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Posted 白族

篇首语: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2、白族洞经音乐是啥样的 白族民族音乐文化

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

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里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欢乐。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晚上在本主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见墙上画着一个美女,正对他微笑。三郎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未唱完,画上的美人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翩翩起舞。这时,吃人的妖魔进来了,想把姑娘和小伙一起吃掉。但三郎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了妖魔,三郎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羡慕人间花好月圆而出来游玩,被妖魔定身在墙变成一幅画。三郎靠琴声破了妖法,龙女和三郎结为夫妻,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龙头三弦在白族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乐器。

龙头三弦用红木、梨木、核桃木等硬木制成,琴长70厘米至100厘米,琴箱多为扁六角形,也有扁八角形或扁圆形。琴框用六块或八块硬木板胶接而成,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琴框前面多蒙以厚绵纸为震动膜面,这种绵纸有独特的蒙制方法,要使用较清的糯米米汤,将五至八层薄绵纸裱糊在一起,经过自然阴干后,再将其胶于琴箱前口,它不会受气候影响而松软塌陷,振动起来既有革面的柔韧,又有板面的硬实效果。也有的蒙以羊皮或蟒皮。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不仅龙头饰以彩绘,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既可弹奏,又可供观赏、收藏。

在北京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龙头三弦,选料考究,工艺细致,是龙头三弦中的精品,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中。

龙头三弦音色圆润深沉,音量较大。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和音等奏法,常用大幅度滑揉技巧;右手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龙头三弦较著名的独奏曲有:《剑川调》、《大摆三台》、《大边水板》、《凤羽白族调》、《甸北田埂调》、《通甸白族调》和《白族三弦调》等。

白族洞经音乐是啥样的 白族民族音乐文化

2006年4月15日,“2006中国云南(昆明)白族三月街”首届白族洞经古乐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大厅座无虚席,过道还站满了前来听古乐的人们。在行云水、古韵迭起的乐曲声中,这些大都两鬓斑白、皱纹满面的中老年听众毫无二致的是,他们的面容充满了平和、愉悦之情。对他们来说,这不缔于是一次阔别已久的重逢。

这个曾经一度消沉的古乐如今得到重放光彩。

76岁的李福元来自玉溪元江,这位白族老人说,从小他是在洞经古乐中浸淫长大的,耳濡目染,自然十分喜爱洞经音乐。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乐曾经一度消沉,现在又能听到古乐是他最大的欣慰。

谈及此,云南省民族学会白族会会长李缵绪非常有感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族洞经音乐,渐渐消沉,不仅官方的乐团得不到认可,连许多民间乐队也者解散了。如今,令李缵绪感到高兴的是,现在大理各村寨都有自己的洞经乐队了,他统计大概由260个左右,而且演奏非常频繁。

云南艺术学院专门研究民间音乐的李晴海最早接触白族洞经音乐是在1961年,他当时在大理搜集了许多曲牌。这次展演会上,他被邀请担任评委。他向记者介绍,洞经古乐源远流长。大理地区流传的洞经音乐,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内容丰富多彩,韵律优美。

现广泛传的有唐宋诗词《小桃红》、《浪淘沙》、《水龙呤》、《汉东山》,道家音乐《上清宫》、《天宫颂》、《真武赞》,宫庭音乐《南清宫》、《宣风曲》、《普天乐》、《南洋洲》,江南丝竹《小开门》、《忆江南》,民间小调《忆金莲》、《润雪飞》,白族调《蜜蜂飞过》、《酸辣子》等等。

到今天,白族洞经音乐不仅有道家音乐的飘逸洒脱,也有唐和南诏宫廷音乐的端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轻快,民间小调的欢快活泼,甚至还有儒家音乐的庄严浑厚。现在的洞经音乐不仅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也成为一项极受欢迎的旅游文化项目。

李晴海认为,这应该说丽江纳西古功不可没,因为有它的美名远播,才带动了其他地方的洞经音乐。而大理被称为洞经之乡,如何避免雷同,推出自己独特优势,应该是目前白族洞经音乐所要思考和创新的。洞经音乐在云南重新广泛流传,不仅是在丽江、大理,还在昆明、玉溪、红河等地。

这其实已经形成云南洞经音乐一个整体品牌了,如今,它为云南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古朴独特的内涵。

李缵绪说,现在的白族洞经音乐正在复苏转型阶段。洞经音乐也是白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值得花大力气去开发的。

目前大理的洞经音乐演奏蔚然成风,除大理古城和下关两大乐队外,洱海地区村村都有一个乐队,寨寨都四季演奏。每当夜幕冉冉降临之际,苍山洱海畔奏响的洞经音乐,让人留连忘返。

相关参考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白族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是啥 白族文化

白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都可通婚。碧江的白族则堂兄弟的子女也可婚媾。海东地区姑表婚有优先权。某些地区尚有“抢婚”,有的属双...

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巴乌是哈尼族、彝族单簧气鸣乐器。哈尼语称各比、梅巴、妞巴。彝语称非里、尔吉非里、比鲁、乌勒。汉语称巴乌。流行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玉溪、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区。简单奇特的哈尼族乐器——巴乌关于...

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巴乌是哈尼族、彝族单簧气鸣乐器。哈尼语称各比、梅巴、妞巴。彝语称非里、尔吉非里、比鲁、乌勒。汉语称巴乌。流行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玉溪、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区。简单奇特的哈尼族乐器——巴乌关于...

苗族人日常饮食习惯是啥样的 苗族饮食文化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白族文化简介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白族文化简介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

白族的扎染技术是怎样的 白族民间艺术简介

由蓝白两色构成,出产于大理周城的扎染艺术,凝固的实际上就是当地自然的颜色——有时蓝、有时呈墨色的点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74岁的张亮宵坐在自家的织布机上纺布,这架和她年岁相仿的老织机上做出来的棉布,最终...

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白族习俗

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

白族有多少种舞蹈?白族的舞蹈又是怎样的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小部分白族人民将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之纹饰中有铜鼓舞、芦笙舞、羽舞、鹭舞、盘舞、盾牌舞等等。在一个铜扣饰上,铸有八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