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Posted 哈尼族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2、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巴乌是哈尼族、彝族单簧气鸣乐器。哈尼语称各比、梅巴、妞巴。彝语称非里、尔吉非里、比鲁、乌勒。汉语称巴乌。流行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玉溪、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区。

简单奇特的哈尼族乐器——巴乌

关于巴乌,民间传颂着这样—个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哈尼族有—位纯洁、美丽、善良的姑娘梅乌,与英俊、勇敢、勤劳的小伙子巴冲相爱.他俩发誓要像树枝和绿叶那样永世相伴,寨子里的人无不赞叹和羡慕他们。这事被深山里贪婪的魔鬼知道了。

就趁人们歌舞时,驾着一阵狂风把姑娘掠走了,硬逼着姑娘和他成亲,姑娘不畏魔鬼的威逼和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一言不发。

于是魔鬼恼羞成怒,凶惨地割去了她的舌头,并将她扔进了深姑娘怀念着心上的恋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间,有苦难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一天,树林里的仙鸟衔来了姑娘的舌头和一截竹子,让姑娘把舌头放进竹管里,告诉她“竹子会帮助你说话”。

于是妨娘吹响了竹子,发出了优美的乐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对魔鬼的控诉。乐声传到巴冲耳边,小伙子历尽艰险,把姑娘救了出来,回到亲人的身边,重新获得了幸福。后来人们用二人的名字撷首去尾,给这件会说话的乐器取名为巴乌。从此,巴乌就在哈尼山寨世代流传。

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

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和银饰佩。为左开襟长尾衣,下穿白褶裙。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背面)配以颜色鲜艳的花纹图案。包头为数尺长的黑色头巾布,有穗拖拉到背部。

哈尼族卡别支系(妇女)服饰多以黑色自织染布作面料,为左开襟衣,在衣领和由右肩斜向左襟绣有彩线图纹;以包头最有特色,其包头正面镶有星图银泡,背面用彩线做成飘带装饰,左右两边缀有一根银链。

哈尼族布孔支系服饰(妇女)分为首饰、服饰和绑腿三个部分。首饰多为彩布包巾,头巾上镶钉有银泡,左右用彩色毛线扎成飘穗;服饰为士林布满襟衣裳,胸前挂一块由硬布板上钉有银泡和一块多边花形银牌,下穿短裆紧腿裤,裤腿边沿绣着犬齿花;小腿套着绣花腿罩,腿罩上绑着多色彩线。

哈尼族卡多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织染布作面料,包头为圆盘式镶边戴帽,配以各种彩色花饰。上衣为左开襟服,绣以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纹和佩以银饰,下着黑色长裙。

哈尼族西摩洛支系(妇女)服饰上穿左大襟青蓝色上衣,衣服长及膝部,衣裙一体。腰带是一根绣满月亮花、狗牙花的蓝布带,或是银腰带。正面从胸部到腹部辍有数十甚至上百颗银泡,衣角四周绣满花草图案;下穿窄管青蓝长裤,小腿缠绑腿布。

哈尼族腊乜支系(妇女)包头巾用桃红印花布镶黑布做成,四角缀有玻璃珠组成的花边。衣服为土布料,胸部缀有银泡、银铃;腹部镶二排三角形银泡;用银币做纽扣或布制满襟对扣。腰系一条围腰,裤子用黑布缝制,围腰、裆部、裤管窄小。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作衣料。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以黑布裹头。

妇女着无领右襟上衣,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胸前和裤脚皆镶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妇女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银饰,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江城一带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褶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一般喜欢带耳环和耳坠,不少地区还带银制项圈和大手镯。妇女是否已经结婚在服饰上有明显的区别,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色区分等等。

叶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妇女头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叶车人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她们下身穿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褶纹数与上衣数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颇有风韵。

这种古朴奇特的装束来源于它的历史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叶车人由一侧蓝灰(昆明市附近)南迁时,被强族围困,为不致绝灭种族,他们将男子用锅灰抹黑面部,女子则改穿短衣短裤,分12路出击,突围终于成功,最后迁入红河流域定居。为了纪念这次突围,叶车妇女将那时的穿着沿袭至今。

相关参考

拉祜族的小三弦是啥样的 拉祜族乐器简介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爱尼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因拉祜人最为喜爱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形制比较独特,它不仅与汉族的小三弦有较大区别,也与云

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

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瑶族的民族乐器都有什么 瑶族乐器

有吹奏乐器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弹拨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拉奏乐器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

哈萨克族人为何喜欢毡房?毡房是啥样的

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修建平顶

哈尼族为何要住蘑菇房?哈尼族蘑菇房啥样

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棕樟挺拔,间以桃树梨树,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酣凉的泉水井。一栋栋哈尼族住房结合地形沿坡布局,高低错落有

哈萨克族人为何爱喝奶茶?其奶茶是啥样的

奶茶是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哈萨克族人民嗜好奶茶,他们常说:“无茶则病”。又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奶茶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爱唱奶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在牧区和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