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为何他的亲生母亲逼着他立亲弟弟为储君,而不是立亲儿子为储君呢?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是怎样爆发的,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如何评价这样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
汉景帝肯定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我们在《美人心计》中看到的那个被母亲压制、被欺负、被夺走了宠爱的儿子皇帝,就是一个唯母命是从的孝子呢?如果汉景帝刘启软弱,他就不会开创了西汉的“文景之治”;如果汉景帝刘启软弱,他就不会在母亲的施压下毅然立儿子们为太子;如果汉景帝刘启软弱,他就不可能解决得了连汉文帝都没能解决的吴王有叛乱之心的事件。
汉景帝之所以能够完成削藩王的使命,既是站在了前人的事业基础上,也是自己手下有一员干将周亚夫的原因。当初汉文帝在位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和吴世子刘贤下棋,被刘贤侮辱,一气之下拿棋盘砸死了刘贤,吴王见到使者带回的儿子的尸体,悲痛欲绝,十分愤怒,拒不接受儿子的遗体。这是七国之乱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这次事件之后,吴王刘濞就开始称病不朝,只派使者觐见皇帝。汉文帝派人调查吴王得病真相,结果发现吴王无病,借口称病,于是汉文帝扣押了来自吴王的使者。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兄长的儿子,汉文帝和他是堂兄弟的关系,吴地在这些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富裕和强大,已经是一方大国,每年进贡的东西也是最多的。吴王将吴地统治得那么好,人民生活富庶,都信服吴王。而这种强大使得他的气焰也越来越嚣张,他的儿子竟然还妄想和天子的儿子比肩,就是心太大了的原因,导致刘贤被误杀。想来刘贤的趾高气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京城中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侮辱皇家子嗣,自然是有罪的,杀了他也不过是警告和提醒吴王注意身份。吴王却是个胆子大的,儿子死了,心中有气有怨,就是他挑起了这场七国之乱。
汉文帝体恤吴王年老,即使知道他借口不上朝,还是依了他,还赐了和仗给他,准许吴王可以不用进京觐见。吴王反叛之心早就埋在了心里,这次的棋盘误杀事件只是一个借口,让他愈发嚣张放肆。
汉景帝刘启上位,吴王刘濞也许是记起了当年他杀害儿子刘贤的事情,对刘启格外的不尊重。刘启杀了吴王的儿子,吴王有失去爱子的痛苦,所以无论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其他的原因方面,吴王的反叛都是有合理的借口的。刘启继位后,根据御史大夫晁错上奏《削藩策》,和汉景帝合谋削藩的事宜。赵王刘遂犯了罪,汉景帝削了赵王的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公然售卖爵位,被削去了六个县城;楚王来京城觐见的时候,晁错就故意说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服丧时,居然偷偷淫乱,希望汉景帝杀了他,汉景帝没有杀了刘戊,而是削去了楚地的东海郡。汉景帝对各个藩王一一进行着削藩,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关注和藩王们的警戒。吴王本就对刘启有恨,又不想自己的封地被剥夺,就联合了胶西王以及其他几个藩王商量造反的事情。
当汉景帝的诏书到了吴王手上的时候,吴王得知这汉景帝竟然对自己的豫章郡和会稽郡下手了,就通知几个说好的藩王,掀起了造反。吴王不能公然说自己是不服天子削去自己的土地,只是打着要“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号。汉景帝知道自己曾经杀了刘贤这件事是吴王手中的把柄,他也知道吴王造反是早有预谋,不会轻易放弃。于是他先是杀了晁错,吴王必定不会结束造反,这时候汉景帝就有消灭叛乱者的合理理由杀了吴王。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藩王实力被大大削弱,失去了对藩国的统治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关参考
吴楚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以汉景帝意欲削弱汉初封下的诸侯国的实力为起因的一次叛乱。七国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为首,以吴楚两国的军队为主力西进逼犯长安,最后在梁国境内被周亚夫率领的汉军和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公元前143年,条侯周亚夫被捕入狱,他因不堪忍受羞辱,在狱中绝食五天,结果呕血而死。汉景帝刘启闻讯,下诏削去周亚夫的爵位。众所周知,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深得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汉景帝时期,率军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的一次诸侯的一个叛乱,参与叛乱的有七个诸侯国的藩王,他们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汉景帝刚即位时内忧
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由于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而爆发了七国之乱,不过这场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
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以汉景帝意欲削弱汉初封下的诸侯国的实力为起因的一次叛乱。七国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为首,以吴楚两国的军队为主力西进逼犯长安,最后在梁国境内被周亚夫率领的汉军和梁国的军队合击打败了。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
汉景帝刘启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时候,他和一个藩王的儿子下棋对弈,那个人就是吴王的太子刘贤,刘贤是太子,刘启也是太子,况且刘贤在吴国的时候尊贵无比,受到父王吴王刘濞的宠爱的重视,这几年吴国国力越来越强大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