衡。不过,儿子被杀这件事情,使本来就野心勃勃的刘濞心中的反根开始复苏。
借称病期间,刘濞利用吴国优越的资源环境,在封国内大量私铸铜钱,开发海盐生产,并招纳工商,使得吴国逐渐民富国强,成为汉初最富足的诸侯国。刘濞恃此实力,政治野心便开始膨胀起来,大肆招纳各地亡命之徒和游侠之士,不断扩张割据势力,暗暗发誓要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同时谋划着篡夺帝位。
但不管怎么说,汉文帝对刘濞还是不错的,没有因为刘濞的无礼而严厉惩治他,也没有因为刘濞的娇纵而削减他的封地,相反采取了优容政策,这让称病不朝、惶恐不安的刘濞感到很意外,也很感激。更何况汉文帝和刘濞是“叔伯兄弟”,于情于理,刘濞都没有造反的理由。
汉文帝死后,刘启继任皇帝,即汉景帝。权利的交接,尤其是仇人当上了皇帝,使刘濞内心的仇恨之火进一步燃烧,夺权的欲望又一次得到了极度膨胀,但老谋深算的刘濞还在等待时机,他需要一个更为恰当的、更名正言顺的借口向刘启发难。与此同时,汉景帝因为看到分封的诸侯王日益骄横,目无法纪,对他这个新任皇帝不够重视,决心削减藩国,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刘启接受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之策”,开始逐步削夺王国封地。当汉景帝把削藩的矛头逐步指向了吴国时,刘濞大为愤怒。旧仇未报,又添新恨,恼羞成怒的刘濞觉得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联合其他诸侯国举兵叛乱,干掉刘启,为儿子报仇,篡夺皇位,刘濞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连串的想法。
景帝三年(前154年),六十二岁的刘濞联合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了东方诸侯王“合纵攻汉”的形势,使朝野震惊。叛乱中,刘濞也不忘了玩刘启一把,他谋划了“清君侧”的策略,以杀晁错为条件与中央政权谈判,欺骗刘启斩了晁错。可是,晁错的脑袋并没有退掉刘濞率领的叛军。
受到了欺骗的刘启终于醒悟了,他想到了刘濞当年痛失爱子的咬牙切齿,想到了晁错被自己误杀时的死不瞑目,想到了刘濞当前势在必得的无礼挑衅,他决定用武力来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刘启快刀斩乱麻,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三十六将军猛击吴、楚,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挑起叛乱的吴、楚平定。
吴王刘濞兵败逃跑中,被受到汉景帝策反的吴军中的东越人诱杀,首级被送到了汉景帝刘启的面前。刘启不禁仰天长叹:叛乱平定了,刘濞死了,吴国亡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对付吴国这盘棋终究还是自己赢了,高祖刘邦可以安息了。想起自己当年拿棋盘故意打死刘贤的举动,刘启笑了。
相关参考
文景之治的景帝刘启,说到这位汉朝帝王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从剧中看到的景帝刘启都是特别的和蔼可亲或者是少言少语。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那么我们一起从下面这件事情分析一下刘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他和一个藩王的儿子下棋对弈,那个人就是吴王的太子刘贤,刘贤是太子,刘启也是太子,况且刘贤在吴国的时候尊贵无比,受到父王吴王刘濞的宠爱的重视,这几年吴国国力越来越强大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为何他的亲生母亲逼着他立亲弟弟为储君,而不是立亲儿子为储君呢?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如何评价这样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 汉景帝肯定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的一次诸侯的一个叛乱,参与叛乱的有七个诸侯国的藩王,他们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汉景帝刚即位时内忧
公元前143年,条侯周亚夫被捕入狱,他因不堪忍受羞辱,在狱中绝食五天,结果呕血而死。汉景帝刘启闻讯,下诏削去周亚夫的爵位。众所周知,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深得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汉景帝时期,率军平定七国之乱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为何他的亲生母亲逼着他立亲弟弟为储君,而不是立亲儿子为储君呢?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如何评价这样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 汉景帝肯定
在面对晁错的削藩令,经历过汉初战乱的吴王刘濞怎会甘心屈服中我讲述了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用晁错为御史大夫,实施削藩令,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密探之后,吴王刘濞等人又做了哪些事情。>在与吴王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
梁王在平定七国中居功甚伟,死后梁国分为五国,难逃被削弱的命运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与窦太后所生的次子,汉景帝刘启和长公主刘嫖的弟弟,早在汉文帝时期就被册封为梁王。在汉景帝即位之后的第三年,爆发了「”七国之乱”,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梁王刘武在正面战场坚守都城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