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爆发前,各诸侯国都在干什么

Posted 寡人

篇首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爆发前,各诸侯国都在干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爆发前,各诸侯国都在干什么

在面对晁错的削藩令,经历过汉初战乱的吴王刘濞怎会甘心屈服中我讲述了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用晁错为御史大夫,实施削藩令,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密探之后,吴王刘濞等人又做了哪些事情。>在与吴王刘濞约定之后,胶西王刘卬便开始着手准备起兵事宜,此时,刘卬的一个下属得知了这次密谋的内容,便劝谏胶西王刘卬说:“拥戴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啊!如今大王与吴王举事西进,即使事情成功,两个主人必然纷争。>祸患就开始结成了。诸侯封国的土地加起来还不及汉郡的十分之二。再说发动叛乱使得太后担忧,不是长久之计啊。”但胶西王刘卬并没有听从劝谏,其实,人的欲念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打开,就如同释放出来的魔鬼一般,再也无法平息了。> >刘卬一边着手准备反叛,一边派遣使者与齐王刘将闾,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联络,这一时期诸王都表示赞成,决议一同举兵。诸王表示:“城阳景王(就是当初协助周勃平灭诸吕的朱虚侯刘章)明大义,曾攻击诸吕,不必与城阳王联络,事成之后,也让他分享一份好了。”>诸侯们此时都是刚刚受到了削地的惩罚,心中自然都是十分震怒,头脑也并不冷静,心中对晁错这个人充满了怨恨,等到削减吴国豫章郡,会稽郡的文书到达之后,吴王刘濞便首先起兵,胶西王刘卬在当年正月丙午这一天杀了封国内两千石以下汉廷所派官员。>与此同时,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戍,赵王刘遂都相继杀死国中官吏,一同举兵西向。七国之乱一触即发,诸多反叛诸侯当中的齐王刘将闾后悔了,他选择了服毒自杀,背叛了协议。>济北王刘志,因为城墙没有修好,被自己国中的郎中令给监视起来,没能一同举兵。刘卬等人见刘将闾背叛协议,便共推胶西王刘卬为大元帅,与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一同去围攻临淄,这样一来,反叛军的大部分兵力被托在了齐地,最终为七国之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赵王刘遂的地盘与匈奴毗邻,所以,在举兵的同时,刘遂也派遣了使者前去联结匈奴一同出兵,当然,七国之乱的主导者吴王刘濞此时也没有闲着,他动员了全部的士兵,下令吴国全境道:“寡人今年六十二岁,亲自为将,小儿子十四岁身先士卒为士兵。>全吴国男子凡年岁上与寡人相比,下与小儿子相等的,都要征发。”刘濞此次总共发动了二十万多人。向南排除使者联络闽越,东越。东越派出兵马协助。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甲午日,吴王刘濞首先在广陵(今天是江苏扬州)起兵。>向西渡过淮水,与楚王刘戍的部队会合,七国之乱的爆发,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地方的权力过大,自然就会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在汉高祖刘邦道汉景帝刘启这几十年间,地方诸侯的势力,早已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早在汉文帝刘启时代,贾谊等人便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战的胜利,才为日后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扫平了帝国内部不安定的因素。>文章的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吴王刘濞在与楚王刘戍会合之后,所发表的这封致诸侯书吧,原文被收录在了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吴王濞列传》中:>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 >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馀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馀万。寡人虽不肖,原以身从诸王。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原王勉之。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馀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之所原也。>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赐皆倍军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原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西汉七国之乱是一场棋局引发的“血案”

  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由于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而爆发了七国之乱,不过这场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

历史军事 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即位后没几年,西汉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七个刘姓诸侯国不服西汉朝廷的统治,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作乱。楚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赵王、胶东王、吴王,七国之兵声势浩大。实际上呢,

汉朝历史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乱平,对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的历史都是一大贡献  吴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  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七国之乱是汉王朝政治的转折点

在历史上七国之乱是汉王朝政治的转折点,因为七国之乱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的一大时间。对汉王朝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第一点,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削藩的策略,下面大大小小的诸侯王肯定不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七国之乱是汉王朝政治的转折点

在历史上七国之乱是汉王朝政治的转折点,因为七国之乱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的一大时间。对汉王朝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第一点,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削藩的策略,下面大大小小的诸侯王肯定不

历史人物 参与七国之乱的七王分别是谁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七国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七国之乱是西汉分封制跟中央集权制矛盾的一次爆发,这次爆发不是一时的,在此之前,矛盾已经长期积累,出现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汉景帝的削藩不过是

汉朝历史 汉景帝时参与七国之乱叛乱的诸侯王都是什么下场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的一次诸侯的一个叛乱,参与叛乱的有七个诸侯国的藩王,他们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汉景帝刚即位时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