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隋文帝兴佛建寺之谜

Posted 隋文帝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隋文帝兴佛建寺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隋文帝兴佛建寺之谜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我们就不得不从他的出身及童年的生活谈及他是如何弘扬佛法的。



●文帝出世 紫气满庭



隋文帝杨坚降生在般若寺内,临盆时,红光照室,并有紫气满庭,紫气之色,能使人的衣服为之变紫,顿使寺内之人,见此异状,惊异不已! 六月的天气炎热,褓母用扇子为小儿扇风,小儿怕冷,畏寒几绝,已经哭不出声来。

这时,忽然有一比丘尼,无因而至,对文帝的父亲说:“你们不用为此儿担心,他有天佛所佑。”并替小儿取一乳名——那罗延,梵语那罗延,含金刚不坏之义。这位比丘尼又说:“此儿来处不比寻常,你们俗家秽杂,由我来抚养。”文帝的父母既不认识那尼师,当然不愿意将爱子让一个尼师来抚养。可是那罗延小儿很怪,他看见尼师就不哭。一离开神尼他就啼哭不休,使得太祖全家无法制止儿啼,后来只有忍痛让神尼来抚养。

太祖割宅为尼寺,开一小门相通,小儿由神尼带去抚养,因此文帝在褓襁之际,就与神尼过着出家生活,吃斋奉佛,有十三年之久。



●智仙神尼 梵行高远



上面所说神尼法名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她从小出家,而且精研佛法。有一天她忽然不见了,寺内和尚怕她堕入井中,到处寻找,原来她在佛堂中俨然如禅者入定。那时她只有7岁,可见神尼生来就不平凡。从此以禅定为她专修功课,并常言吉凶成败之事,莫不奇验。她住的般若寺也就是文帝降生之地。



●皇妣抱儿 化身为龙



当初神尼领养那罗延时,曾与其父母有所约定,不得她的允许,不得随便抱看小儿。有一天,皇妣很想念儿子,乘神尼离开时,就偷偷走进儿房,从床上将小儿抱起,忽然发现抱在手上的小儿竟是一条龙,惊惶恐怖,双手发抖,小儿堕地大叫。皇妣来时,神尼不知,及至闻声赶来一看,见小儿坠地上,就将小儿从地上抱起来对皇妣说:“为什么要来妄触我儿?令其晚得天下。”从此皇妣们都不敢来抱此儿,全由神尼负责教养。

那罗延7岁时,神尼有一天对他说道:“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神尼沉静寡言,精修道业。文帝在寺内由神尼教养,一直到13岁,方始离开佛寺回到自己家中。而神尼在般若寺内,住了四十余年,从不走寺门之外,到了周武灭法,神尼才隐住皇家,内著法服,戒行不改。

文帝后来果然如神尼所说:自山东入为太子,重兴佛法,皆如神尼数十年前的预言。



●舍利神异 数之不尽



文帝即位时,智仙神尼早已圆寂,为了要报她的恩德,敕令史官王劭为神尼作传,并发大愿,度僧弘法。文帝常常在群臣前怀念“阿奢梨”(这是他小时对神尼的称呼,意为“依止师”)。文帝又说:“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那时称出家人为道人),由小时住寺至今,乐闻钟声。”

仁寿元年文帝和皇后在宫内感获舍利,并放光明,以砧锤试之,一无所损。因此忆起往年,当文帝未登位时,遇一梵僧,以舍利一布袋送给他,并对他说:“檀越他日为普天慈父,此是大觉遗灵,故留与供养。”僧去后,再找此僧也没有了。

文帝登基时,曾与昙迁法师各置舍利于掌上而数,或少或多,始终无法数定,迁法师说:“诸佛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文帝用七宝瓶贮之,及至海内大定,这才忆起梵僧之言。因此将舍利分送各州郡建塔供养,塔下皆图有智仙神尼之像。有的书中记载舍利是智仙神尼的舍利,南京摄山栖霞寺就有这样一座舍利塔,塔上出有智仙神尼的像,不知者都说是神尼的舍利,其实不是。这是文帝建塔给像报恩之义。

文帝在塔铭上说:“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佑,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利,诸州供养,欲使共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



●建塔佛事 异僧出现



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是隋文帝降生之日,文帝在他生日那天,怀念父母深恩,延请大德沙门,诵经论道,欲在海内选择三十个清静佛寺,建塔供养,栖霞山的舍利塔,就是在仁寿元年第一次所建的。

文帝还下诏道:“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共修福业,今使现在未来,俱获利益,宜请沙门三十人,能解佛法,堪宣遵者,各带待者散官,分道送舍利于诸州起塔。尽卅位现有高僧为朕及所有人民幽显生灵,七日行道,当地的官员,刺史以下,放假七日,停止常务,专知建塔之事,同时要在十月十五日正午入函一时起塔。”

皇帝在起塔这一天早上,在左京大兴殿西,迎请佛像,沙门三百六十人上殿,左右密报人数三次,都是三百六十一人,多出一僧来,帝见一异僧,披褐色衣对左右说:“勿惊置之。”等到行道完毕,再找这位异僧,已不复见。文帝说:“佛法重兴,立舍利塔,必有感应。”果如其言,各地都有瑞应奏闻。

相关参考

历史经验 隋文帝死因之谜

隋文帝杨坚自独孤后死后,宫帏寂寞,遂于后宫嫔妃中选择美丽者进御。最后选了闭月羞花的两个:一个是宣华夫人陈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其中陈氏是南朝陈宣帝的女儿,天性聪慧,明艳不可方物。陈国灭亡时,配入掖庭

历史经验 建文帝登基之谜

当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之后,第二位登上明朝皇帝宝座的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孙子。更为奇怪的是这位新皇帝继位后不久,就

历史经验 孝文帝后宫丑闻之谜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一位成功的改革家。他所实施的改革,是将一个民族从旧的奴隶制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封建社会,并将一个民族完全融入到另一个民族中。他是少数民族中汉化政策实施得最彻底的一个,因而他所属的鲜卑

历史经验 隋炀帝荒淫亡国之谜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隋炀帝3岁

历史经验 唐高祖误中“美人计”之谜

唐高祖李渊出生在南北朝末期的北周,7岁就袭封唐国公。他为人倜傥豁达、任性直率、宽仁而容众。隋文帝独孤皇后是他的叔母,因此他在隋朝一直做高官。当时隋炀帝荒淫无道,李渊暗中结纳了许多豪杰。李渊虽不是很好声

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周武帝灭佛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

历史经验 康熙死因之谜

民间就一直有人说康熙皇帝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翻开尘封的历史,回头去看看康熙大帝死因之谜。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皇十四子胤禵,而不是皇四子胤禛。

历史经验 “烛影斧声”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

历史经验 德宗猝死之谜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德宗皇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满含悲愤地离开了人间。临终无一名亲属及大臣在身旁,及至被人发现,早已死去多时,可谓生前死后,备受冷落,孤苦

历史经验 仁宗暴死之谜

嘉庆二十五年盛夏,仁宗率领大批随员、名优艺伎,马队辇舆,浩浩荡荡向木兰进发,不久抵达热河,安顿于避暑山庄,开始了木兰秋狩。仁宗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进驻避暑山庄。七月二十五日,年届六十的他在毫无